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梁山嘍啰過的日子,才明白,啥叫「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銀」
四大名著裡面,西遊寫故事、三國講歷史、紅樓寫人生,而水滸不同,它是一部文化書,黑道文化。只要不帶有色眼鏡看水滸,自然會發現,施耐庵從來就沒有美化過梁山好漢。因為在《水滸傳》原著中,梁山就是一個標準的強盜窩。施耐庵把黑道內部的生活寫的淋漓盡致。
在好漢們眼中,梁山彷彿就是烏托邦和天堂一樣,但是,真是如此嗎?人渣級的梁山好漢,那是拿無辜者的肉作包子、拿無辜者的心當醒酒湯,也是臉不紅心不跳;搶了人的財物,還逼人吃餛飩板刀面,也不覺得自己是壞人;至於劫個道、搶個錢,那似乎都能稱得上好人了,因為只圖財不害命,這種境界可不是所有的梁山好漢都能擁有的。
梁山之上的排名,通常總是這樣的:在白道上當官的,上了梁山,通常總能坐上把交椅,而且通常是白道上的官越大,坐的越靠前。上山前有錢有勢,通常也能坐把交椅。一個人在現實社會中混得非常不如意,成天受人欺負,想到梁山上找找機會,鹹魚翻身,對不起,來錯地方了。另外千萬不要指望從嘍羅混成大哥,因為在梁山,這種事從來沒有出現過。
好漢們為了拉攏人心,也為了壯大實力,他們總說上了山可以「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論秤分金銀」等。這一點,尤其是梁山好漢說的多,看起來很快活,上了山也的確是這樣。可是,好漢們大吃大喝分金銀,那些生活不如意,上山就是小嘍啰的人,日子怎麼樣呢?看守山寨、操兵演練、上陣打仗、劫掠商人處處離不開他們,他們是什麼待遇?
先來看看吃喝。頭領們的生活是很逍遙的,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天天吃得滿嘴油,但這一定是大哥的日常,做為一名嘍啰,是無法達到這樣的生活水準的。道理很簡單,都照這麼吃法,梁山早就吃空了。那怎麼辦?只好保個溫飽就不錯了,跟普通的兵差不多。梁山有重大活動時,能夠混點肉吃,平時就是小米粗糧窩窩頭吧。
魯智深在桃花山救了劉太公之女,李忠帶領小嘍啰,要為周通報仇。兩人後來相認,劉太公也犒賞了小嘍啰,每個人都有兩個饅頭,兩塊肉,一大碗酒。可見,山寨之外的犒賞,小嘍啰們偶爾也能沾光。不過嘍啰們平時啥活都干,打仗時衝鋒在前撤退在後,危險性極大,日子過得也不輕鬆。
再看分金銀。梁山是有固定的「分紅機制」的,在早期晁蓋曾演示過一回。打敗濟州團練黃安後,旱地忽律朱貴探聽到一隊商人,於是晁蓋派朱貴、劉唐等人前去劫掠,滿載而歸。晁蓋當眾公布了分配財物方案:每樣取一半,收貯在庫,聽候支用。另一半又分成兩等份,一份分配給十一個頭領,另一份分配給山上山下眾人。
來算一下,他們這樣分,具體到每個人能分到多少。首先留出50%作庫存,另外50%分成兩等份,每份佔總財富的25%,11個頭領平均分這25%,平均每人分得萬分之227;其他大小嘍啰約計1000人,共均分25%財富,人均萬分之2.5,也就是說,每個頭領分得財富是小嘍啰的90倍。這就是所謂的「大秤分金銀」,頭領們自然是大秤,嘍啰們只好用小秤了。
事實上,上了梁山的好漢們照樣有窮人和富人,而且貧富差距非常大。這也是農民起義的局限性,找不到更合理的分配方式,基本上沒有擺脫人與人之間的壓迫和剝削。嘍羅的命在梁山就像狗一樣不值錢,聽到一百多個頭領死的只剩下二三十個,人們都會唏噓不已的,但是那些戰死的嘍啰,又有誰記得?
許多涉世未深的少男、少女,甚至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都羨慕黑社會,那是因為看美化黑社會的影視劇看多了。其實在黑社會混的人,現實會更殘酷,除了極少數人能混出點名堂,絕大多數的人,恐怕都不如普通行當的人。一如梁山上的小嘍啰,命像狗一樣不值錢,想「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銀」,那是白日做夢。
(參考書目:《水滸傳》)
喜歡歷史的朋友請點一下關注!圖片來自網路,如有錯誤,還請指正!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看了太平軍的所作所為,曾國藩才明白,他們一個也不能留!
※看看常遇春的惡行就明白,他為何功勞蓋世,卻註定只能活40歲!
TAG:歷史老師阿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