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5款常見杯型,你用過5款以上就是高手!
· 正· 文· 來· 啦
愛茶之人,必有契合自己品味,彰顯自身特質的品茗杯。正所謂「器具精緻,茶愈為之生色」,茶在相配的茶杯中方顯圓滿,茶杯經茶香滋潤才算完整。
今天,小懂就帶大家瀏覽一番生活中常見的杯型,快看看你用過幾種吧!
1、葵口杯
葵口杯,因口部像葵花而得名,在唐宋時極為流行,可分為四葵、五葵與六葵,分別代表唐代、五代和宋代。葵口杯精美可愛,每條棱從杯底上延至杯口,這種杯型特別適合女性使用,很好地彰顯了女性婉約、溫潤之美。
2、直筒杯
顧名思義,直筒杯杯身呈圓筒狀,杯型簡約、直接、硬朗,可搭配淡色竹質茶席,適宜飲用例如綠茶、黃茶等湯色較淡的茶。
3、折腰杯
這款杯型有兩種寓意:其一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暗喻,而在使用上,由於杯身中間有一處收腰的曲線,方便使用時拿杯。
《晉書·陶潛傳》記載,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因而辭官歸隱田園,才有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野生活。
而唐代大詩人李白,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進一步把「不折腰」與清高的骨氣聯繫在一起。
4、竹節杯
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世人皆愛竹。不同的人,將竹子賦予了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在手工藝匠人們的手中,那節節清脆的勁竹搖身一變幻化而成竹節杯,如玉溫潤,如雪透徹,以一種更加細潤的方式伴人左右。這款杯子模仿了竹子的經典造型,體現了使用者的高風亮節、不與世人同流合污的品性。
5、鐘形杯
鐘形杯杯口略外張,杯型偏高,腹部圓潤,形狀像是倒過來的一口鐘,故名鐘形杯。由於鐘形杯杯身較高,利於茶葉香氣留存,常用以品飲濃香型鐵觀音。
6、四方杯
四方杯杯型有點像古代的四方米斗,但在稜角處做了圓潤處理,整個杯子圓中有方,方中有圓。四方杯的優點在於,茶湯入口時感覺最圓潤。這是由於杯子開口大、高度低,導致液體表面張力變大而造成的。
7、壓手杯
壓手杯,是明永樂年間最有名的杯型。它的杯口平坦向外撇,腹壁則近乎豎直,從下腹壁處內收,圈足。握在手中時,外撇的杯口正好壓合在舒張的虎口上,且杯的重心下移,安穩妥帖,故而稱為「壓手杯」。由於壓手杯杯口寬,適合手型較大的人使用。
8、鈴鐺杯
流行於明清時期,因形如倒置的鈴鐺而得名。看起來和鐘形杯有點大同小異,但杯肚沒有鐘形杯那麼圓鼓。
9、馬蹄杯
因倒置形似馬蹄而名。敞口,斜削腹,內凹小平底。明成化、嘉靖,清康熙、雍正時期燒制的數量最多。高矮不一,底部有的有圈足有的沒有圈足,但整體的造型都像馬蹄,杯口外翻,杯壁線條弧度美。
敞口的杯型有利於拿捏,獨特的馬蹄造型能給茶席起到點睛作用。
10、斗笠杯
斗笠杯的整體造型,如同山村水鄉里蓑翁的斗笠,口部大,底足小,取田園生活怡然自得之美。它的杯身線條簡潔、優雅,沒有圓潤豐腴的「油膩感」,撲面而來就是一股極簡的「性冷淡風」。
自古而今,文人雅士們都很喜歡這樣清俊不俗的杯型。取杯品茶時,「若姜尚之於渭水,于山水間心懷天下,於平凡中窺大智之道」。
使用建議斗笠杯適用於各類茶席,經典的杯型也適合不同人使用。
11、圓融杯
圓融杯的杯口略微內收,杯身則向外微微鼓出,就好像我們腦中那個一直呵呵笑的彌勒佛。這樣的杯型設計,能夠使茶杯的聚香和聚味效果更好,也蘊含著「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的豁達與境界。
12、把手杯
把手杯也是一種極常見的杯型,適合個人獨自飲茶,一人一壺一杯,怡然自得。這種杯子在杯身上加了一個小把手,有一些西式味道,不僅可作為造型上的點綴,更重要的是它的使用功能——防燙。
13、高足杯
高足杯也稱馬上杯,上為碗形,下有高柄。外觀美麗,實用方便,是陶瓷中的典型器物。著名陶瓷專家張浦生先生說:「高足杯始於元代,它適用於蒙人善騎喜飲的習俗,最初為馬上飲酒而制(所以高足杯又稱馬上杯),後來也稱靶杯,可以擺放果實。」似乎高足杯最初是蒙古人的飲酒器具,高足杯出現的歷史背景是隨著蒙古族入主中原,從而在國內大量出現。
14、卧足杯
卧足杯始於西晉,此後歷代皆有生產,至明清時開始盛行。此杯型杯底無圈足,杯底平或者內凹,放在桌面上可完全貼合,給人簡潔、沉穩的感覺。
15、羅漢杯
禪與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喝茶,讓人明心見性,猶如禪修。羅漢杯,初聽即與寺廟有關,羅漢杯的造型像和尚用的銅缽,腹部圓潤厚實,杯口微內收,給人以一種厚實的感覺。
除了以上杯型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常見杯型,歡迎留言哦!
End
往期乾貨推薦
你還可以在這裡找到我們哦~
※奶茶是續命還是催命?店員自爆:他都覺得噁心
※白茶有哪些保健養生功效?品飲時需要注意什麼?
TAG:懂茶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