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榮: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
1
我們都知道,許多草莽英雄,都是在年輕的時候,犯下人命案件,四處逃亡,因而落草的。
李自成是。
楊虎城也是。
今天再說一個。
太平軍裡面的高級將領林鳳祥,也是。
林鳳祥,廣東人,生於揭陽,1848年在家鄉,打死了人,為躲避官府通緝,逃亡到廣西桂平。
圖:林鳳祥(漫畫)
後來,加入拜上帝會,參加金田起義,一路征戰到天京,後來,率領太平軍北伐,被逮,在北京菜市口,被凌遲處死。
2
我們都知道,從紅軍開始,就有優待俘虜的傳統。
當年抓到俘虜,通常優待,吃好穿好,然後,要上幾堂政治課,動員留下來,願意留下來的,熱烈歡迎,不願意留下來的,發給盤纏,放你回家。
天底下真有這麼好的事?
這是真的。
當年的紅軍,乃至到了後來的八路軍,優待俘虜,是一條基本原則。
抓到了的俘虜,白白把他給放了,放虎歸山,那不是傻子嗎?
那你就不懂了。
能打下江山,總有過人之處。
實踐證明,當年優待俘虜的政策,是英明的。
為什麼?
因為它瓦解了敵方的軍心。
舉個例子,我抓了100個俘虜,給他吃香的,喝辣的,假設他們都不願意留下來參加我軍,好,發放路費,放他們回家。
你猜猜這100個人,都跑哪裡去了?
答案是:有80個真回家了,有20個回到了原來敵軍的部隊。(這是粗略舉例)
回家那80個人,成了星星之火,到處宣傳,說紅軍、八路軍,人好,對我好,活菩薩,是我們窮人的隊伍,等等。
這是免費的宣傳幹部啊。
回到敵軍那20個人呢,也成了星星之火,他們雖然回到敵人部隊,但是他們也會到處小聲地、悄悄地宣傳,說紅軍、八路軍優待俘虜,吃得好,還發路費回家。
圖:八路軍幹部向俘虜講解寬大政策
你猜猜,這樣的宣傳,會起到什麼效果?
答案是:將來所打的仗裡面,一旦敵軍遇到不利,他們就會輕易投降。
這樣一來,你的仗,就越來越好打了。
反過來說,如果你虐待俘虜、甚至殺害俘虜,那麼那恰恰是對自己不利,為什麼?因為你虐殺俘虜的事情傳出去,以後,敵軍都會拼到最後一個人。
那樣,你的仗,就越來越難打了。
3
歷史上有一個現象,大凡圍城日久,勸降不成,最後咬咬牙,發起攻城,一旦攻下來,一般入城之後,都有大屠殺行為。
滿清南下的時候,揚州如此,嘉定如此,廣州也是如此。
太平天國的時候,清軍攻破天京,還是如此。
久攻不下,必有屠城。
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答案是:在以前,攻城,真的是很難的。
古代乃至近代的城牆,通常都建得很高,重兵把守,一般敵軍圍城,如果沒有重炮的話,通常很難攻下。
叫敢死隊扛著雲梯,貼著城牆,爬牆硬攻,這種戰法,電視上看起來好像很容易,其實在現實操作中,很難的,要死很多人的。
歷史上每一次的攻城,都是用血肉堆出來的。
毫不誇張地說,對於敵軍來說,通常來講,傷亡最大的戰鬥,往往就是攻城戰鬥。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歷史上的敵軍,一般都不輕易攻城,而通常會圍城,先圍困你幾天,給你寫封信,勸你投降。
如果你不投降,那麼我就要咬牙硬攻,必然要死很多的人,那麼一旦攻破城牆,必然殺人泄憤。
所以,自古久攻不下,必有屠城,就是這個道理。
4
在古代乃至近代,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隔閡,不是宗教信仰,不是飲食習慣,而是語言。
語言不通,無法交流,互相不認同,互相疏遠,日子久了,互相仇視。
遇上一點點的糾紛,就演化成大打出手。
而且,一打起來,就是一個村一個村地打,一個鄉一個鄉地打,早上出征,晚上回來,無論凱旋與否,總有那麼幾家的女人,一天之內,變成寡婦。
這種現象在古代乃至近代的中國,非常普遍,當時叫做「械鬥」。
在學術上,叫做「分類械鬥」。
「分類械鬥」,是指自我認知不同的族群之間發生的武裝衝突。
歷史上有「泉漳械鬥」,泉州人與漳州人,語言不通,互相仇視,械鬥。
