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玻璃也有收藏價值?外行了吧,給你看看幾萬一粒的玻璃珠子!

玻璃也有收藏價值?外行了吧,給你看看幾萬一粒的玻璃珠子!

琉璃為人類最早發明的人造材料之一。據史料記載,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左右,美索不達米亞等地區就出現了一種以石英粉末高溫熔融而產生的原始玻璃——「費昂斯」(Fience),而真正成熟的玻璃器則出現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的埃及與敘利亞地區。

阿波斐斯(Apophis)環紋琉璃珠

公元前1500年-公元1000年 埃及 2.7cm 19克

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00年 地中海盆地 2.7cm 24克

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2.1cm 13克

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00年 地中海盆地,西地中海 2cm 7克

蜻蜓眼琉璃頭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00年 地中海盆地,西地中海 1.2cm 2克

雙層凸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1.8cm 5克

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33年-公元4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2.1cm 11克

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30年-公元4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2.1cm 11克

雙層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3.3cm 44克

雙層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2.6cm 22克

雙層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2.5cm 18克

雙層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1.9cm 9克

雙層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1.9cm 10克

四層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00年 地中海盆地 2.2cm 14克

多層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00年 地中海盆地 1.4cm 4克

對稱多層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 地中海盆地 2.4cm 15克

彩飾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1900年 2.3cm 15克

彩飾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1900年 1.4cm 5克

彩飾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前500年-公元1900年 2.7cm 20克

棋盤紋琉璃珠

公元前30年-公元前400年 埃及 1.5cm 5克

棋盤紋琉璃珠

公元前30年-公元400年 埃及 1.2cm 2克

大號雪佛藍琉璃珠

公元1500年-公元1900年 地中海盆地,西地中海 5.4cm 126克

大號雪佛藍琉璃珠

公元1500年-公元1900年 地中海盆地,西地中海 6.5cm 162克

雪佛藍圓柱琉璃珠

公元1000年-公元1970年 地中海盆地,西地中海 1.8cm 9克

人面琉璃珠

公元前300年-公元1970年 1.4cm 4克

三人面琉璃珠

公元1年-公元100年 埃及 1.5cm 5克

四人面琉璃珠

公元1年-公元100年 埃及 1.5cm 6克

千花琉璃珠

公元前30年-公元7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2.4cm 18克

千花琉璃珠

公元前30年-公元5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1.4cm 5克

雙錐形千花琉璃珠

公元0年-公元1900年 地中海盆地 2.8cm 15克

五邊形千花琉璃珠

公元前50年-公元1900年 2.4cm 11克

對摺紋琉璃珠

公元900年-公元1200年 3.3cm 35克

對摺紋琉璃珠

公元1000年-公元1200年 1.6cm 6克

福斯塔特(Fustat)鑲嵌琉璃珠

公元800年-公元1000年 埃及 2.2cm 13克

大號線型裝飾琉璃珠

公元前300年-公元6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5.4cm 85克

線型裝飾琉璃珠

公元前332年-公元前3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2.5cm 17克

線型裝飾琉璃珠

公元前300年-公元1900年 2.6cm 17克

線型裝飾琉璃珠

公元前300年-公元1900年 2.4cm 12克

線型裝飾琉璃珠

公元前30年-公元前4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1.9cm 9克

折線紋口沿琉璃珠

公元250年-公元400年 歐洲,中歐 2.7cm 20克

折線紋口沿琉璃珠

公元250年-公元400年 1.7cm 6克

折線紋口沿琉璃珠

公元250年-公元400年 歐洲,中歐 2.9cm 19克

大號線型裝飾蜻蜓眼琉璃珠

公元630年-公元1400年 歐洲,中歐 4cm 80克

環紋琉璃珠

公元前300年-公元1900年 3.4cm 27克

希臘風格線型琉璃珠

公元前200年-公元1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3.2cm 4克

方形三色折線琉璃珠

公元1300年-公元1800年 地中海盆地,東地中海 2.7cm 26克

自然界存在大量的礦石、玉石和寶石,這些都屬於晶態物質,由多晶體或單晶構成,玻璃不一樣,雖然其多半呈晶瑩透亮且非常堅硬的狀態,但玻璃卻不是晶體,而是一種非晶態物質。晶體都有固定的熔點,比如金屬純銅(紅銅)的熔點為1083℃,一旦達到這個溫度,晶體的內部分子結構發生變化,純銅即由固態轉變成液態。玻璃與此不同,沒有一個固定的熔點,只有一個使其形態發生變化的溫度範圍——隨著溫度不斷上升,固態狀的玻璃會變得越來越黏稠,直至成為一種液態。在整個轉化過程中,玻璃內部的分子結構並沒有發生明顯改變,所以,玻璃是一種材料的一種狀態,可以說是物質在固態、液態、氣態之外的第四態。

熔融之後呈液態狀的玻璃態

製造玻璃的主要原料為石英砂,單純用石英砂就能製成石英玻璃,可石英砂的熔點為1750℃,這樣高的溫度在古代是無法達到的,因此古人通過在原料中添加助熔劑的方式來降低石英砂的熔制溫度,通常的助熔劑為自然純鹼、草木灰或鉛丹,此外還需要加進一些石灰石作為穩定劑。有了石英砂、助熔劑和穩定劑,經過一定的技術工藝,才能製造出簡單的玻璃。

在現代日常生活中,玻璃是最為常見的普通材料,所以大多數人都認為玻璃向來就是廉價的普通之物,事實上,玻璃在歷史上曾是最昂貴的材料之一,直到吹製法發明之後,玻璃才逐步成為製作日常用品的材料,在此前的二三千年的長久歲月里,玻璃一直是可與黃金和寶石比肩的奢侈品,只有少數上層顯貴才能享用。

