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大勢已定!楊振寧再怎麼反對,中國也不會錯過這三十年難得的機遇

大勢已定!楊振寧再怎麼反對,中國也不會錯過這三十年難得的機遇

爭論和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項目推進的進程和方向也不會被左右,這就是中國CEPC項目,從2014年提出至今的發展歷程。

從提出至今,以楊振寧先生為主的反對派和以項目負責人為主的支持派一直爭論不斷,各執一詞,也使得廣大群眾仍然在不斷質疑:中國到底應不應該建立大型對撞機?

從楊老先生歷來的觀點可以看出,並不是大型對撞機失去了科學研究的意義,而是說,這並不是如今最好的選擇。首先,資金的投入會遠遠超過預期,像無底洞一樣的耗盡預算,其次,這個領域已經不是如今的主流,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已經產生了許多的成果,沒有更多可以研究的空間。並且,超能物理的研究在未來幾十年內,都不會對人類帶來任何實質好處,那麼,以壓榨其他基礎科學研究費用,耗費巨大人力物力去做這樣一件事,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就在楊老先生髮表上述反對觀點的當天,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發表了《中國建造大型對撞機,今天正是當機》的文章來爭論,王貽芳堅信:「因為我做的事情是對的,我也堅信是對的,值得我做這樣的堅持」,於是面對強大的反對聲音時,王貽芳才始終據理力爭,引領著項目持續推進。

在王貽芳看來,曾經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中國對於大型對撞機的研究本身就有足夠優勢,藉此時機讓中國成為高能物理的全球中心,培養出大量基礎學科人才。

剛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是會做的事情,非常難得,王貽芳表示,如果這次不做,那麼30年都碰不上這麼好的事情。

相信,碰巧讀到這裡的很多讀者,也不了解這樣一個巨大工程的現實意義,在這裡筆者做一個簡單普及。科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大到想要將視線看到宇宙邊界,小到細胞電子,夸克。微觀元素的研究在人類歷史中具有重要影響力,e=mc2改變了全世界。任何這樣的革命,一定是從基礎科學出發,帶來突破。想要看到物質世界的本質,這是高能粒子的意義。

我們用眼睛接收可視範圍的光波,可以讓我們看到物體,如果想看的波長比光波小,我們需要藉助電子顯微鏡,再小的怎麼辦?加速器將電子或質子加速到很高的速度,就攜帶了大量的能量,能看到的物質結構就會越小。

想要建設高樓,得學會如何造出高品質的磚塊,而不是僅僅學會如何將磚塊砌成高牆。任何科學技術的偉大突破,也得從最底層出發,就好比大樹,從底層分支,最後就會成為主幹,從頂部分支,只能永遠是細小的枝條。

重視基礎科學是一件毋庸置疑的正確的事,自古以來以成敗論英雄不會改變,爭論雙方誰對誰錯,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最終結果。

但目前看來,建造對撞機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即使楊老先生反對的態度依然不變,但大勢已定,大型對撞機的項目將很快落地,等待我們的是驚喜還是失望,你是如何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焦距 的精彩文章:

國外移動支付一直沒有中國火爆的原因,在日本找到了!
到底是啥?小米即將發布「目前不存在的新物種」,網友腦洞大開!

TAG:科技焦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