有「原漢衝突」,台灣原住民和移民過去的漢人,發生械鬥。
有「土客械鬥」,移民到兩廣地區的客家人,與本地人發生械鬥。
客家人為什麼喜歡住圓形的圍龍屋?答案是:那是械鬥的防禦工事。
圖:圓形的圍龍屋
土客械鬥,還斗出了個太平天國,當年從桂平打出來的太平軍,十有八九是客家人。
只不過後來,太平軍里湖南兵多了,客家兵被稀釋了。
此外,在歷史上,泉州人和同安人也打,當時閩南語叫做「頂下郊拼」。
除此之外,還有「閩粵械鬥」、「湖團械鬥」……
斗。斗。斗。
這就是舊社會。
好的治安,並不是歷史的常態。
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好日子。
5
有人類學家提出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越南、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緯度與印度基本相同,太陽光照水平也沒有太大的差別,為什麼印度人的皮膚,比越南人、緬甸人、泰國人黑那麼多呢?
一個人群的膚色,與他們所生活的維度,並不相符。
這不科學。
人類學家為了這個問題,研究了很久。
後來有了基因技術,再加上語言學家的幫助,答案才最終水落石出了:
越南、泰國、緬甸等地膚色相對較白的人種,都不是本地的人種,而是在幾百年前、一兩千年以前,從中國的嶺南地區,遷徙過去的。
因為遷徙過去的時間還不夠長,所以,膚色還沒有變得太黑。
目前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基本上已經得出結論:東南亞,不敢說大部分,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他們的祖先,是從中國的嶺南(兩廣地區)遷徙過去的。
再往上古追究,他們的祖先,基本上都是百越。
他們的DNA和語言,都殘留了許多的證據。
(注意:並非說東南亞全部人口都源自於中國嶺南,而是指有相當一部分。東南亞本地也有土人,但本地土人普遍膚色較黑,且千百年來,土人又與嶺南來的百越雜交,所以,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百分百純正的血統)
6
《暗香》、《不見不散》等流行歌曲的曲作者,名叫三寶。
三寶是中國著名的音樂人。
三寶是蒙古人。
中國近現代有一個很有名氣的學者,名叫梁漱溟。
許多人誤以為梁漱溟是漢人。
其實不是。
梁漱溟是蒙古人。
圖:梁漱溟
我們從小就知道的著名科學家李四光,也是蒙古人。
7
日本吞併琉球王國之後,為什麼把琉球改名為「沖繩縣」呢?
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呢?
答案是:沒有。
事情是這樣的:
在琉球群島當中,本身就有一個重要的島嶼,名叫「沖繩島」。
這個沖繩島,早在琉球王國時期,就已經叫做沖繩島。
日本人吞併琉球王國之後,要設縣。
叫什麼縣好呢?
叫「琉球縣」?不可以。
叫「琉球縣」會勾起後人對琉球王國的懷念。必須抹去「琉球」這個名字的痕迹。
那麼,叫什麼縣呢?
創造的,不如現成的。
就拿沖繩島的名字來命名,拿來主義,方便,簡單。
所以叫「沖繩縣」。
圖:沖繩縣的地理位置
8
有一種日本葯,很有名,叫做「喇叭正露丸」。
為什麼叫「正露丸」呢?
它的本名叫「征露丸」,是「征服露西亞」(打敗俄國)的意思,最早在日俄戰爭期間,大量配備日軍,作為日軍常備藥品。
後來二戰結束,顧慮國際關係,「征露丸」改名為「正露丸」,一直沿用至今,在諸多「正露丸」當中,「喇叭牌正露丸」最為馳名。
小公告:為免失聯,
請加馮學榮備用號「有趣靈魂研究所」
長按掃碼 即可關注
※孫中山演講:民族主義第二講
※那年昆崙山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常年重兵把守?說出來你都不敢相信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