寶雞弓魚國西周墓地出土串飾,其中灰藍、灰綠色料管即釉砂製品

玻璃有各種顏色,更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所以自古至今,人們常以玻璃來仿製各種天然寶石,兩者往往難以分辨,其實古代的玻璃和天然寶石,大多可以用肉眼來區別,玻璃在熔制過程中,一些原料分解的時候會產生氣體,由於玻璃液的黏稠度很大,這些氣體很難排出,玻璃硬化之後,其內部也就會留有一些小氣泡,這些氣泡都肉眼都可以觀察到,天然寶石是不含氣泡的。另外,天然寶石的磨光面的光澤一般都強於玻璃,最為關鍵的是,在外力打擊下破裂而形成的斷開面上,玻璃的斷開面完全光亮如新,而天然寶石或玉石的斷面,幾乎都粗糙無光,也只有能認識這些特性,才能真正地認識玻璃。

平頂山西周晚期應國墓地出土釉砂製品

西周墓葬和遺址中曾出土很件人造彩色珠、管 ,這些料器外表呈灰白、淺綠、淺藍等顏色,不透明,一些表面有釉,其斷口都為糙面,質地疏鬆,手捏即碎。有學者認為這就是中國最早的玻璃,其實這些材料只是釉砂,外文譯名為「費昂斯」,也稱作人造多晶石英珠,其內部幾乎都是晶態狀的二氧化硅,而通過熔融、經冷卻後固化成形的非晶態無機物,才是真正的玻璃,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玻璃製品出現在春秋末戰國初的墓葬中。

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1號楚墓出土的一把保存完好的青銅劍,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在此劍劍格的兩面鑲嵌了玻璃和綠松石,其中鑲嵌的玻璃塊僅存兩塊,呈淺藍色,半透明,內含較多小氣泡。兩塊玻璃形狀不同,一塊呈球冠形,另一塊形狀不規則,直徑都不足一厘米。

越王勾踐劍

劍身上有八字鳥篆錯金銘文:「越王鳩淺(勾踐)自乍(作)用銓(劍)」,越王勾踐是春秋末越國的君王,在位之年為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由此可知,越王勾踐劍上的玻璃製造年代一定不晚於春秋末年,世人往往驚奇於這把劍的鑄造技術,很少了解劍身上的兩塊小小藍色玻璃,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真正玻璃。

越王勾踐劍玻璃鑲嵌部分

經科學測試和分析,越王勾踐上的玻璃主要成分為鉀鈣硅酸鹽,這種化學成分的玻璃是在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地區所沒有的,而中國原始瓷在燒成時溫度過高而流下來形成的透明釉滴,其成分恰是鉀鈣硅酸鹽,這種釉滴已是玻璃態物質,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古玻璃,也由此可見,中國長江流域最早的古玻璃製備技術可能從原始瓷釉技術演變而來。

劍身一面綠松石鑲嵌,一面玻璃鑲嵌

在青銅器上鑲嵌綠松石以裝飾並增加價值的「銅鑲玉」工藝,在殷商時代就已發達,越王勾踐劍不全用傳統的綠松石而增以玻璃作為鑲嵌物,可見在當時這種材料十分稀少而名貴,這樣才符合勾踐顯赫的帝王貴族身份。

從考古資料來看,中國現存最早的玻璃器物中最多見的是一種俗稱為「蜻蜓眼」的鑲嵌玻璃珠,公元前5世紀前後,這種鑲嵌玻璃珠首次在中原地區出現,數量雖然不多,但都出自於等級高的貴族大墓。比如著名的湖北隨州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出土春秋時期鑲嵌玻璃珠

所謂的鑲嵌玻璃珠,指的是單色玻璃珠母體上嵌進另外多個不同於母體顏色的玻璃,嵌入物在母體形成多個環環相套的同心圓圖案,乍看類似動物的眼睛,故而俗稱為「蜻蜒眼」。其母體顏色多為深淺不同的藍色、綠色和橘黃色,有半透明也有不透明。春秋末戰國初的鑲嵌玻璃珠多為圓球形,但不規整,有的呈現不規則的扁方形或扁鼓形。珠子的尺寸較小,一般自徑都在1—1.5厘米之間,僅有極少數直徑大於2厘米,曾侯乙墓共出土173顆鑲嵌珠,其中只有2顆的直徑大於2厘米。這種鑲嵌玻璃珠極為複雜,整個工藝流程完全靠手工製作,所以成品後的「蜻蜓眼」大小全不一致,更沒有兩個圖案一模一樣的鑲嵌玻璃珠。

鑲嵌玻璃珠製作流程示意圖

彩色的鑲嵌玻璃珠大約出現在公元前10世紀初的地中海沿岸,到公元前6世紀至前4世紀時成為中亞地區最為流行的珠飾,中國境內的這種鑲嵌玻璃珠是春秋末期突然出現的,其外觀和材料成分都和西亞地區類似的鑲嵌玻璃珠相同,所以學者都認為,中原地區前所未有的蜻蜓眼是西方傳入的貿易品。

甘肅地區出土戰國時期鑲嵌玻璃珠

戰國時期的鑲嵌玻璃珠更為常見,出土地點已遍布全國,其中湖南、河南、湖北三省出土最多。與早期珠子相比,其形狀更為規整,且尺寸普遍比早期略大,例如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出土的19顆鑲嵌玻璃珠,其中最大者直徑2.7厘米。

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出土戰國時期鑲嵌玻璃珠

戰國中晚期鑲嵌玻璃珠的化學成分與春秋末戰國初的珠子有很大變化,絕大部分已不是鈉鈣玻璃,而是以氧化鉛和氧化鋇做助熔劑的鉛鋇玻璃。河南輝縣固圍村5號墓出土的包金鑲玉銀帶鉤上鑲嵌有3枚玉璧,在玉璧的中間孔眼之上還鑲有著數件玻璃珠,發掘時只保存了其中3顆,經檢驗,這些玻璃珠是典型的鉛鋇玻璃,這種含鋇的玻璃是世界其他古玻璃從未出現過的,歐洲直到19世紀,才把氧化鋇添加到主料中以增強玻璃的折射率,因此學術界視其為中國古代玻璃的顯著特徵。

