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有哪些給正在減肥的人的忠告?

有哪些給正在減肥的人的忠告?

大部分進化論的讀者應該都聽說過飼主1個月減掉30斤的「光榮事迹」

雖然飼主不停地在強調這件事的嚴重惡果給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多麼嚴重的影響,提醒大家正視「胖」這件事,並且用健康的方式減肥。

然而,從進化論建號到現在,還是一直不停地有女生問我「怎麼才能1個月減30斤啊?

所以,周六我們發一篇減肥複習貼,重新談一下「減肥」這件事。

大家一定對下面這組「勵志」照片印象很深:

進化論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有放過這些照片。

這是美國的一檔名為《超級減肥王》(The Biggest Loser),在開播的十幾年間,這些嚴重肥胖的參賽選手要在30周里儘可能減重,減掉比例最大的將會獲得25萬美元的獎金。

而在人們看著電視上這些「減肥英雄」感嘆有志者事竟成,減肥就是「管住嘴邁開腿」的時候,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卻在長達6年的跟蹤研究中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那就是:

這個研究發現由《紐約時報》首先報道了。

題圖上的這位 Danny Cahill 是第8季的冠軍,他原先體重195公斤,在比賽中減到了87公斤。

而現在又反彈回了133公斤,題圖就是他已經胖回來的樣子。

不僅僅是他,這些參賽者都是非常有意志力的(不然怎麼減得下來?),但是絕大多數都反彈了,甚至比以前更重

你肯定要問,那有沒有辦法不反彈呢?這就涉及到了我們對胖子的3個誤解

誤解 1

胖子都是因為又懶又饞!

曾幾何時飼主自己也是這麼以為的,覺得所有的胖子都是因為又懶又饞沒有自制力導致的。

記得周圍有一個很極端的朋友還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我就是歧視胖子,不是因為他們丑,是因為他們沒有自制力也沒有意志力!」

但胖真的和自制力意志力有關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體重設定點理論」(set-point),這個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體重一直無法下降的原因所在:

我們的下丘腦設定了我們的體重至少該有多重,脂肪至少該儲存多少

也就是說,你已經「被設定」了即使正常健康飲食和運動也「至少有這麼重」

所以你減的重量越多,你的大腦越會拼了命給你加回來。

那麼如果你敢對你的身體動手腳的話,你的身體就會報復回來了。

首先,你的基礎代謝率會降低

這意味著,你一碗飯頂過去好幾碗。

當你突然減少熱量攝入以後,你的身體會認為你現在在「挨餓」狀態,為了確保你不會被餓死,它就會自動把自己調成「節能模式」

比如說《超級減肥王》中一位後來去做了縮胃手術的男同學 Rudy Pauls,在減肥前基礎代謝率是正常的,而在減肥後的基礎代謝率跌至516千卡

圖片來源:nytimes.com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

一個體重在50公斤左右,身高160厘米的正常年輕女生基礎代謝率大約在1200千卡左右。

也就是說,這位男同學要比正常姑娘少吃一半多的東西才能維持他減肥後的重量!或者和姑娘吃的一樣多,但是需要快跑1小時12公里...

為了維持一個「大家覺得健康而正常的體型」,但是過的生活卻不會是一個健康而正常的生活。

其次,你的激素水平會紊亂

這意味著,你會比正常人更加容易餓

賽前,這些參賽選手的瘦素水平都是正常的,而隨著體脂不斷下降,瘦素也跟著跌,最後跌到了6%。

瘦素越少,大腦就會讓你「多吃點東西」,然後你就會覺得更餓,更想吃垃圾食品。會讓你減肥失敗,甚至「越減越肥」,最後變成惡性循環。

除了瘦素以外,體重的暴跌會導致一系列激素問題,進入混亂狀態的激素包括:胰島素(insulin), 胰高血糖素(glucagon), 飢餓激素(ghrelin), 腎上腺素(adrenaline)。

飼主在體重暴跌後經歷了幾乎完全一樣惡果,抑鬱症、進食障礙都隨之而來。

看到這裡,如果你還是覺得做不到吃得比正常人少、忍得住比正常人多的餓就是「缺乏自制力和意志力」,那我也真的沒什麼話好說了。

但是,對於很多同學平時生活習慣非常不好,油炸食品、大量甜食、碳酸飲料,每天都要吃。本來挺瘦的,結果越來越胖,並且越來越不健康,這可真的就只能怪自己了

另外,上面說的也給一些並不胖但是總是覺得自己胖要減肥的姑娘提個醒:你們真的可能會越減越胖啊,no zuo no die you can try。

別作!

