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何謂「迷信」?看完就清楚了

何謂「迷信」?看完就清楚了

隨著高考的結束,大學迎來期末。

到處都是雞飛狗跳,臨陣磨槍,哪怕那些將大學當做網吧的學生們也不再窩在宿舍中,開始常駐在圖書館,只是為了不掛科。

萬圖維也是其中的一員,必修課選修,選修課不修,抱著這樣的心態 ,渾渾噩噩的過了一個學期。

老師管得也不算嚴格,只有等到期末,老師才說道「掛科的話明年要重修。」

這句話一出學生都是炸了鍋,學好的、沒學好的,都開始努力了。

這邊萬圖維在圖書館中努力的學習,他的室友鄭雙卻一天到晚抱著本易經看,雖然他的成績不錯,但是萬圖維看著也有些著急和不理解。

「雙子,你天天抱著個易經研究啥呢?這種迷信的東西你也信?」

誰知道這一下,鄭雙卻是急眼了「你都沒看過,你怎麼能說他是迷信?」

「不就是那些什麼算命占卦的東西么?都是假的還不是迷信?」

「易經是老祖宗們研究整理出來的,怎麼會是迷信,一切都是有論證的。」

「如果它真的有用,為什麼現在沒落成現在這樣,被科學所代替,不還是沒有相信的道理么?」

「易經以八卦為演算法,陰陽為基礎,哪怕現在大部分事情他都可以解讀出來。」

「現在有了科學佐證,卦象這種片面的結論不被大家再相信了,不然現在也不會被科學所代替。」

兩人爭執的聲音很大,圖書館裡的其他人都看了過來,注視著兩人。

「無極生有極,有極是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演八卦,易經詳細的解讀了八卦,太極所闡述的觀念比起科學裡面的相對論不知道早了幾千年的時間。」

「我們承認太極所講述的觀念,但是八卦的解讀並沒有太極所代表的直觀,易經的解讀也算不上是有科學依據。」

萬圖維並不否認流傳下來的東西,但是是否真實有依據就不敢保證了。

「那也只是因為真正運用到生活中的人少而已,古人根據八卦可以算出何時颳風,何時下雨;天災人禍,生老病死,精通易經八卦的人都可以根據卦象算出來的。」

「你也說了是精通的人,並不是大眾百姓,而且不如科學來的直白,來的準確。我們不但看到結果,也需要看到過程。」

萬圖維儘力反駁著,根據現代社會,科學才是證明一件事最為直觀的手段。

易經八卦只是在古代沒有條件下產生的東西,這種沒有任何依據,是讓人難以相信的。

「易經位列四書五經的行列,更是被譽為眾經之首。」

「那也只能證明他的文化價值,而不是說他的功用最大。」

兩人吵得十分激烈,不管鄭雙怎麼說,萬圖維認為就是迷信,不曾改變自己的態度。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但沒有人出來制止,科學的確比起易經八卦來說更加讓人信服。

但是易經作為古人流傳下來的書籍,真的只有歷史價值而沒有其他作用了么。

「在吵些什麼?」人群中走進了一位老人,厚實的眼鏡,花白的頭髮代表著他的年齡。

「楊教授」,有人認出了老人的身份,中文系的楊教授,平時除了上課就喜歡來圖書館看一些古籍古文之類的書。

「楊教授,他非說我看易經是迷信。」鄭雙找到了發泄點,委屈的說了出來。

他感悟傳統文化,深陷其中,卻被人說是迷信,心裡始終不太舒服。

楊教授點了點頭,看向了萬圖維:「這位同學,你認為易經是迷信?」

萬圖維點頭應道,就算是教授也不能把自己的想法扭曲掉。

得到了回復,楊教授來到了鄭雙面前,接過了易經,看著萬圖維緩緩說道「你認為易經迷信,你可曾了解過易經?」

「沒,不就是各種卦象么?一點根據都沒有。」

「那你知不知道,不了解易經的前提下就認定是迷信,你的行為也是一種迷信的含義。」楊教授緩緩說道,不給萬圖維辯解的時間。

「"迷信"的本意是指對某種事物、現象過於痴迷以至於盲目地相信,而不是你們所謂相信了不該信的東西。你沒有讀過易經,你怎麼知道他不能相信?只是因為別人說易經是迷信,你便不做了解給易經定了性?」

「......」萬圖維說不出話來。

教授還是教授,從根本上反駁了萬圖維的解釋,不過萬圖維並沒有動搖,說到底也只是說迷信的問題,並沒有對於易經有所解釋。

「我問你:清華的校訓是什麼?」楊教授見萬圖維還有些不服,換了種方式問道。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萬圖維想了想也是回答了出來。