河南輝縣出土包金鑲玉銀帶鉤

湖南是出土戰國玻璃器數量最大,品種最多的地區之一,有將近400件,其中不單有鑲嵌玻璃珠,還有各種管、劍飾、璧、璽印等,1955年長沙市陳家大山墓出土的深綠色的渦紋玻璃璧直徑14.1厘米,重225克,是中迄今發現最大最重的戰國玻璃璧。

直徑14.1厘米,內徑5.3厘米,厚0.45厘米,重225克

這種玻璃璧正面為各種紋飾,表面有明顯打磨痕迹,反面則粗澀無光,應該是先利用為單范模製鑄造,之後再經打磨加工成型。

長沙出土戰國谷紋玻璃璧,直徑8.1厘米,厚0.25厘米

戰國時期玻璃璧的器形、顏色、紋飾都與同時期真正的玉璧相似,可見是一種仿製品,從新時期時代開始,華夏先民即視玉璧為重寶,湖南不產玉,而玻璃是最理想的代玉材料,戰國時期的玻璃製品,不僅出土於墓主身份較高的大墓,也出土於普通中小型墓葬,大多同為鉛鋇玻璃,所以最晚在戰國中期,中國已建立起鉛鋇玻璃業。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玻璃牌飾

漢代的玻璃製造業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出現了不少獨具特色的玻璃製品。廣州西漢初年南越王墓出土了11對牌飾,都是鎏金銅框嵌藍色板塊玻璃。這些牌飾大多出土於第二代南越王趙眜的胸腹兩側,是最為重要的隨葬品之一。牌飾上的玻璃厚薄一致,色澤晶瑩,透明如鏡,其中包含的氣泡極少,可見其製作工藝絕非一般。經過化學檢測,這些藍玻璃是國產的鉛鋇玻璃。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玻璃牌飾

在這些玻璃發現之前,世人都認為中國的平板玻璃出現較晚,在玻璃發展史上,平板玻璃技術非常重要,因為這是玻璃窗片、玻璃鏡等玻璃製品的基礎工藝,南越王墓出土的的玻璃板塊還不能稱為真正的平板玻璃,但是用鑄造的方法製作透明度這樣高的玻璃板是相當難的,為後世的平板玻璃奠定了可靠的發展基礎。

1956年長沙沙湖橋西漢墓出土玻璃矛

湖南長沙西漢墓出土有一件半透明深綠色玻璃矛,全長18.8厘米,分刺身和柄組成,刺身長9厘米,柄長9.8厘米,矛尖稍為圓鈍,兩側刃不鋒利,中部有凸起的棱脊,脊側各開一槽,兩刃之間最寬處為2.6厘米;矛柄為圓柱形,近刺身處較粗,中部有一凸起形圓球,末端則漸細。這件玻璃矛為通體一次鑄成,鑄工精細,表面有明顯打磨痕迹。以玻璃為原料製作的兵器,在我國出土文物中僅此一件,這顯然不是實用之物,應為禮器玉矛的仿製品,或專為陪葬而特製的明器。

玻璃盤高3.2、口徑19.7、底徑9.5、壁厚0.3厘米

西漢時還出現了較大的薄壁玻璃容器,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2件玻璃耳杯,1件玻璃盤。玻璃耳杯和盤所用的玻璃質料相間,都為翠綠色呈半透明狀,器物的部分表面因腐蝕而凹凸不平,但整體晶瑩如玉。

中山王墓出土的玻璃耳杯高3.4、長13.5、寬10.4厘米

耳杯是典型的中國器物,器形相同的漆耳杯,是漢代墓葬中最常見的出土物,而西方則沒有相似的器物,中山王墓出土的這些玻璃容器為中國特有的鉛鋇玻璃,其製作工藝,與戰國玻璃璧一樣,都是以鑄造法鑄造而成。

鑄造玻璃容器的鑄模及鑄造工藝示意圖

1954年在廣州橫枝崗西漢中期墓出土的3件深藍紫色玻璃碗,其顏色大小都相同,半透明,廣口圓腹平底,模製成形。外壁經過打磨,此碗與公元前1世紀羅馬的同器形極其相似,有可能是我國出土的最早的從羅馬帝國進口的玻璃容器。

廣州橫枝崗出土玻璃碗,口徑10.6、底徑4、壁厚0.3厘米

廣西合浦西漢墓出土一件深藍色玻璃圓杯,凸唇沿,微斂口,深腹圓底,腹部飾凸弦紋一周,整體呈半透明,外壁有鑄造成形再經過旋轉打磨的痕迹。嶺南地區出土的西漢玻璃容器和中原地區同時期的玻璃容器有很大的不同,以滿城漢墓出土的盤、碗為代表,中原的漢代玻璃容器是仿玉品,顏色與玉石相仿,另外幾乎都是不透明的。嶺南漢墓出土的玻璃容器並不是仿玉製品,其器形也極為特殊,中原找不到相類之物,再則嶺南玻璃器的透明度都比較好,一般都可以達到半透明,而透明是玻璃器物最大的特點。

1988年廣西合浦漢墓出土玻璃杯,高6.7、口徑9.2厘米

另外,從工藝上兩者也有差異,中原玻璃容器在鑄造成形後外表雖經打磨拋光,但打磨的痕迹方向不一致,而嶺南的漢代玻璃容器外表打磨拋光的方式,與同時期西方羅馬的玻璃工藝相同,是把玻璃容器固定在車床轉輪上,以繩帶連動轉輪旋轉進行拋光,其打磨痕迹也就隨之趨於一個方向,以廣西合浦出土的玻璃圓杯為例,器物外表的這種同方向的加工痕迹,用肉眼就能看到。

