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不了解這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紫砂壺!

不了解這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紫砂壺!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專業術語,紫砂當然也有。想要了解紫砂壺,知道這些術語必不可少,買壺時也顯得更專業和內行。

1,全手工

全手工指的是做一把壺是不藉助任何模型,採用拍身筒或者鑲接的方式成型,其餘各部件也都由手工製作而成。

全手工拍身筒

全手工制壺工藝大概過程:打泥片;圍身筒;拍身筒;搓壺嘴、鈕、把;裝壺嘴、鈕、把;制壺蓋;開壺口;修光、精加工;落印款。

2,半手工

半手工壺,準確的來說含有手工的成分在裡面,也可以叫手工壺。只是壺嘴、壺把、壺蓋、身桶中的一些部件或者所有部件藉助模型輔助成型。

半手工

「半手工」也可以是通過手工製作,在最後用范型模具為作品整形,完成最後的校準工作等。在整個制壺過程中運用范型工具超過不多也可稱「半手工」。

3,明針

「明針」是紫砂壺的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工藝極其重要的特殊的加工手法。

明針

明針的主要作用:就是在茶壺生胚製作完成時,將生胚表面,作精加工的修胚(修整,刮平)等動作。

4,絞泥

絞泥是紫砂中的一種特殊工藝,即將幾種不同的泥分別打成泥片,然後疊在一起一絞,再橫向切絞過的泥,重新拍泥片,使其呈現多種色澤相交融的紋理。

絞泥壺

形成自然花紋,似木理紋、小波紋、花石紋、蝴蝶紋和流雲紋等,可使壺體讓呈現出或抽象或具像的神奇效果。

5,貼花

貼花是紫砂壺常見的一種裝飾手法,多用作花器上,用泥漿粘貼,裝飾在壺身、壺蓋、壺把、壺頸等位置。

貼花

運用相同的泥色或者不同的泥色來裝飾壺體,富於觀賞性,不同的器形和造型在貼花的運用上視裝飾題材來定,形成效果也不同。

6,包漿

茶壺經長年使用之後,在壺表面形成的一層自然而又特別的光澤,這種光澤內斂、深穩。

泡養包漿對比

7,陳腐

亦稱之為「養土」,是練制紫砂泥料最後的一道加工工序,將調配練制好的泥料用陶缸裝好,置於陰濕處,讓泥陳化。

泥料陳腐

8,太陽線

不論是模具壺還是手工壺,壺身成型後,壺的內壁表面都會因受力不均而出現凹凸不平,或毛毛躁躁。

刮底太陽線痕迹

為使壺內部光滑平整,制壺藝人必定會使用工具去進行整理,此操作常被稱為「推牆刮底」。使用的多為竹製工具,竹片在泥片表面划過,最終形成了「太陽線」。

9,紫砂的生刻與熟刻

生刻是指在未燒制但又幹了的紫砂生坯上進行篆刻。也有人為了防止線條的斷裂,在泥坯尚未完全乾透時就進行篆刻。

生刻

因為這時泥坯還具有一定的柔軟性,線條不會因為刻刀的鑿劃而產生崩裂。

熟刻是指在已經燒成的成品紫砂壺上進行篆刻,由於紫砂壺已經燒透結晶,具有一定的硬度,篆刻極為不易。

以上歸納的都是一些基本的紫砂專業術語和知識點,希望大家都能夠牢記於心。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百科大全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些紫砂壺表面粗糙,有些卻細膩?
紫砂壺泥料好壞怎麼看,好泥應該是什麼樣的?

TAG:紫砂百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