誤解 2

胖就是不健康!

在我們之前放「大碼博主」專題的時候,這個誤解特別明顯,很多同學都在後台留言說:「胖是不健康的!她們得減肥。」

其實並不一定是這樣。

很多人都把「為了好看」減肥和「為了健康」減肥混淆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長期研究飲食習慣和肥胖的心理學家 Dr. Kevin Hall 說。

國際肥胖症雜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今年2月的刊登了一篇研究顯示,即使有著良好心臟和新陳代謝,超重人群仍然會因為身體質量指數(BMI)超標而被認為是不健康並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群體,僅僅是因為他們超重而非健康問題

反而,在正常體重的人中,有三分之一心臟和新陳代謝健康都表現不佳,卻可能因體重正常而被忽略。

「當醫療機構認為人們的健康與否僅僅是因為他們有沒有超重,關鍵的診斷可能會推遲或完全錯過了。」研究人員補充說。

如果你胖的時候本來就是健康的,反而減肥後導致新陳代謝異常則更有可能給你的身體帶來其他問題。

作者還認為,誤導性的健康診斷可能導致歧視和影響自尊。

《歐洲心臟雜誌》一篇名為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Europe 2014: epidemiological update 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觀點。

「只要有著健康的新陳代謝,超重和肥胖的人被發現在心血管疾病或者癌症上和正常人相比並沒有更大的風險。

而另一項2012年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的研究發現,已確診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肥胖的人要比正常體重及低於正常體重的患者活得時間更長。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個健康的胖子並不代表你胖就一定健康,以及成為不減肥的理由。肥胖症依然會提高許多慢性疾病的概率,飼主鼓勵以健康為前提和目標的減肥。

另外,和全身肥胖相比,「隱性肥胖」,比如說內臟脂肪含量較高而看起來外表很瘦的人,更需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狀況。

誤解 3

多諷刺胖子可以幫他減肥

你可能根本就在幫倒忙!

在《牛津大學進食障礙手冊》(Oxford Handbook of Eating Disorder by Oxford University)中,心理學家 Jacobi 發現了進食障礙的許多心理成因。

其中,社會壓力會引發進食障礙,也就是我們隨處可見對以瘦為美的宣傳,讓「完美身材」等於某種狹隘的標準(比如A4腰)從而產生的文化壓力,並對「胖」產生的歧視,諷刺,挖苦,甚至覺得涉及到個人品質問題。

個人心理壓力是指陷入困境的個人關係,被嘲笑或者欺凌產生的自卑、壓抑等等負面情緒。

這些都會導致暴食症的發生。

即使沒有到暴食症的地步,也會導致更加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來緩解壓力,從而會越來越胖。

而且大部分胖紙都已經對自己的體重很難過了,並不需要你加深這種難過。

所以,如果你周圍有胖胖的朋友,答應飼主,請不要再嘲笑別人說人胖了好嗎?

看完這篇文章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別想著快速減肥。

別嘲笑別人胖。

別給自己減肥壓力。

少吃垃圾食品和甜食。

關注健康,而不是體重。

寺主人和你下周再見啦~

-留言互動-

你是因為什麼而決定減肥的?

效果如何?

留言給我,我們一起聊聊吧

我還寫了

《21天完美減肥攻略》

最靠譜、最接地氣的減肥乾貨

長按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女神進化論 的精彩文章:

不到200塊就能擁有護膚圈的黃金cp!美白抗老全安排
只花了99,卸下濾鏡也能擁有好皮膚

TAG:女神進化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