東晉葛洪《抱朴子》:「外國作水精碗.實是合五種灰以作之,今交廣多有得其法而鑄作之者。」這裡的用五種灰作成的「水精碗」只能是玻璃碗而不是天然水晶碗,「交廣」指的是指今天的嶺南地區,葛洪所記是中國匠人以西方工藝製作玻璃容器的確鑿記載,廣西合浦在漢武帝時期是海上絲路的起點,由合浦行船可由馬六甲海峽到緬甸再到印度等地,鑲嵌玻璃珠容易攜帶,玻璃容器不同,體大壁薄,異常嬌貴,只有在商業貿易之路開通後,玻璃容器才能通過商人販運,西方的玻璃容器才會出現在中國,華夏匠人也才有可能以西方的玻璃工藝製作玻璃容器。

句容南朝劉宋墓玻璃碗,口徑8.5、腹徑9.1、高6.3厘米

玻璃是易碎材料,歷史上的玻璃珍品極難保存至今,中國出土的古代完整容器,大多保存在石棺和石函中,江蘇句容南朝劉宋元嘉十六年(439年)紀年墓出土一件磨花玻璃碗,居然出土於木質的棺淳之中,出土時完好無損,實在匪夷所思。此碗侈口.頸微收,鼓球腹,圓底,腹部有6排有規律相互錯疊的小凹球面裝飾,這件玻璃碗無色透明,幾乎不含任何色調。

南京仙鶴觀高崧家族墓出土東晉玻璃罐

更為難得的是,一般古代玻璃上千年出於潮濕和鹼性土壤的環境中,其表面必然會受到嚴重的侵蝕而凹凸不平,或產生灰白的風化層,江蘇句容南朝劉宋玻璃碗深埋在地底將近一千六百年,出土時外表僅稍微有些發烏,其整體如水晶一樣潔凈晶瑩,不能不說是奇蹟,世界上同時期的古代玻璃器,大多失去了當年的光澤,而句容出土的這件玻璃碗,可以說是世界現存的最精美的薩珊玻璃器。

認識和研究中國古代的玻璃,可以從考古學和歷史學兩種方法入手,目前通過考古發現的最早的真正玻璃,為春秋末期之物,而同時期的歷史文獻中,卻找不到任何相關與玻璃有關的確鑿記載。有人認為古代的「琉璃」或者 「流離」,指的就是玻璃,西漢桓寬《鹽鐵論》記:「是以騾驢馲駝,銜尾入塞,驒騱騵馬,盡為我畜,鼲貂狐貉,采旃文罽,充於內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為國之寶。」西漢揚雄《校獵賦》云:「方椎夜光之流離﹐剖明月之珠胎。」在漢代的文獻里,「琉璃」、「流離」明確指的是一種珍寶,但有可能是釉質器物或某類寶石而不是玻璃。

釉質器物在中國出現得很早,鄭州商代墓葬中即發現有表面塗有透明青色釉的陶尊,這與後世的琉璃磚瓦沒有本質的不同,都屬於外表施釉的陶器,從製作工藝上來看,釉質器物是先以陶土製作成型後入爐燒造,待燒實出爐冷卻後再在其表面施釉,其後再放入窯爐中低溫燒制,與玻璃的製作工藝全不相同,所以後世那些流光溢彩的琉璃磚瓦,實在不能當做玻璃磚瓦解。

東漢王充《論衡》載:「然而道人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別;兼魚蚌之珠,與《禹貢》璆琳,皆真玉珠也。然而隨侯以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陽遂取火於天,五月丙午日中之時,消煉五石鑄以為器,磨礪生光,仰以向日,則火來至,比真取火之道也。」王充所言的「五色之玉」、「珠」、「陽燧」,可以肯定是人工製造的玻璃,但名稱各異,也都不以「琉璃」「流離」指代玻璃。

何家村窖藏銀罐罐蓋上「琉璃盃(杯)椀(碗)各一」題記

三國吳萬震所撰《南州異物志》中記:「琉離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西京雜記》云:「趙飛燕女弟居昭陽殿……窗扉多是綠琉璃,亦皆達照,毛髮不得藏焉。」人們可以透過窗扉安裝的綠琉璃看到殿內人的頭髮,自然界的任何綠色天然材料都不可能這樣「達照」,這裡的綠琉璃,顯然指的是人工製作的綠色玻璃。由於《西京雜記》為晉人偽托西漢劉歆所作,由此可見,直至公元三四世紀以後,文獻中的「琉璃」才指的是玻璃。不過即使到了唐代,琉璃還不是玻璃的特定名稱,西安何家村窖藏中出土有一件提梁大銀罐,其中裝有一件玻璃杯和一件水晶碗,而銀罐罐蓋上的題記則是「琉璃杯碗各一」,可見當時玻璃器和天然水晶器都可稱為琉璃。

自張騫鑿空西域之後,羅馬帝國(大秦)生產的玻璃器物開始大量傳入中土,《後漢書·西域傳》有記「(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這裡的琉璃,應該指的是玻璃器,隨西方玻璃器同時傳入的還有西方獨有的吹制玻璃技術。

纏絲紋長頸玻璃瓶,高13.6、口徑2.4厘米,洛陽博物館藏

洛陽市東漢墓出土有一件長頸玻璃瓶,外表呈黃綠色,口部到底部有一道道旋轉的白色線紋纏於瓶身之上,這是一件典型的羅馬早期吹製成型的攪花玻璃器。

玻璃在加熱時會變成一定黏稠度的液態,這種液態玻璃的流動性可以通過溫度來調節掌握,當液態玻璃失去熱量逐漸冷卻時,又會慢慢變硬,在這個過程中,玻璃與空氣接觸的最外層界面會形成一彈性表皮,這時候的玻璃好似裝入袋子里的水,黏稠的液態玻璃如同水,而其外層彈性表皮如同袋子。如果控制袋子的形狀,裡面所承載的水的形狀也隨之定型,而最終當玻璃冷卻時所呈現的形狀,恰是最初所控制的袋子形狀。利用玻璃具有這些特性,人們創造了吹制工藝來製作玻璃器物。

這裡需要簡單對吹制工藝的基本原理如下簡單介紹:

