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鄧亞萍談父親的教育:過度保護,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鄧亞萍談父親的教育:過度保護,正在毀掉你的孩子

作者:唐小西

一談到鄧亞萍,很多人想到地就是她那輝煌的履歷: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得主,初代乒乓球大魔王!

「不服輸」,就是貼在她身上最為突出的標籤。

而就在前段時間,鄧亞萍在參加訪談節目時,談到了自己10歲時被河南乒乓省隊拒絕的事情,也讓大家了解到她不服輸的性格和她父親的教育密不可分。

當年,父親從教練那得知孩子落選的消息後,他並沒有用善意的謊言寬慰鄧亞萍,而是選擇將真實的情況告訴了她。

年紀尚小的鄧亞萍聽到這個消息時,完全不敢置信。要知道,那些被留在省隊的小夥伴,可都是她的手下敗將。

「為什麼我走了,他們卻留下來了呢?」

突如其來的打擊,並沒有讓鄧亞萍心生退意,反而激起了她不服輸的鬥志,就憑著內心的那股勁,她越挫越勇,並一路走上巔峰。

網友不禁感慨:

「冠軍都是苦出來的」

「大魔王就是霸氣!」

「爸爸說話還真是直接。」

父親果斷直接的做法看似無情,殊不知,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

早點讓孩子了解自己所處的環境,以最恰當的姿態應對,學會承擔自己所作決定的後果,才是對生活最基本的態度。

《戰國策》中說道,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從來沒有所謂的無菌世界,與其全面保護,為孩子打造夢想中的未來,不如讓他們早點認識生活真實的狀態。

只有光明,孩子的世界並不完整

曾經看過一部名叫《黑鏡》的科幻劇,我被裡面一位媽媽保護女兒的做法震驚了。

劇中的媽媽,曾因女兒差點走丟而驚慌失措。害怕女兒再次出現意外的她,竟然通過科技公司植入女兒腦部的晶元,來監控女兒的一舉一動。

除此之外,這枚晶元還可以屏蔽一切不利女兒成長的信息,暴力、具有威脅性的動物、負面情緒等等。

這些場景一旦出現,女兒的眼中會直接將它們打上馬賽克。對此,媽媽很滿意,甚至為自己給女兒打造的無菌環境而驕傲。

但事與願違,逐漸長大的女兒因好奇與不甘,竟開始以自殘的方式,想看看流血到底是什麼樣子。

等媽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女兒早已經已經脫離了自己的掌控。

越是禁忌,越想嘗試。

曾經被媽媽視為洪水猛獸的不良行為,女兒幾乎都嘗試一遍。為了徹底擺脫被控制的人生,女兒甚至出手打傷了媽媽,隨後離家出走。

媽媽的過度保護,不但讓女兒失去了學習生存技能的機會,阻礙了女兒正常感情的發展,更成為母女間不可逾越的鴻溝。

武志紅曾說過,愛是極度危險的東西,常常導致傷害,並且越愛越容易導致傷害。

父母過度保護的愛,如同將孩子打造成最純粹的鑽石,看似堅硬,一旦找准它的紋理,用力一敲,瞬間就會變得粉碎。

正視不完美,才能迸發出對生活的渴望

老子曾經說過,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湖南耒陽一6歲的小女孩,就因為家境原因,早早地習得一手不得了的刀工。

四歲起,小女孩就開始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切菜,小小的胳膊常常因不符合年齡的菜刀而酸痛不已,但她從沒有放棄。

每次見到父親忙碌的時候,小女孩也力所能及地搶著幫忙,甚至在父親憂慮的時候,她也想法子寬慰父親。

「別不開心了,我們會聽話。」

小女孩的懂事,讓人心疼,但是她從不怨天尤人。因為她知道,早日獨立才是對父親最好的報答。

原來小女孩自己身患腎炎紫癜,而3歲的弟弟也身患白血病。家中的窘境,父親從不向女兒隱瞞,甚至迫切地希望女兒能掌握生存的能力。

父親的坦然相告,讓女兒見識到了生活的不易,但正是這種不過度保護的態度,反而激起了女兒對未來的嚮往,倔強地靠著自己努力奮鬥。

尼采曾經說過,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一個受苦的人,如果悲觀了,就沒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沒有了與苦難抗爭的力量,結果他將受到更大的苦。

