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前世與今生:從勞動節到婦女節,現在又成情人節
七夕的前世與今生:從勞動節到婦女節,現在又成情人節。
農曆七月七日,民間稱之為七夕,它是我國歲時習俗中的一個重要節日。神話傳說,農曆七月七日,郎織女此夜將有一年一度的相會。在牛郎與織女相會的這天晚上,下子女子會對空擺上織物,向織女乞求智慧機巧,稱為「乞巧」。所以,七夕又稱乞巧節。
北宋有個名叫楊朴的布衣詩人,在某年的七夕之夜,就寫下一首《七夕》詩: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詩中的牛郎、織女,還有乞巧的女子,共同構成了一幅七夕圖,只是,詩人在詩中的發問有別於其他詩人筆下的情趣之寫,而是帶有濃烈的思辨:他搞不懂牛郎到底打的什麼主意非得邀請仙女來織滿天的錦繡雲霞。而天下女子每年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織女乞求賜予紡織智巧,其實,人間的智巧己經夠多了,為何還不滿足呢?
由此可以看出,最初的七夕,就是天下女子的勞動節。那麼,歷史上的七夕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呢?
1)女人晒衣,文人曬書,行為藝術家曬肚皮
農曆七月前,大多是梅雨季節,家裡的衣服被子書籍啥的,經過一季梅雨,肯定會霉變的,拿出來晒晒,是很健康的生活方式。
後來人們約定俗成似的,集中在農曆七月七日這天大曬特曬。
曬著曬著就變味了。據傳,魏晉時的豪門富戶,都選在這一天,把家裡的綾羅綢緞花花綠綠地曬個滿院。晒成了一種無關緊要的形式,炫富才是目的。
於今,網上的各種曬,還真大有魏晉遺風呢!
對於這種炫,當時就有人看不慣,比如名列「竹林七賢」的阮咸。七夕這天,看到鄰居各種曬,阮先生也用竹竿挑起一件破舊的衣服在門外走來走去的,狀頗滑稽。有人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我也是俗人,陪大家一起出來晒晒唄!」
其實大多數讀書人並不像老阮這樣沒正形,而是老老實實地把在家捂了一冬一春的書籍捧出來曬,認真而虔誠。就這,也有人不高興。比如東晉有個叫郝隆的傢伙,雖是位博覽群書的飽學之士,但生性詼諧。七月七日人人曬書,他卻跑到太陽底下躺著曬肚皮。別人問他在幹什麼,他回答說:「我在曬書。」他的這一舉動,一方面是蔑視曬書的習俗,另一方面也有誇耀自己腹中才學之嫌。
他這種曬肚皮的駭世之舉,該是史上最早的形為藝術家了吧。
曬東曬西的,本身屬於勞動,雖然獲得了儀式感,但畢竟娛樂性不強,長此以往,這樣的節日很可能會沒落。幸好後來有巧手的織女趕來救場,七夕的另一個核心風俗出現了。
2)七夕乞巧,少女們徹夜狂歡的節日
織女是個勞動巧手,所以在七夕這天,婦女們都會向織女乞巧,希望學到好的技藝。七夕是古代女性參與最踴躍的節日,可以說七夕就是中國古代的婦女節。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唐·林傑《乞巧》)
七夕之夜,為少女們展示個人魅力提供了才藝PK的大舞台。「每年宮裡穿針夜,敕賜諸親乞巧桂。」乞巧活動的玩法也花樣繁多,獲勝者,還會有組織者準備的獎品。
最考驗技術的是穿針取巧。就是每人一把五彩絲線,每人九尾繡花針(也可以是七尾),對月穿線,誰最先完成,誰就是才藝冠軍。
最考驗才藝的是漂針乞巧。每個參賽者,將繡花針投入裝滿清水的銅盆里,看誰的針漂浮的最多,月光下印入盆底的花紋最多姿,誰就是勝利者。
最考驗運氣的是喜蛛應巧。七夕夜將小蜘蛛裝入盒子內,第二天大家再一起來查看結果,哪位姑娘盒子里的蛛網結得又圓又密,誰就是大贏家。誰個與蜘蛛有親啊,能指揮它辛勤織網,能獲勝,純粹是運氣罷了。
七夕活動,不僅僅只有少女參與,綠女沒紅男,哪會有趣呢?
3)少女拜織女,學子拜魁星
「拜織女」也是集體活動,大多由親近的朋友或要好的鄰人聯合舉辦。七夕之夜大家準時如約來到主辦者的家裡,焚香禮拜後,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著織女星座許下深藏於心的願望。如少女們希望嫁個如意郎、少婦們希望早生貴子等等。這是難得的放鬆之夜,少女們可以玩樂到天明。
而那些在求知的道路上艱難跋涉的學子們,也有自己的偶像——魁星爺。據傳七月七日是魁星爺的生日。魁星爺主管天下考試,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想不崇拜他都不行。魁星爺就是魁斗星,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也稱魁星或魁首。現在酒桌上猜拳行令時,還愛大叫個「五魁首」啥的,而在千萬大軍闖高考的征途上,誰又不想名列前茅,爭當魁首呢。
其實,魁星爺也有著不幸的人生經歷。傳說啊,魁星爺雖然滿腹學問,可惜每考必敗,便悲憤得投河自殺了,後來才升天成了魁星。他的逆襲成功,終成全天下學子楷模。
七夕的古人玩法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展示了。有點小遺憾的是,七夕這個被古人玩得有聲有色、有情有趣、有滋有味的節日,卻被今天的人們用金錢與慾望,給物質化了。
牛郎與織女的眼淚,凈化不了人們日益浮燥與奢華的心;雲遮霧掩的夜色下,再也聽不到少女們清純如水的笑聲穿越歷史而來了。
(評說前朝人物,詳解歷史秘聞。更多
※關羽死後多年不謚,趙雲剛死劉禪為何就急著追謚其為順平侯?
※一生歷經4帝罷貶5次,寫出1萬多首詩詞,壯志未酬抱憾窮困而逝
TAG:老黃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