吹制工藝大致將以一根空心的金屬吹管挑取一定量熱熔後的黏稠玻璃團,然後通過吹管將一定量的空氣吹入這黏稠玻璃團,這樣黏稠玻璃團的內部與外部都接觸空氣降溫,都形成了彈性表皮,這時候的黏稠玻璃團如同一個氣泡。

吹制工藝之以金屬空心管挑制玻璃溶液圖及吹制

隨著空氣不斷吹入,整個氣泡隨之膨脹,通過不斷吹氣擴大玻璃團的尺寸同時,以熟練的手法使其產生一定造型,然後將已經成型的玻璃容器從空心的吹制鐵管上轉接到末端帶有少量黏稠玻璃液體的實心鐵棒上,最後再將玻璃器從實心鐵棒上剪除取下。

玻璃吹製法流程示意

遼寧北票北燕馮素弗墓有出土碗、杯、缽等5件玻璃器,其中玻璃鴨形器為最為精美。此器橫長身,長20.5厘米,器口扁如鴨嘴,長頸鼓腹,腹徑5.2厘米,細長尾,整體淡綠色透明,頸腹部用玻璃條盤卷作出裝飾,背上粘出雙翅,腹下粘出折線的雙足,腹底粘一個平整的餅狀玻璃底座,使得整器能以平穩放置。

遼寧朝陽北票北燕馮素弗墓出土的淡綠色鴨形玻璃器

這件鴨形器為無模吹制形成的玻璃製品。以吹製法製作玻璃器物,從熔爐中挑出玻璃熱熔料一直吹成雛形,都要求有很高的技術,而鴨形器造型複雜,整個製作過程需要更高的技術。這種造型的玻璃器本國僅此一件。

遼寧博物館藏北燕玻璃缽(左)、碗

馮素弗墓出土的這些玻璃器,熔制水平高,氣泡和雜質都很少,透明度好,且都是無模吹製成形,口沿內捲成環狀,從原料、製作工藝、裝飾等方面看,應該是從西方進口的珍貴羅馬高級玻璃器。

中東地區的兩河流域在三千年前就已開始生產珠飾等玻璃器物,公元三至七世紀,兩河流域玻璃業空前興旺發達,由於此時此地為波斯薩珊王朝時期,這一地區生產的玻璃器物也隨之稱為薩珊玻璃。羅馬玻璃衰落之後,薩珊玻璃繼承了羅馬玻璃製作的諸多工藝,又結合自身的特點,如在吹至成型的玻璃器上再作磨琢的冷加工技術,製作了大量的精美的高級玻璃器。自三國時到魏晉南北朝,中國與波斯薩珊帝國交流頻繁,大量專供社會上層享用的薩珊玻璃器輸入中土。

北京西晉華芳墓出土了多片玻璃殘片,經復原,這是一件圜底球腹侈口的玻璃碗,高7.2厘米,口徑10.7厘米,淡綠色,透明度好。碗壁較薄,厚度僅1至2毫米,口沿部分特別薄,是無模自由吹製成形的玻璃器。其腹部有10個橢圓形乳釘作為裝飾,這些乳釘列為一排,不很規整,是用燒軟的玻璃條趁玻璃器本體未冷尚熱時粘貼到碗壁上的。底部有7對突起的小玻璃刺排成橢圓形,刺高2毫米,是在玻璃碗成形後但玻璃體尚黏稠時趁熱用小鉗子夾挑出來的,這些小刺既是裝飾,又是讓圜底能平穩放置的碗足。

北京西晉華芳墓出土的薩珊乳突玻璃碗

湖北鄂城五里墩西晉墓出土了11片玻璃殘片,經黏合復原成一件磨花玻璃碗,此碗侈口折沿,球腹圜底,高9.4厘米,口徑10.2厘米,最大腹徑11厘米,玻璃稍泛黃綠色,透明度好,胎中有部分小氣泡。在腹部自上至下共有4排圓形磨花裝飾。碗口沿外翻成侈口,唇部經過磨平,口沿和無磨花處的器壁厚0.3厘米。

湖北博物館藏鄂城五里墩西晉玻璃碗

這件磨花玻璃碗為無模吹製成形,冷卻後再用砂輪磨琢出圓形花飾,薩珊玻璃器造型古樸,偏好以連續的圓形作為裝飾,由器形、工藝、裝飾方法以及化學成分可知,湖北鄂城五里墩這件西晉玻璃碗屬於伊朗薩珊王朝時期吹制生產的鈉鈣玻璃器。

兩晉南北朝時,因為其他天然材料都無法比擬的晶瑩透明的特性,以及造型和裝飾上的華美,達官顯貴視進口玻璃器為珍寶,《晉書·王濟傳》記:「帝(晉武帝)嘗幸其宅,供饌甚豐,悉貯琉璃器中。」《世說新語)載:「王公與朝士共飲酒,舉琉璃碗謂周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謂之寶器,何耶?』答曰:『此碗英英,誠為清澈,所以為貴耳。』」士族文人多有讚揚的詩文歌賦,如西晉潘尼《琉璃碗賦》云:「舉茲碗以酬賓,榮密坐之曲宴。流景炯晃以內澈,清醴瑤琰而外見。」

南京博物院藏象山東晉墓磨花玻璃杯

南京象山東晉墓出土有一件完整的磨花筒形玻璃杯,高10.4厘米,口徑9.4厘米,壁厚0.5-0.7厘米,黃綠色,透明度好,口緣下及底部打磨有橢圓形花瓣紋,腹部有7個縱立大橢圓磨花。象山墓地為東晉門閥琅琊王氏的家族墓,這玻璃碗,必然是古人所謂「凝霜不足方其潔,澄水不能喻其清。剛堅金石,勁勵瓊玉。磨之不磷,涅之不濁。」之寶器。六朝江左勝流如王謝子弟早已經成為冢中枯骨,但風流時代的的英英之寶卻還尚存人間,當胸中自有詩書者透過博物館的玻璃櫥窗,面對這些千五百年前的世之珍器,或會有一種祗回留之不忍去的心情吧。

