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銅車馬被稱為古代「黑科技」,技藝精湛,它有哪些特點?
秦始皇橫掃六國,以他的雷霆手段統一了六國,第一次將四分五裂的華夏各國統一成一個中央集權國家。接著他為了震懾六國復辟,也為了向天下宣揚他的豐功偉績,開始了五次巡狩,祭拜大禹,射鮫東海,封禪泰山,琅琊刻石,博浪沙遇刺,行程上萬里,威加海內,天下震懾。
據歷史記載,秦始皇每次出行的儀仗富麗堂皇,威風凜凜,他的乘輿是名貴的金根車。
初秋戰國時期,帝王的車輛一般有九輛,而且形成了規制。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他改變了過去的做法,認為天下現在是他的,所以把自己的乘輿數量增加了九倍,達到了八十一輛。
在外出巡狩時,七十九輛屬車都要披上虎皮,後兩輛車則要懸掛豹子尾巴。車隊行進時,遠遠望去就像一條長龍,旌旗獵獵,氣勢磅礴,浩浩蕩蕩,讓親眼目睹之人無不驚嘆。
有一次秦始皇的車隊經過江蘇豐沛時,被當時沛縣的一個亭長劉邦看見,我十分羨慕的說:「大丈夫當如此也!」
還有一次到了會稽,年輕英武的項羽看見秦始皇的車隊,也不無感慨的說:「彼可取而代之!」
可見,當時秦始皇的車隊氣勢多麼恢宏。
秦始皇第三次巡狩行至河南博浪沙時,韓國公子張良正在此處設伏,讓一個大力士手持一個重大120斤的鐵鎚,準備在秦始皇車隊經過之時實施突然襲擊,一錘要了秦始皇了命。
由於秦始皇的車隊過於龐大,結果大力士判斷錯誤,鐵鎚拋出之後誤打在秦始皇的副車上,將副車砸得粉碎,但卻沒有傷害到秦始皇。
秦始皇第五次巡狩,病死沙丘,結果趙高、李斯發動了沙丘政變,秘不發喪,將他的屍體藏於轀涼車之中,因為夏天炎熱,屍體很快腐爛散發惡臭。趙高又命人將一大批鮑魚倒在秦始皇的屍體上,讓人認為是鮑魚的臭味。
從上面的文字里,可以看到秦始皇外出巡狩時,他的車隊不但數量很多,而且品種繁多豪華,有與車、主車、副車、屬車、金根車、轀輬車等等,這些在古文獻里記載的車輛名錄,在經歷了兩千多年歲月洗禮之後,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尋覓到它們的蹤影了。
那麼,如何了解冷兵器時代,這些凝聚人類智慧的車輛真相呢?
在秦始皇兵馬俑的挖掘過程中,曾經在一些陶兵陶馬中出現過上百輛車輛,雖說這些車輛全部是木質結構,而且早已腐朽破爛,車身被毀,但對了解秦代兵車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可是,對於秦始皇所乘車輛的了解卻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實際作用。因為要了解當時造車技術最高水平,還是要從秦始皇所乘車輛入手。
後來,在秦始皇帝陵成功挖掘出一個車馬坑,這個大型陪葬墓坑位於秦始皇帝陵西側二十米處,出土了兩輛銅車馬,兩輛銅車馬的大小相當於真人真馬的二分之一,總重量大概三點五噸。經過考古人員兩年多時間的精心修復,銅車馬又恢復了原來入土時的樣子。
這兩輛車形狀卻不一樣,排放一前一後,前面的沒有穹弓蓋,且駕車官吏是站立裝。後面的則有穹弓蓋,駕車官吏是坐里,而且後面的車有窗戶,人們猜想這就是秦始皇出行時乘坐的。
這輛車很快被考古人員還原,銅車馬真正的名字叫「與車」,它的配置是駿馬四匹,御官一尊。
銅車馬長度為三百一十七點四厘米,高一百零六點二厘米。御官佣身高五十一厘米。車輛總重量一點八噸。
乘輿指的就是帝王御用這輛,也就是說,秦始皇乘坐的車輛也就是這種與車。
這輛銅車為單轅兩輪,轅長二百四十六厘米,徑圍有二十厘米。輪子每輪三十輻。乘輿的箱體分為先後兩室,長一百二十四厘米,最寬處為七十八厘米。前室呈獻方形,空間很小,只能容納一個御官。後室空間則很大,為皇帝乘坐的地方,既能坐著行走,也能躺著行走,非常自如方便。
這輛乘輿頂部呈獻凸字型,上面還有穹廬一樣的車蓋,嚴嚴實實的把箱體保護起來,樣子跟草原牧民居住的蒙古包一樣。所以在古代,北方人有稱這種形狀的車叫「胡奴車」。
為什麼會中原的車會像蒙古包一樣呢?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北方的秦人、趙國人等經常會和北方游牧民族有交往,而胡人在弓箭、騎馬和造車方面,要比中原民族人的領先很多。因此中原人也從北方游牧民族哪裡學到了不少的先進技術。
秦國這種造車技術,就有很多是從胡人哪裡學過來的。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也是從北方胡人哪裡學到的。
秦始皇的這輛乘輿在很多地方都充滿了神秘色彩。儘管這種造車技術即使放到現在,也算得上真正的黑科技,但它的神秘之處至今都讓人難以破解。人們只能用古代人的思想意識去解釋這些事情。
在古代,人們在造車時會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把車蓋說成象徵著地方天園,把二十八根車蓋梁條說成是天上的二十八宿神仙,把車的兩個輪子比喻成日月,把車輻條三十根解釋成每月三十天。這對於敬天敬地的中國古人來說,造車也融入了他們美好的情感,寄予了很多美好願望在裡面。
但是,秦始皇輛乘輿的蓋弓頭梁條卻有三十八根,這顯然和當時的歷史記載有出入,應該怎麼解釋這件事情呢?
