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如何保持高效率內容輸出?建議你做這幾點

如何保持高效率內容輸出?建議你做這幾點

點擊關注「積極的麥子」,帶你體會全新格局視野。

高效率的輸出是每個學習者夢寐以求的效果。

比如有些人能夠很輕鬆的寫出上千字,而他的輸出和輸入能力成正比;當然有些更厲害,輸出基本是輸入的兩倍以上。

在網上有這麼一個說法:

一篇2000字的文章需要閱讀1萬字以上的輸入。

老實說,我個人並不這麼覺得,因為輸入和輸出本質上並非對等,我見過有些人壓根就不讀書。但人家文章還是一篇一篇的出。

真相可能是,你的輸入並非重點,相反輸入之後的處理和輸出能力上比別人執行力要差。

1.如何保持長期高效率輸出能力?

讀書有很多理由,有的是陶冶情操,有的是為了培養愛好,有的是為了提升氣質,還有的是因為純屬的工作所需。

但,如果你是為了提升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輸出就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環節,也就是說,只有持續不斷的輸出才能夠提升個人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

如何才能高效率的持續輸出呢?

我覺得問題更多的處在是否有突出的意願和情緒上, 而是否有多少輸出的能力,其實還排在次位。

一個很簡單的實驗。

體育課上,老師讓每位學生完成100個俯卧撐的考試任務,許多人在剛聽的時候,本能的會認為自己做不完。但,當他們被動的執行時,會發現其實100個俯卧撐也不是那麼多。

有的人會把100個俯卧撐分為10組,一組做10個,做到第10個的時候會彎腰休息幾秒鐘,然後繼續做。

有的人會一口氣做到自己協力為止,可能會做到30個,也可能只做到20多個;第2次會減少做到十幾個,就這樣通過拆解成四組的方式,也圓滿做完100個俯卧撐。

無論哪種方式最後的結果是,大家都有能力把100個俯卧撐順利做完,只是程度方面有所不同而已。

其實輸出也是一樣,可能你會輸出500~1000字或者輸出更多一些,但是如果你沒有輸出意願的話,你可能不會發現自己有輸出的能力。

閱讀在我看來是對輸出的一種引導。

比如在你閱讀某個章節中的某個例子,或者某個很好的句子時,會潛意識的產生聯想和思考,最終喚醒自己曾經的經歷或者一些觀點。

這個氛圍就是你寫作最好的時刻。

在《文案訓練手冊》書中作者提到過,要通過文字的方式給用戶營造購買的場景。寫作也是一樣,在閱過程中可以為自己營造出輸出的場景和動機。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營造對寫作的濃郁興趣。

2.看了那麼多書,為什麼還是寫不出來?

一年看上百本書,每天看書時間都要在三個小時以上,為什麼老寫不出文章呢?

這應該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我之前也經歷過這種情況,看完一本書之後,做完筆記就不了了之。

問題就出在這裡,知識和知識是有獨立性的,需要我們去通過思考和加工連接在一起。

比如之前在書中學到一個爆款效應。此刻我需要回憶在工作或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或所發生的事情中存在爆發效應呢!

當我有意識的將注意力轉移這個點時,腦海浮現的第一反應是,每年的夏季康師傅都會推出一款或兩款爆款飲料。比如清檸味兒的飲品。

同樣的邏輯在科技領域也是一樣的。每年九月、十月份蘋果都會推出新款手機或平板電腦,而其中就有主打的一到兩個爆款推薦以此來吸引廣大用戶。

通過這種新知識與舊知識的銜接之後,新知識的理解就更加透徹了,而且應用方面也會更為熟練。

映射到生活中也是一樣,讀了那麼多書沒有改觀,很大程度上是你沒有將新學到的知識內化於心,而是走馬觀花的讀讀而已。

3.目標性閱讀比興趣閱讀更有效率

成年後,時間越發不夠用,身上的責任越來越多,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給人一種壓抑感。也正因此很多人投向學習當中,想以此改變自己的生活。

一個客觀的事實,在多數特別熱愛學習的人當中,大部分是對自己現有的生活不滿,想通過學習充實自己,以此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品質。

以這個角度講的話,有目的性的閱讀學習,是能夠產生高效結果的前提。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應該有目的學習,如果你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不學習也無妨。

好比學習門外語一樣,在你的生活中沒有因為學不好它,而影響到你的生活,那麼學比不學其實意義不大。

經濟學有一個稀缺的理論。人的時間是稀缺的,注意力是稀缺的,所以要把極少數的資源投入到更高且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4.高效能人士都是結果思維的支持者

高效能人士都有一個普遍的共同性:結果思維。

他們不會等到百分百把握之後才行動,而是一旦尋找到方向,之後就會立馬行動。先做出成績來再說。

就好比寫稿一樣。他們不會等到靈感浮出水面之後才會寫作,而是在最初無靈感時,已經動筆,你先把手稿寫出來,然後再根據需求一點點改進。

這樣的好處在於他們能夠更高效的拿到一個結果,通過結果思維來導向最終的成績。

大多數人止步不前的關鍵因素就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結果思維弱。

所以,下次在打算寫作的時候,立馬動筆,不要想太多,這是第1道突破防線。隨後當你寫出初稿時,再進行修改也來得及。不過,很多人總想著一氣呵成,哪有這麼多順暢容易的事情呢?大家都是普通人,能力層級都相對差不多。

曾國藩曾訓導部下時常常提及:人一定要學會耐煩。

寫作是一種思想的表達,思想並非一成不變,更不是一氣呵成而來的。更多的是在後續的經驗和反思中逐步提煉與完善。

假如你的輸入能力很弱,不要想的太多,先輸出一個話題,再把你想圍繞這個話題闡述的話語,用文字展現出來。寫什麼都行。當你寫的多了,自然而然就會發現自我思維更敏捷全面。

作者介紹:辰源吉(積極的麥子):愛讀書,愛思考,善寫作。90後文藝青年一枚,喜歡鑽研各種文字輸出方式,語音寫作執行者。

微博@積極的麥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積極的麥子 的精彩文章:

馬伊琍文章宣告離婚:明星婚姻都以悲慘落幕嗎?
決定你人生高度的是起點,還是終點?我想可能都不是

TAG:積極的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