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河間王元琛為當時豪首,「常會宗室,陳諸寶器……自余酒器,有水晶缽、瑪瑙、琉璃碗、赤玉巵數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無,皆從西域而來。」可見西方進口的玻璃碗於皇室宗親是可以用來鬥富之物。

山西博物館藏大同出土北魏玻璃碗

山西大同北魏墓葬中出土一件玻璃碗,淡綠色半透明,圜底球腹,侈口,頸微收,碗腹外壁磨有4排向內凹的橢圓形紋飾,底部另磨有6個凹面圓形裝飾,是一件質量極好的薩珊玻璃,此器保存完好,大同是北魏都城平城所在地,這件玻璃就是當時中土所無、西域而來的奇珍異寶。

寧夏固原北周李賢夫婦墓中出土有一件完整的玻璃碗。其口徑9.5厘米,高8厘米,腹深6.8厘米,下腹最大徑9.8厘米,重245.6克,碗壁厚約4毫米,青綠透明。碗內壁光潔,無打磨痕迹。外壁裝飾兩圈凸起的圓形裝飾,上下錯位,共14個,突起紋飾最厚處為7毫米。底部有一凹球面以作圈足。這件玻璃碗先以吹製法成型,然後用雕花技術刻磨厚壁碗以雕出碗壁凸起的圓飾,最後將碗外壁通體打磨拋光。

寧夏固原博物館藏北周李賢墓出土薩珊玻璃碗

李賢曾任北周 「使持節、柱國大將軍、大都督、原涇秦隴靈等州諸軍事、原州刺史」之職,進爵「河西桓公」,北周武帝宇文邕襁褓時即寄養在李賢家中,其地位顯赫,《北史》、《周書》、《隋書》中均有傳,其隨葬品自是當世最為貴重之物,李賢墓出土的這件玻璃碗,是一件極為精緻的鈉鈣玻璃器 ,這樣完整而精美的薩珊王朝玻璃碗,在世界上也難找出可以勝之者,是古代玻璃的稀有的精品。

歷仕北魏、東魏、北齊、北周、隋五朝的重臣王士良墓出土有一件玻璃盤,敞口圜底,高3厘米,口徑10.8厘米,底徑2.7厘米,盤壁厚0.2厘米。口沿外有弦紋二周,盤腹外壁有三排橢圓形內凹磨花,也是一件少見精美的薩珊玻璃器。

隋使持節上大將軍並曹滄許鄭五州刺史廣昌肅公王士良墓出土玻璃盤

《北史·大月氏傳》記:「世祖(太武帝)時,其國(大月氏)人商販京師,自雲能鑄石為五色琉璃。於是採礦于山中,即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於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餘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國中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月氏國人在北魏平城所制的玻璃「光色映徹」,使觀者莫不驚駭,可見只要有工匠技師,中土已具備條件可生產透明度很高的玻璃器,中亞的吹制玻璃技術也在此時傳入中國。

河北定縣北魏塔基出土有一太和五年(481年)石函,石函中有多件吹制玻璃容器,其中製作工藝水平最高者位一件天青色透明玻璃缽,圜底斂口、圓唇鼓腹。缽高7.9、口徑13.4、腹徑14.7厘米,底部最厚處0.85厘米,向上厚度遞減,器壁最薄處0.2厘米,口邊下厚0.3厘米。

河北省博物館藏定州北魏玻璃缽

另有一玻璃球形鼓腹小壺,天青色,高4.3厘米,腹部最大徑4.9厘米,腹部器壁最薄處僅0.1毫米,重22.9克。定縣佛塔是北魏孝文帝與文明太皇太后發願所建,舍利函中供養之物大部分可能出自皇室御府內庫,舍利函中的這幾件玻璃器,也許就是月氏國商販鑄造的玻璃器遺制,也多半是目前所見最早的中國造吹制玻璃容器。

河北省博物館藏定州北魏玻璃瓶

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統一南北,其國祚雖短短37年,但隋代的玻璃器卻出土多件。隋文帝外孫女李靜訓墓石棺中存有8件玻璃器和一些玻璃珠,其中帶蓋玻璃罐平口縮頸,通高4.3、口徑2.8、腹徑2.8、壁厚0.3厘米,器口有磨平痕迹。扁圓形蓋高0.5、徑3、厚0.2厘米,綠色透明;一件蛋形器長6.3、短徑4.7、厚0.1厘米,玻璃顏色與質料和帶蓋玻璃罐相同。

國家博物館藏隋李靜訓墓玻璃罐及蛋形器

李靜訓墓另出土有一件帶蓋扁瓶,高12.5、口徑4.5、足高0.9厘米,玻璃條口沿和纏圈足,綠色透明。李靜訓墓出土的這些玻璃器,其造型與西方的器物明顯不同,而與中國流行的瓷器器形相似,可能是當時國產玻璃器。

隋李靜訓墓出土蓋扁瓶

大業五年(609年),隋明帝楊廣西巡張掖,高昌、伊吾等西域二十七國貢獻千里之地,西域至中原再次「胡商往來相繼」,這時候作為重要的舶來商品,西方的玻璃容器不斷地大量輸入,陝西歷史博物館藏有一件隋代無色透明玻璃瓶,高15厘米,瓶口為鳳首造型,把手連接瓶口和瓶肩,這件玻璃瓶無模吹制而成,是一件由絲路輸入的西方玻璃器。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隋無色透明鳳首玻璃瓶

隋代的玻璃器皿的器形雖小,但工藝水平大為提高,玻璃製作的原料,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由戰國到漢我的鉛鋇玻璃,轉變為高鉛玻璃,高鉛玻璃料性大,便於加工薄壁的玻璃器,也更適用於吹制技術,這為唐代的玻璃製造業奠定了基礎,不過即使到了晚唐之世,國產玻璃器還是無法與西方玻璃器爭勝,現存的大多唐代玻璃器,也還都是西方舶來品。