父母要做的,只是慢慢撕開一道現實的口子,讓孩子一點一滴地接受磨難的洗禮,讓磨難成為孩子人生的磨刀石。

孩子就像一棵樹,只有讓他們歷經風霜,才能挺拔向上。

而苦難就像纏繞在他們身上背陰的藤蔓,只要一直朝陽,藤蔓遲早會因為接近炙熱而逐漸枯萎。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放手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愛不僅不能讓孩子學會愛,反而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進而變得自私甚至冷酷、殘暴。

要想真正地保護好孩子,就要適當地放手,給予孩子恰到好處的愛,不過度不冷漠。

獨立,是孩子最堅實的盔甲

國外一個先天性眼盲的小男孩,他的世界只有黑暗,但是他的媽媽卻沒有放棄讓他獨立的希望。

當小男孩神情緊張,拄著導盲棒小心翼翼地探路時,在一旁等待的媽媽一直鼓勵著他,即便有再多擔心,她都沒有放棄讓孩子繼續嘗試。

當兒子詢問,「我能做到嗎?」

媽媽毫不猶豫地回答:「你能做到。」

堅定的語氣給了兒子莫大的勇氣,他鼓足勇氣,終於成功地踏出自己單獨下台階的第一步。

當他喊出「我做得到」那剎那,他的臉上滿是喜悅,一旁的媽媽更是喜極而泣。

父母不可能永遠地將孩子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及時學會放手,並讓孩子學會獨立,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獨立才是孩子抵禦風雪的盔甲,而父母的保護,只能是幫他們在學會獨立前的臨時防護所,絕不能成為剝奪孩子面對世界的借口。

體驗生活的苦,才能品味奮鬥的甜

武漢一位媽媽,因為兒子覺得學習太苦、抗拒上學,竟想出了讓兒子撿100個空瓶子才能回家的辦法。

跟著媽媽徒步9公里的小男孩從未想過,自己竟然要通過撿廢品換錢,才能如願以償地喝到一口水。

經過5個多小時的磨鍊,小男孩始終乖乖地跟在媽媽身後,再也不說不去學校的事情。

媽媽用實際行動,讓孩子明白了賺錢不易與生活的艱辛,而孩子也不再抗拒上學,反而更加珍惜學習的時間。

與其苦心勸說,還不如讓孩子親身體驗,這樣的效果絕對事半功倍。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勞動的樂趣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一個孩子都應當在童年時代深深體驗這種崇高的情感。」

只有體會過生活艱辛的孩子,才能看出別人的忍耐與堅持,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苦盡甘來的甜美。

面對困難不放棄,才是孩子勇往直前的內驅力

前幾天,田亮發了一條微薄,那是女兒網球訓練後的照片,滿是水泡的腳後跟,讓人心疼不已。

烈日炎炎,訓練場上被曬得滿臉通紅的女孩,依然倔強地堅持著。

偶爾想到腳上的疼痛,她也不過是和父母撒撒嬌,隨後依舊奔赴在練習的場地。面對重重困難,她想到地只有奮力往上,而不是退縮。

田亮看到這樣的女兒,並沒有因為心疼而勸她放棄,而是默默地在女兒口渴時,遞上一瓶甘甜的水而已。

身為運動員的父親深知,要想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汗水。困難只是一時,但敢於向困難挑戰的精神,才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美國巴頓將軍有句名言: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倒谷底的反彈力。

而反彈力,正是從一次次與困難做鬥爭的過程中,慢慢地培養起來的。

孩子只是嬌弱,而非我們想像地那般無能。他們就像乾燥枯竭的海綿,隨時隨地從自己所見所聞中,習得與生活過招的方法。

有遠見的父母,從不會將孩子保護地嚴絲合縫,而是會讓孩子親眼目睹,即便陽光普照的地方,仍然會留下陰影。

世間沒有不枯萎的花,人間沒有不艱難的路。既然無法阻擋生活的肆意亂舞,何不讓孩子練就一身銅皮鐵骨。

不要再過度保護孩子,愛他就學會放手吧。

唐小西,80後寶媽,家有三歲女寶,專註親子教育,立志與孩子一起成長。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知乎熱門一句話打臉父母,揭開多少人不敢說的隱痛
為什麼我勸你做一個「自私」的媽媽?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