0差評的傳統純手工制茶,真的比現代工藝好?
【揭秘】傳統純手工制茶技藝流程
最近有茶友在說茶網思思個人號:5810670 諮詢:什麼樣的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傳統純手工茶?本期我們就藉此機會和大家聊聊純手工茶以及製作流程。
常規普洱生茶緊壓茶的加工,分為毛茶初制和成茶精製兩個環節。毛茶初制,就是將鮮葉做成曬青毛茶的過程,其工序包括鮮葉採摘、攤晾、殺青、揉捻、乾燥幾個步驟;成茶精製包括原料拼配、篩選、半成品拼配、蒸壓、乾燥、包裝幾個環節。
一、毛茶初制環節
鮮葉原料源自全手工採摘的布朗山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古樹春茶,鮮葉採摘後,立即背下山,將其放置於農家編製的竹蔑笆上進行攤晾。攤晾適度的茶葉,由當地有20年制茶經驗的制茶師傅,經傳統灶火鐵鍋殺青,殺青適度的茶葉再經制茶老師傅全手工揉捻塑型。
揉捻適度的茶葉,迎來了毛茶初制環節的最後一道工序——乾燥。將揉捻好的茶葉,按一定厚度攤放在竹蔑笆上,後拿到布朗山春日和煦的陽光下照射,待茶葉乾燥完成,布朗山原汁原味,充滿山野氣息的古樹曬青毛茶便製成。
二、成茶精製環節
剔揀:曬青毛茶在天然純手工的製作過程中,難免會混入少許灰塵、雜物。所以,成茶精製的第一個工序便是:去除毛茶中的黃片老葉,棄掉碎葉殘梗,篩去少許灰塵、雜物。只留一芽一葉和一芽二葉完整乾淨葉條。
稱茶:以精準之稱稱取茶葉。
淺蒸:將稱好的7克散茶放入竹筒內,以純澈甘冽、無絲毫雜味的秘境山泉勻火淺蒸茶葉,以保茶性、茶味之本真。蒸茶過程中,用筍殼輕掩竹筒,待水汽微醺,毛茶慢慢變軟時,將茶倒出,裹於潔凈棉紗之中。比如小龍珠,每筒7克,每筒一泡,以竹筒淺蒸,微軟即止。這樣蒸出的茶,能最大限度保留茶之本真和後期轉化空間。
揉團固形、初成:裹於潔凈棉紗中的鬆軟茶葉,須以十指精心輕拈慢揉60次。前30次,將散茶以棉紗包裹,力度適中,反覆搓揉,直至茶內果膠溢出,葉條成形而不損其內質。隨後把棉紗打結,晾置20分鐘,定形。然後採用同樣方法再揉捻30次,再晾10分鐘,方可解開棉紗,茶葉便成玲瓏丸子狀,初步成形。
先以勻火淺蒸,爾後棉紗包裹,十指輕捻慢揉,成玲瓏丸子狀,若求快則不能成型,故非靜心輕揉不可得,制此茶,需有虔誠匠心。
而匠心至此,才剛剛成形,圓潤飽滿的小龍珠,最大限度地保持內質豐厚和後期極大的轉化空間,解開棉紗,方得見真顏。此時的小龍珠,蘊含少量水汽,條索經過淺蒸後顏色偏黑,龍珠已初成,待水汽晾乾後,茶珠顏色偏墨綠、烏潤油亮。
晾乾:將初步成形的龍珠置於陽光下自然晾乾,需要5天時間,水汽初褪盡,茶之臻味方能展露。
包綿:一周後,小龍珠經自然晾乾,水汽消散,滋味淳厚展現,香氣怡人。後以手工白綿紙一粒一粒包起。
茶有語言,茶會說話,將一款茶捧於手心,觀其色澤、外形,品其滋味口感,茶葉所呈現的精美紋路,和茶湯所展現的淳潤口感,無不是對茶葉優良品質和制茶人精湛工藝的完美詮釋。
以上是傳統工藝制茶的一部分內容。
其實普洱茶的製作是脫離不了傳統工藝的,沒有絕對的現代化工藝,很多步驟還是要人工操作,才能達到效果。
但是無可厚非的是傳統工藝是幾千年繼承下來的,必定有眾多的成功制茶的經典案例可用來參照和借鑒。
不能一概而論說是傳統工藝製作的茶好,還是現代工藝製作的茶好。就目前為止沒有絕對的現代工藝,大部分還是沿用傳統工藝或者傳統工藝 現代工藝的方式制茶。雖說有很多不穩定因素,但是其絕妙之處卻是現代工藝無法替代的。(作者:子瑜;來源:南茗佳人、說茶網)
如需諮詢、購買,可添加說茶網思思個人號:5810670
※十二茶山倉系列-七山之美
※這款2015國艷宮廷貢餅,滑糯回甜,入喉的通透感無茶能及
TAG:說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