西安何家村8世紀前後的窖藏中出土了一件黃綠色凸紋玻璃杯,高9.7、口徑14.3、底徑l0.3厘米。侈口平底,碗壁略內收下斜,口沿外翻捲成圓唇,口沿唇下有一周凸起的弦紋,碗腹外壁有八組玻璃條圓環紋飾,是西亞玻璃製品。

何家村窖藏綠色凸紋玻璃杯

伊斯蘭阿拉伯於公元七世紀興起,公元651年,薩珊王朝覆滅,阿拉伯佔據佔領了地中海東岸和伊朗高原兩個世界玻璃製造中心,在繼承羅馬和薩珊玻璃工藝的基礎上,阿拉伯帝國發展出了自己的伊斯蘭玻璃工藝,精美的伊斯蘭玻璃器也隨著中西貿易而進入中國,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多件玻璃器即為其中的精華。

淡黃色盤口琉璃瓶,口徑4.7、腹徑10.7、足底徑7.3、高21.4厘米,重405克。此瓶盤口細頸,鼓腹圈足,瓶頸下有一圈凸棱,瓶腹外壁粘飾花紋,可分為四重。第一重為一圈深紫色琉璃圓飾,飾心凸出一小乳釘;第二重位居瓶腹中心部位,以拉絲手法將淡黃色玻璃絲條拉成多角形飾件;第三重為六個蓮心狀圓飾;第四重靠近瓶底,與第一重相近,同為亦為深紫色琉璃圓飾,但圓飾上又拉出一細絲條貼於瓶壁。

淡黃色盤口貼花琉璃瓶

在玻璃容器器壁外纏貼玻璃絲條,是羅馬玻璃典型的裝飾工藝,而在器壁外貼以玻璃圓、星狀等花飾的玻璃貼花,則是伊斯蘭獨有的玻璃裝飾工藝,這種工藝大體是在將熱熔的玻璃小團挑到已經完成的玻璃容器外壁之上,再以模壓或拔拉成一定的造型以作裝飾,屬於玻璃熱加工裝飾工藝。

法門寺地宮藏淡黃色直筒琉璃杯

淡黃色直筒琉璃杯,口徑8.3、腹深8.1、高8.3厘米,重128克。深腹直筒.直口尖唇,腹壁略外鼓,杯底微內凹。壁面裝飾五組花紋.每組中菱紋為中心圖案,菱紋外上下各飾三組雙環紋,各組菱紋雙環紋以兩行豎聯珠紋相隔。

這件直筒琉璃杯採用的模製印花玻璃工藝,大體先將黏土或木頭製成一個刻有紋飾的模具,然後將熱熔的玻璃團放在這個模具中再進行吹制,最後使模具脫離,模具里的紋飾自然就印在了變冷堅硬的玻璃器之上,這是利用了模鑄和吹制結合的玻璃工藝。

淡黃色直筒琉璃杯紋飾

釉彩罌粟紋玻璃盤,高2.7、口徑14.1、底徑11.8厘米,敞口翻沿,圓唇直壁,底微內凸,玻璃為無色透明,稍泛黃綠色,盤內壁口沿處繪有12個黑色半圓弧紋,腹壁下部繪有兩周黑色弦紋,底部繪有黑色石榴紋。盤內壁除了黑色花紋外,施滿不透明黃色作為底色。

法門寺地宮藏釉彩罌粟紋玻璃盤

釉彩玻璃多半取法於釉陶工藝,其工序大致為,將適量的礦物顏料研磨成細顆粒,配以松節油、松香等黏合劑,塗繪在玻璃製品的表面,然後把繪上釉料的玻璃器放人特定溫度的窯室里加熱,這加熱溫度必須恰到好處,既要達到釉色層的熔點,又要低於玻璃容器本身制熱熔點,這件罌粟紋黃色琉璃盤,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釉彩玻璃。

法門寺地宮出土6件刻紋藍玻璃盤,均保存完好,圖案華麗,刻紋是以在玻璃成器之後,用比琉璃更為堅硬的堅細工具在琉璃表面淺刻花紋,屬於冷加工玻璃工藝。

法門寺地宮藏刻紋藍玻璃盤

楓葉紋描金藍色琉璃盤,口徑15.9、高2.l、深1.8厘米,重132克。直口尖唇,淺腹平底,盤心微凸。深藍色,透明。盤心內以楓葉紋描金裝飾,外襯以水波紋和斜線裝飾.並以同心圓分割。

法門寺地宮藏楓葉紋描金藍色琉璃盤

這種描金玻璃盤是玻璃刻紋工藝的基礎上,以金色著重描繪主要圖案,使華麗的玻璃盤更為絢爛奪目。據地宮物賬的記錄,這批刻紋玻璃盤是唐僖宗的供奉品,於咸通十五年(874年)正月藏人地宮。

法門寺地宮共出土玻璃器共20件,其中只有一套兩件玻璃茶盞茶托可能是國產玻璃器。

法門寺地宮藏玻璃茶盞茶托

玻璃茶盞為淡黃色,稍泛綠色,透明度好,口徑12.7、通高5.2、腹深4厘米,重117克;玻璃茶托顏色與茶碗一樣。平底深托,盤徑13.7、足徑4.5、通高3.8厘米,重138克,兩者都為無模吹製成形。

玻璃茶盞與茶托分置

地宮出土《衣物帳》碑文中稱這套玻璃茶盞托為「琉璃茶碗拓子一副」,也是唐僖宗的奉獻物。中國最早的茶具六朝時期即已在江南出現,當時生產的青瓷中,多有瓷盞和配套茶托盤配套的茶具,造型與唐代法門寺「琉璃茶碗拓子」大體相同。

南朝青釉茶盞茶托,高8.8、口徑10、底徑5.8厘米,上博藏

《封氏聞見記》記茶云:「南人好引之,北人初不飲。開元中,泰山靈岩寺有降魔禪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浴,」飲茶的興盛與佛教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在盛唐以前,茶是一種既辣且鹹的菜湯,當時人們飲茶「用蔥、姜、棗、桔皮、茱萸、簿荷等,煮之百沸,或揚令滑,或煮去沫,斯溝渠間棄水耳,而習俗不已。」陸羽在《茶經》中提倡「煎茶法」,是以先在風爐上的茶釜中煮水,俟水微沸,量出茶末往釜心投下,隨即用竹筅攪動,待沫餑漲滿釜面,便酌入碗中飲用。

