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託孤為世人稱道,乾隆皇帝卻不屑一顧,兩個字點出帝王心術

劉備託孤為世人稱道,乾隆皇帝卻不屑一顧,兩個字點出帝王心術

雖說慘敗於陸遜之手,可是劉備終究是一代梟雄,還是很有王者霸氣。在幾乎全軍覆沒以後,劉備逃回白帝城以後,便常駐白帝城,再也沒有回到成都。劉備此舉,一方面是大敗而回,確實沒有臉面回成都,另一方面,則是自己鎮守永安,防止東吳進一步蠶食益州。在劉備留在永安期間,除了不斷加強永安的防務意外,還為自己做好了後事安排。

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便是白帝託孤。在這場重要的託孤中,劉備讓後主劉禪將諸葛亮視為父親,同時,提拔李嚴為尚書令,並叮囑諸葛亮馬謖不可大用。在交待完後事以後,劉備沒多久便帶著遺憾去世。之所以要安排諸葛亮接管蜀漢,也是因為在蜀漢集團,此時也只剩下諸葛亮有能力支撐起這個爛攤子。

這件事,在歷史上一直為世人稱道,認為劉備託孤諸葛亮,是封建時代理想君臣的典範。劉備在告誡其子劉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之後,對諸葛亮說出了一番令諸葛亮感動又惴惴不安的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這句話,可以說有多重解讀,既可以理解為劉備對諸葛亮的絕對信任,也可以理解為敲打。

從古至今,絕大多數人還是認為劉備是充分信任和感激諸葛亮,因此才在臨終說出了這番話來。不過,歷史上有一個人就明確提出了不一樣的看法,他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在《御批通鑒輯覽》中說到:「昭烈於亮平日以魚水自喻,亮之忠貞豈不深知,受遺時何至作此猜疑語,三國人以譎詐相尚,鄙哉!」

從乾隆皇帝的這段話來看,他並不認為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事情,而是一件令人鄙夷的事情。由於深知帝王心術,乾隆皇帝用兩個字來點明——譎詐。而且還將此事擴大至整個三國,可見其對劉備有么多不屑。可是,乾隆的觀點終究是一家之言,到底有多少依據呢?儘管乾隆不是漢人,但是對於傳統的漢人文化還是有很深刻的了解,其見解有一定道理。

劉備在託孤諸葛亮的時候,同時將內外軍事託付給了李嚴。《三國志李嚴傳》記載:「三年,先主疾病,嚴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少主;以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留鎮永安。」劉備的這一安排非常明顯,絕不是為了給諸葛亮尋覓一個靠譜的副手,而是為了制衡諸葛亮。李嚴本來不屬於劉備的核心圈子,卻在此時趕鴨子上架,充當劉備的棋子,也註定其日後的不幸結局。

由此多多少少可以看出來,劉備託孤諸葛亮,或許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單純。如果真的是絕對信任諸葛亮,又何必分權呢?當時趙雲、魏延、吳懿等軍中威望更高的大臣都在,有必要特意提拔一個益州官員去統軍事嗎?分明就是為了再增加一方勢力,以掣肘諸葛亮。後來諸葛亮北伐,李嚴為了撈政治資本而敲詐諸葛亮就是明證。

除了李嚴這件事,劉備囑託諸葛亮不能重用馬謖這件事,也特別值得玩味。馬謖是馬良的弟弟,此時的地位並不算高,劉備何以偏偏要重點防範馬謖?馬謖雖然年輕,卻經歷了很多,而且在各地任職期間也有著出色的發揮。這種人才,放在蜀漢更顯彌足珍貴。再怎麼吹噓劉備看人准,也不至於這樣,畢竟人才是培養出來的。

所以,對於劉備的這個叮囑只有一個可能,那便是劉備擔心諸葛亮培養荊州派系,一家獨大,畢竟馬謖和諸葛亮私交深厚。這分明也是對諸葛亮的不夠信任。從這兩件事來看,劉備託孤諸葛亮,說出讓諸葛亮取代劉禪的話來並不是真心的,乾隆皇帝的評價還算中肯。

不過,劉備雖然有此擔憂,卻也明白,在其死後,諸葛亮獨攬大權已經是無法阻擋的事實。因此,還是讓劉禪等兄弟「父事丞相」。劉禪也樂得放權,自己做起了安樂皇帝,留下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參考書籍:《三國志》、《御批通鑒輯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夷陵之戰前後,孫權兩次求和,用意卻天差地別
諸葛亮對劉備忠心耿耿,卻在這件事上陽奉陰違,後果非常嚴重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