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詩人為什麼總是傷春悲秋?這14個字的詩詞,是最為貼切的回答

詩人為什麼總是傷春悲秋?這14個字的詩詞,是最為貼切的回答

我們天天讀那些文學作品,大都能感覺到其中的情感基調,多數都是悲涼的,都是婉約的。尤其是對於詩詞的表達,幾乎都能夠有多愁善感這四個字來形容。

確實,在古典詩詞當中。我們品味的最多的詩詞,都帶有淡淡的哀愁。或為表達離愁別恨,或為表達相思之苦,或為表達傷春悲秋,或為表達對故鄉最真切的思念,或為表達懷才不遇的苦澀,又或為表達生離死別的傷悲。

這些概括了古典詩詞古典詩詞當中最常見的內容形式。而其中所表露的情感大多數都是悲傷的。而這種悲傷通常和外在的季節變換、天氣發生關聯,最常見的莫過於傷春悲秋。古人為什麼會傷春悲秋呢?在這樣一首詩詞當中,我們可以得到最為貼切的答案。

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嚲。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

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這首詞就是王國維《玉樓春·今年花事垂垂過》,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最後兩句14個字。「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大家看今天在枝頭上的花朵早已經不是去年的那一朵兒了。

這一句非常簡單,但包含了詩人心中惆悵的愁緒。在14個字當中,我們看到的是詞人的傷悲,我們看到的是花朵的凋落,我們看到的是時光流逝,我們看到的是「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詩句)。

這是王國維追憶少年時光,感慨時光流逝所寫出的一首詩詞,傷春是這首詩詞最明顯的特點和內容特徵。詩詞一開始就把落花引入到內容之中,「今年花事垂垂過,明歲花開應更嚲」,暮春時節,今年盛花期已經慢慢的就要過去了,等到明年的時候這些花朵依然會開放,應該會更加的好看,奼紫嫣紅。

從這樣一個論斷開始,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來後面的感慨。「看花終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屬我」,從現實當中看到的花朵凋落,時光流逝,轉而引申到自己的身身上:前來看花的終究都是少年人,但是很遺憾,少年時光過得太快了。等到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少年時光他已經遠去而不再重來。

詩詞到這裡,傷春的情緒已經籠罩,詩詞的主題也已經顯現。下片一開始就是消解這種苦悶的辦法,和古人並無二致。「勸君莫厭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告誡大家不要討厭酒杯容量之大,如果醉了就不如在花陰下休息。醉卧花叢中,那是多麼美麗的場景啊,也可以讓自己免受看到這些落花之後所湧出來的傷悲。

「君看今日樹頭花,不是去年枝上朵」,讓我們想起哲學家所說的「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其中還有不少的哲理韻味。也正是因為今年樹上的那朵花,不是去年樹上的那一朵,所以還不如飲酒及時行樂,哪怕是醉倒在花叢之中,又能如何?

畢竟現在所處的時光,已經是人生中最年輕的日子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詩人創造了桃花源,但到田園之間種田卻不合格,「草盛豆苗稀」
雨過天晴看到南風吹來,詩人寫了一首詩,最後兩句詼諧而有創意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