唐閻立本《蕭翼賺蘭亭圖》北宋摹本之茶盞茶托局部

到了晚唐又興起了一種在茶瓶中煮水,置茶末於茶盞,再持瓶向盞中注沸水沖茶的「點茶法」。無論是「煎茶法」還是「點茶法」,對盛茶茶具的要求,包括材料質地以及製作工藝等方面,必然越來越高。另外佛教中禮佛有「茶供養」,而唐僖宗供奉法門寺舍利地宮的茶盞茶托,是以比黃金更為珍貴的玻璃製作,也是常人無法企及的帝王級供養的一種如實體現。

到了宋遼之際,玻璃製造業已非宮廷皇室所壟斷,民間的玻璃作坊也已經發展起來,質量普通的玻璃製品已成為比較常見之物,不過做工複雜、造型精美的進口玻璃器,仍為世人所重,一些珍品往往作為供奉物舍入地宮。

內蒙古博物館藏陳國公主帶把玻璃杯

內蒙古奈曼旗遼開泰七年(1018年)陳國公主、駙馬的合葬墓出土了7件玻璃器皿。其中一件完整的的帶把玻璃杯,高11.4厘米,口徑9、底徑5.4厘米,深棕色透明,外表附有風化層,口微斂,徑圓筒狀,肩部外鼓,腹部陡收,假圈足,在口和肩部連接著扁圓形把手,把手上端有圓餅狀物為扳手,很可能是一件伊朗高原10世紀產的玻璃器。

遼陳國公主墓乳釘紋玻璃瓶

另有一件經復原的乳釘紋玻璃瓶,高17厘米,口徑6、腹徑9.5、底徑8.7厘米,無色透明,侈口長頸,呈漏斗形,鼓腹,喇叭口狀高圈足,腹壁飾五排小乳釘紋。最讓人感到吃驚的是其瓶把,是用10層玻璃條鏤空堆砌而成的,這需要玻璃工匠充分掌握熱熔態玻璃在降溫時由軟變硬的時機,以高超的手法逐步堆砌才能完成的複雜工藝,這件乳釘紋玻璃瓶很可能是埃及或敘利亞的玻璃產品。

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玻璃器中有一件刻花玻璃盤,口徑25.5厘米,底徑10、高6.8厘米,無色透明,表面有風化層,敞口圓唇,弧腹圈足,腹壁刻有一周以手工用砂輪打磨出的28個小四稜錐裝飾。這件刻花玻璃盤器形美觀,制工精細,可能是東羅馬拜占庭帝國10-11世紀的製品,為現存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玻璃珍品!

遼陳國公主墓刻花玻璃盤

遼陳國公主墓葬中的玻璃器既有來自東羅馬拜占庭帝國,也有來自大食伊斯蘭世界之物,可見遼與西方的交流是遠遠超乎常人想像的。

長時間的暴露於空氣之中,或常年常年存於地下,玻璃器物的表面容易產生厚厚的風化層,使其失去晶瑩透明特性,所以現在所見的古代玻璃,並不是其本來的面貌。

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淡藍色高腳玻璃杯

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出土一件淡藍色高腳玻璃杯,口徑9、足徑3.8、高12.5厘米,侈口深腹、高足圜底,為無模吹製法製成,整件器物晶瑩剔透,依稀還是千年前的原樣,屏息凝視,應該能夠會心古人視玻璃為寶那種心情吧。

古琉璃樣本如下:(8種代表性的皮殼特徵)

一、鈣化皮(完全鈣化、部分鈣化、輕度鈣化)

二、七彩皮(蝕地七彩、平地七彩)

三、絲灰皮

四、寶光皮(蝕地寶光、平地寶光)

五、沙地皮

六、麻地皮

七、亞光皮

八、類陶皮

唐人將天然寶玉稱為「頗黎」,慧琳《一切經音義》云:「頗胝,梵言塞頗胝迦,此雲水玉或言白珠,舊言頗黎是也。大論雲此寶出山石窟中,過千年冰為頗黎珠。案:西域暑熱無冰,極饒此物,非冰所出,但石之類。」顏師古博古通今,卻認為國產的玻璃為人造品,而外國的玻璃是天然物。

到了宋代,程大昌《演繁露》對玻璃名稱、製法等作了詳細確切的說明,終於認識到「雖西域琉璃,亦用石鑄,無自然生成者。」元代周密在《武林舊事》將國產玻璃制的燈稱之為「琉璃燈」,把從阿拉伯進口的玻璃器物稱為「玻璃」,如「大食玻璃官窯等瓶」,由此,「玻璃」一詞才成為專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玩那點事兒出品】精美古珠賞析

喜歡這些藏品的請聯繫Aisha

版權說明:文中古珠均由【古玩那點事兒出品】提供,版權所有,謝絕轉載!

更多專業知識請回復99查詢

各類文玩的知識和鑒別方法

(輸入數字直接查詢)

例如輸入「1」,查詢「天珠知識」

1,天珠 13,碧璽

2,蜜蠟 14,崖柏

3,琥珀 15,核桃

4,金剛 16,硨磲

5,星月 17,水晶

6,鳳眼 18,青金石

7,瑪瑙 19,戰國紅

8,南紅 20,金絲楠

9,綠松 21,小葉紫檀

10,沉香 22,木質手串

11,翡翠 23,繩結

12,和田玉 24,證書

歡迎大家聯繫我們小編微信號一起交流探討,若你想了解更多古玩,文玩的某些的文章,歡迎給我們留言投稿,我們希望在共同的研究和探討中和大家一起進步!

平台合作請聯繫: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玩那點事兒 的精彩文章:

天價「玉料」,千金難得!
無法複製的珍寶象牙席,全中國僅有3張!

TAG:古玩那點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