有人根據秦始皇時期秦人崇尚水火土木金的五行思想,從而迷信五行周而復始為一元的說法,所以在數字上有了五加一為「六」的諸多體現。秦代的很多制度、國家標準、物件製作標準等等都以數字「六」為基礎。
如調兵的虎符、法官的帽子,都是六寸;車廂的寬度是六尺,皇帝的車輛是六匹馬;天下分為三十六個郡等等,這些都以六的倍數或分數為標準。
所以銅車馬的蓋弓頭梁條橫排是十八根,豎置一根以結連橫排的蓋弓。如以橫排蓋弓的弓頭計算,一弓兩頭,恰巧為三十六個頭,正好是六的倍數。
到目前為止,這些數字里所折射出來的秦人思想,也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去解釋,否則,很難破譯其中的奧秘。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實行了「車同軌」的統一標準。這在中國交通出行領域是一個創造性的大發展,影響深遠。既然是標準,總得有個制式、標準的數字。可是,這種數字在史書上很難找到。
經過對這件銅車馬的車軌測量,它的寬度為九十九點八厘米,加倍計算,差零點四厘米不足兩米。按照秦代當時一尺長度為二十七點六五厘米換算,車軌的寬度是秦尺七尺二寸,剛好也是六的倍數。
雖然秦始皇陵出土的兩輛銅車馬形制大體一致,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首先是兩名御官的駕駛姿態不同,前車是站著的,立在與車之中。後者卻是坐著的。
其次,前車的輿箱較淺,不分前後室,有傘蓋而無穹廬式車蓋,只能立著駕駛,是一種立車。而後車輿箱上有穹廬蓋,只能坐著駕駛,是一種坐車。且主室內較為寬闊,鋪著地毯,坐卧自如。
輛車一前一後,立車在前,坐車在後,這種排放秩序具有一定的儀式感,很顯然,立車是副車,坐車為主車。
另外,這個坐車四轖上開有窗戶,兩側也有可以左右開合的推窗,前轖為可以上下啟閉的支窗。後轖有門戶,戶扉右側與左轖有活鉸相連,左轖上裝有拐形門栓。這輛車有門有窗,冬暖夏涼,或許就是秦始皇病死之後,停放他屍體的轀輬車。原來是皇帝的乘輿,在死後就變成轀輬車了。
古代以四匹馬駕車,稱為駟,中間駕轅的兩匹馬叫服馬。駟馬的鑄造技術十分精湛,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有三點。
第一、文髦。銅車馬的馬鬃都是經過精心裝飾、修剪甚至侵染過的,整整齊齊、乾乾淨淨的樣子很讓人感慨。古人愛馬也由此可見一斑。為馬修剪鬃毛並不奇怪,奇怪的是這輛車的兩匹服馬在整齊的脖子鬃毛中部外側保留下來一束較高的馬鬃。古人騎馬有抓馬鬃的習慣,難道秦始皇的乘輿專用駿馬也有被人騎著跑的時候?
在中國,為馬修剪鬃毛已經有三千多年歷史。從歷史上的記載來看,秦馬在修剪鬃毛時會留一束鬃花,到了漢代,則留有二束鬃花,唐代在漢代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束鬃花,變為三束。
第二、左纛。這是外服馬頭上的飾物,下面有一個半圓形底座,座上有高約二十厘米的銅桿,桿頂裝飾有瓔珞。
根據史料記載,這是一種以氂牛尾巴做成的瓔珞,形狀很大。馬車在行進時,這種瓔珞會伴隨著有節奏的馬蹄聲、鸞鈴聲,上下舞動,非常好看。
第三、軛靷。這是古代馬車的一種駕駛方法。本來這種駕駛方法在歷史上已經失傳,但秦始皇銅車馬的發現,是這種失傳已久的古代駕駛方法又被重新發現。
現代人使用馬車,會先在馬背上裝上馬鞍,用馬鞍連接車轅。在馬肩上裝上套,靷繩系在套上面,在連接在馬車上,這種方式叫套鞍式。從元代至今,一直沿用這種馬車使用方式。
從漢代到宋朝時期的一千三百多年裡,套鞍式的馬車駕馬方式變為加軛承轅式。原來在馬背上裝馬鞍承轅,現在承了在馬肩部加軛承轅,也不再馬肩上加套挽車,而是將靷繩聯接著馬胸前的寬頻,馬以胸挽車。這種方法也叫胸帶式系馬法。
秦始皇的銅車馬是如何系駕的呢?在服馬的肩頸上加軛,以軛承轅做好平衡。四匹馬都有靷繩,服馬靷繩繫於軛端的軛首,靷繩斜套在馬肩頸部位。而外服馬沒有軛。這種駕車方式叫軛靷式,早在商周時期,就一直運用這種駕車方式。
通過以上對秦始皇銅車馬的介紹,也就能了解到秦代馬車技藝精湛所在,對於秦代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水平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認識,同時對勤勞智慧的古人充滿崇敬之情,對我們今後各項事業發展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甲午海戰30年後,北洋水師英國軍官泰萊,為何說劉步蟾導致失敗
※漢武帝對匈奴發動了十幾次戰役,具有決定性的有三次,是那三次呢?
TAG:大秦之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