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古代男人髮型怪異,為何要將中間的頭髮弄禿,還要一根根拔掉

日本古代男人髮型怪異,為何要將中間的頭髮弄禿,還要一根根拔掉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將孝放在首位,他們認為身體是父母給的,所有古時的男子是不剪頭髮的,在這種長期的演變當中,為了生活方便,也為了美觀,古人就開始結髮,這也就形成了髮髻。

中國女子的髮髻種類就非常多了,遠古時,流行披髮,到了漢代,女子就開始結「倭墮髻」,唐代又有「靈蛇髻」和「飛天髻」,不管在那個朝代,髮髻總能夠成為女子的一大亮點,古代男子的髮髻基本就比較統一了。

在日本,同樣流傳著髮髻梳理髮髻,但是日本的髮髻就相當怪異了,他們不僅要將中間的頭髮弄禿,還需要一根根全部拔掉,看起來都相當疼,至於他們為什麼這麼做,還得從日本的髮髻發展史開始說起。

在彌生以及古墳時代,日本就跟中國來往密切,文化、服飾以及髮髻都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一開始日本最早期梳的髮髻為總角,這種髮髻只有上層社會的男子才能梳,頭髮以中風的形式梳開,在給耳朵兩旁辮子紮好,這種髮髻也是借鑒了中國未加冠的孩童。

古墳時代之後,中國也進入了「貞觀之治」下的唐朝,日本派遣使者來到唐朝學習儒家之知識,儒家學術傳到日本之後,日本男子大多數髮型都是留著中式的髮髻,在戴個帽子,他們的髮型跟唐朝古人沒有什麼區別。

這種髮型「一髻」,是將頭髮全部整理起來,再用布條扎在頭頂上方,眾所周知,唐朝的「一髻」都是由「箍」來固定髮型,「箍」形式不一,代表的地位也是不一樣的,這點在日本同樣一樣。

日本的「箍」顏色和長度來辨別人的地位和身份,紫色的「箍」代表著身居高位,白色就是平民。進入鎌倉時代之後,武士政權開始誕生,日本有武家和公家兩大政權,鎌倉時代也是非常混亂的一個時代。

由於戰亂比較頻繁,武士「一髻」髮型不適合打仗,帶上頭盔之後,「一髻」容易散落,前面的頭髮會影響作戰,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月代頭」就開始出現,起初武士剃頭的方式是一根一根將頭髮拔掉,這樣非常徹底。

但是一根一根拔實在是太疼了,而且容易感染,後來,就改用剃刀剃頭,但這樣一來頭髮根除的就不是非常徹底,每次都需要打理,這種「月代頭」也成了武士流行的髮髻,到了江戶年間,這種「月代頭」已經成為了潮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說史 的精彩文章:

全球最浪得虛名的國際組織,名聲響亮卻只有五國,存在感微乎其微
武松用一隻老虎換了個「都頭」,相當於現在什麼官?並不算低

TAG: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