「那你知不知道這句話的出處?」楊教授又問道。

「難不成是易經?」萬圖維聯想到他們討論的話題,開口說道。

楊教授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正是易經乾坤之德,你能說清華大學也是迷信么?」

萬圖維啞火了,楊教授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這些都是易經中的話語,放到今日也都可以找到他們觀點對應的解釋,你了解過么?」

萬圖維啞火了,中文系的學生還是學習過一些古詩文的,但是出處它卻真的沒有太過於詳細了解過,也剛知道這些句子出自於易經當中,周圍的學生們更是是嘰嘰喳喳的討論著楊教授的話語。

他們有新生、有老生、有中文系、也有其他院系,在這一刻都是對於楊教授所講產生了無盡的好奇。

「易經放在今天,也算是一本奇書。」楊教師毫不吝嗇,給萬圖維以及旁邊的其他學生開始大致講解起易經這本書。

「易經的看法有很多種,看的人和角度的不同,所表達的意思上也有著不同,你是一個創業者或者企業家,那麼易經就是一個成功學的百科全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不說了,易經中第十一卦:泰卦小往大來,解讀下來可以說是維持統一,處事公正,包容信任,以真感情待人,以群眾為基礎,難道不符合一個企業的根本理念?」

「你是一個教育家,易經就是一本教育課本。蒙卦的教育思想,德卦的品德教育,都是現代課本中基礎中的基礎,是為人為德的根本!」

楊教授說完,看了看周圍都有些呆住的學生們,嘆了口氣。

「你們總說易經迷信,國學玄學迷信,科學比起易經來說更加直觀,更加讓人留下印象。但是你們在說易經之前又有人真正去了解過易經的,我敢說你們這些人裡面翻看過易經的人不超過十個。」

周圍的人都是低下了頭,楊教授所言基本上就是事實,只是因為一句:「易經?那不就是個迷信的東西么?」

有多少人就下意識的給易經打上了標籤,哪怕他連一頁都沒有翻開過,就給它蓋棺定論。

「易經說起根本,更像是一本哲學書。它闡述了一個個事情,解讀了一件件瑣碎的小事,將他們結合在一起,才是有了預測的功效。《易經》包含著「道非常道,有無相生」的宇宙觀,唯物觀,發展觀。」

楊教授緩緩解釋著易經的定義,不但包含了哲學,還有著其他很多的知識。

古人將他們融入進易經中,以卦象示人,解讀萬事萬物。「你們說他是迷信,其實有錯也沒錯。哲學上的知識本身就是一個概念般的存在,沒有實體;只有通過理論以及親自論證,才能明白其中所蘊含的道理。無中生有,誕生知識因為一個念頭,但是想要將他從有到多則需要時間的打磨,恰好,我們國家的時間很多。」

楊教授笑道,上下五千年,從陰陽八卦的誕生,經過傳承以及不斷的完善,才編寫出流傳到現在的易經,其中還包含了理、象、數三種學問。

理:以哲學方式解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理;

象:以理論科學方式解釋宇宙間事物的現象;

數:每一個現象都有數在其中,屬於科學。

萬圖維有些後悔,自己沒有了解過易經就定義為迷信,卻不知道易經居然這樣神奇,此時不但他是如此,身邊的其他學生都有些懊悔。

他們雖然是來看熱鬧的,但是更多的也是偏向於萬圖維的觀點,如果不是楊教授的講解,他們也依然會認為易經是一種迷信。

「祖輩留下來的東西自然是有著它的道理,易經也是如此,為什麼他被稱之為萬經之首,還需要你們自己去體會。」

楊教授笑了笑,看向了一旁的鄭雙,將手中的易經交還給他,有些欣賞的看著他,開口說道:「有沒有哪裡不懂的,我來給你講講。」

隨後楊教授便帶著鄭雙離開了圖書館,留下其他人面面相覷。

大家都開始行動起來,圖書館裡的易經被租借一空,根本排不上號。萬圖維跟鄭雙認了錯道了歉,獲得了原諒,也從他那裡借來了易經開始翻看。

雖然有些晦澀難懂,但是等他明白了每一卦的含義,才感受到祖人的智慧是有多麼巧妙。

「天、地、日、月、風、雷、山、澤;乾、坤、離、坎、巽、震、艮、兌;易經,還真是有意思呢。」

最新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鶴鳴講易經 的精彩文章:

鎮宅保平安,齊聚太極、九宮、八卦!
學業有成,逢考必過!

TAG:常鶴鳴講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