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關注部隊基層:吃飯也是一種訓練

關注部隊基層:吃飯也是一種訓練

來源: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作者:張雅東?陳潔?王若平

仲夏時節,筆者來到陸軍某師防空團野營駐訓地,恰巧趕上防空兵戰術演練。與演練地域相距兩公里的山坳里,偽裝網下一台野戰炊事方艙車悄然發動,導彈營炊事班班長徐寶銀開始帶領幾名戰士進行炊事作業。

「你們怎麼會出現在這裡」「怎麼就你們一個炊事班」……面對一連串問號,徐寶銀抹了一把臉上的汗水悄聲說,今年野外駐訓,他們採取的是分散伴隨保障模式,即對口保障的營連走到哪裡,他們就跟隨到哪裡,不再留守宿營帳篷區域集中「埋鍋造飯」。

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筆者看見演練場四周散布著野戰炊事方艙車和野戰給養器材單元。作為連續多年參加駐訓保障的老炊事員,徐寶銀對於這種新變化帶來的「紅利」感受最直接:炊事單元和主戰分隊緊緊「捆」在一起、融成一體,炊事保障成了戰場訓練課目,這對錘鍊提升戰時保障能力很有幫助。

中午12點,上午的演練結束,官兵們走下戰車,沒有返回宿營帳篷,而是就地開始吃午餐。大家從單兵作業包中取出野戰餐盒打好飯菜,圍坐在草地上,大口吃了起來。此時,惡劣的天候似乎故意要與官兵們作對,天空中突然颳起一陣風沙。上等兵崔修國的餐盒裡頓時蓋上一層沙土,他卻不以為然,幽默地說:「戰地飯菜格外香!在這種環境下,吃飯也是一種訓練!」

對此,高炮營營長王兆雷深有同感。去年,一場實彈戰術演練中,他帶領部隊跨晝夜連續奮戰,官兵們只能吃乾糧和單兵自熱食品果腹。3名入伍不久的列兵由於吃不慣這些食物,經常餓著肚子,不僅體力跟不上,還出現了嚴重的水土不服。

「真打起仗來,怎麼可能有『四菜一湯』?」這件事引發了一場關於吃的討論。指揮員們深刻認識到,現在部隊伙食質量越來越高,「四菜一湯」的分餐製成為部隊日常標配。注重葷素搭配、營養均衡、熱湯熱飯是好事,但久而久之也容易讓官兵的胃變得嬌氣,上了戰場就會「吃不消」。

軍人要練就鐵打的筋骨,也要練就鐵打的胃。現場組織演練的團長趙曉光介紹,進入陌生地域演練以來,他們探索展開野戰飲食快餐化保障,將隨機保障、伴隨保障和官兵自我保障貫穿演練全程,除堅持讓官兵每頓露天就餐外,還把組織吃單兵自熱食品、壓縮餅乾作為訓練課目,讓官兵的胃既能適應平時的「美味佳肴」,又能承受戰時的「吃糠咽菜」。

撕開袋子,打開調料包,向袋子里注水……採訪過程中,筆者曾跟隨指揮連一個排單獨執行任務,親眼目睹他們加工單兵自熱食品的場景。「看上去挺簡單,但稍有不慎就會吃到夾生飯。」中士郭子豪指著慢慢膨脹的自熱食品袋說,水加少了或者袋子漏了氣,都意味著吃飯這門訓練課目不及格。

微記錄:

軍人要有「打仗」的胃

拿破崙曾說:士兵是靠肚子行軍打仗的。軍事發展史同樣啟示我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一定程度上就是打保障,軍人能不能吃好與戰爭勝負息息相關,「舌尖上的較量」越來越成為各國軍隊戰鬥力較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們常講,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其實,面對複雜嚴峻的戰場環境考驗,光練「筋骨皮」是遠遠不夠的,軍人的胃也需要練,以便能夠適應各種戰場飲食。練就軍人「打仗」的胃,必須從重塑官兵飲食結構、從習慣吃野戰食品開始。可喜的是「,吃飯」已成為全軍共同訓練課目,野戰食品訓練正式列入軍事訓練大綱,這要求我們必須推動野戰飲食保障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轉變,由分餐制向快餐化轉變,提陞官兵的「胃動力」。在這個意義上,從吃上解決戰鬥力問題,不亞於一場革命。(陸軍某師防空團團長 趙曉光)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你不是機務兵,所以你可能不知道他們的青春色彩
「海歸」博士穿上「孔雀藍」:我的夢想在軍營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