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關於長安十二時辰的疑問,這裡有答案

你關於長安十二時辰的疑問,這裡有答案

近日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

又引發了觀者一波「穿越潮」~

這次來給大家說叨說叨,

其中的那些知識點。

一、十二時辰制具體如何?

古人將一晝夜分十二時辰,

後以十二地支為序,分別記之:

子[zǐ]時 丑[chǒu]時 寅[yín]時 卯[mǎo]時

辰[chén]時 巳[sì]時 午[wǔ]時 未[wèi]時

申[shēn]時 酉[yǒu]時 戌[xū]時 亥[hài]時

子時始,亥時終,循環往複。

一個時辰,恰為今日的兩個小時。

每個時辰還對應著應景的別緻之名:

夜半 雞鳴 平旦 日出

食時 隅[yú]中 日中 日昳[dié]

晡[bū]時 日入 黃昏 人定

子時·夜半

23:00-01:00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乃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夜色最深重之時。古人將夜晚分為五個時段,五更計時制中,一更相當於現在的19點到21點;二更是21點到23點;三更是23點到凌晨1點;四更是1點到3點;五更是3點到5點。子夜為三更,因而『夜半三更』指深夜時光。

丑時·雞鳴

01:00-03:00

雞鳴,或曰荒雞。夜達四更,天慢慢變亮,但仍然屬於黑夜。『雞鳴』一詞作時間使用,源於《春秋左傳正義》中『雞鳴而食,唯命是聽』之句。雞被古代漢族人民褒稱作『知時畜也』。《韓詩外傳》中讚頌雞云:『守夜不失時,信也。』俗云:雄雞三唱天下白。

寅時·平旦

03:00-05:00

平旦,又稱黎明、日旦,為太陽露出地平線之前,天剛蒙蒙亮。《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氣』是迄今所見到的『平旦』一詞的最早用例。此時為五更,或雲五鼓,雞仍在打鳴,故有五更雞的說法。人們也漸從睡夢中清醒。

卯時·日出

05:00-07:00

日出,亦稱破曉、日晞,指太陽升出地平線之時,光耀大地。日出一詞最初見於《詩經·檜風·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濡。』此時是古代官員上早朝的時間。官員來到衙門,首先需清點人數,因點名時恰是卯時,因而,將『點卯』稱為上班報到的說法便沿用至今。

辰時·食時

07:00-09:00

食時,亦稱早食、宴食。這一時段,正是古人吃早飯的時候。秦漢時期民間一天吃兩頓飯,並以『朝食』為主餐。食時一詞,早在《禮記》中便已出現了。如:『故君子仕則不稼,田則不漁,食時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

巳時·隅中

09:00-11:00

隅中,也叫做日禺。此時臨近中午,大霧散去,艷陽當空。『隅中』一詞最早出現於《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暘谷……至於衡陽,是謂隅中;至於昆吾,是謂正中。』

午時·日中

11:00-13:00

日中,又名日正。這時太陽行至中天,烈日當頭。上古時期,人們把這一時段作為到集市去交易的時間標誌。《易·繫辭下》記載:『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未時·日昳

13:00-15:00

日昳,又名日央、日仄等。太陽偏西,以中天為界,這時的太陽與隅中相對。『昳』,《說文》釋為『日昃 [zè ]也。』『昃,日在西方時,側也。』

申時·晡時

15:00-17:00

晡時,或曰夕食、餺[bó]時,是古時漢人吃第二頓飯的時段。古時『晡』與『餺』相通。《說文段注》解釋:『餺,申時食也。「餺」,一作「晡」引申之義。凡食,皆曰餺。』

酉時·日入

17:00-19:00

日入,又叫日沒、日沉。這時,夕陽西下。《莊子·讓王》中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語。古人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元史·日曆志》云:『日出為晝,日入為夜。』

戌時·黃昏

19:00-21:00

黃昏,亦稱日暮、日夕,指夕陽沉沒,萬物朦朧,一更欲黑而未黑。《說文》曰:『黃,地之色也。』又說,『昏,日冥也。』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初次使用黃昏一詞:『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羌中道而改路。』

亥時·人定

21:00-23:00

人定,也叫定昏、夤[yín]夜,乃一晝夜中十二時的最末一個時辰,二更夜已深,該安歇入眠。人定即人靜,《孔雀東南飛》有『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的詩句。

二、李必的發簪方向是不是插錯了?

「李必的發簪方向是不是插錯了?」《長安十二時辰》一開篇,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就因頭飾引起了關注,他佩戴的子午簪是豎式插法,與此前常見的橫式插法的卯酉簪不同。這讓一些觀眾起疑,「是不是劇組弄錯了?」

其實,這種從後往前的方式叫子午朝向插法,為道士戴冠時的特色插法,自兩晉南北朝至唐宋均較為常見。明清之後,卯酉朝向插法才變得比較普遍,為從左往右插(因左為生,右為死)。

上清芙蓉冠

玉清蓮花冠

易烊千璽劇中常戴的道冠又有兩種:「玉清蓮花冠」和「上清芙蓉冠」,這看似簡單的頭飾裡面也藏著不少知識。李必原型為橫跨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的傳奇人物李泌,《舊唐書·卷一百三十·列傳第八十》對其記載為:少聰敏,博涉經史,精究《易象》,善屬文,尤工於詩,以王佐自負。年少就顯露出聰慧的他,7歲得到唐玄宗賞識,被稱為神童。後參與平定安史之亂,計困吐蕃,輔佐德宗,可以說是唐朝的風雲人物之一。出身於道教世家的李泌是上清派的道士,一生崇尚出世無為的老莊之道。

在唐朝,道教為國教,許多皇帝、官員都有道士經歷。那時所有的成年男性都必須戴冠,它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可道家之人佩戴的道冠卻有所不同,道冠有黃冠、五嶽冠、星冠、蓮花冠、五老冠幾種,剛入門的道士並沒有資格佩戴蓮花冠,蓮花冠一般為掌教之主佩戴,從現存的道士最早畫像《老君變化十世圖》中,也能找到同款道冠。因此,劇方解釋易烊千璽所佩戴的道冠,不僅是為了突出他的信仰,也能更直觀地呈現他的身份地位。

三、大唐叉手禮該怎麼行呢?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第7集中,靖安司中的一群工作人員在表示自己堅守崗位的忠心時,都統一在行叉手禮,表示恭敬。

儘管相較於鞠躬禮等沿用至今的行禮方式,叉手禮只能在一些電視劇中偶爾見到,但這個看起來有些複雜的行禮方式,在唐、五代、遼、宋、金、元時期卻一直流行著。唐柳宗元詩曰:「入郡腰恆折,逢人手盡叉。」

叉手禮到底該怎麼行呢?宋人《事林廣記》載「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即雙手手指交叉在胸部而示敬,「在唐宋時期,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庶民都使用這樣的禮法。」李斌解釋。當然,「叉手之法」在不同的情況下也有所不同,向尊長之人回話時所行的是「叉手向前」禮,而在聆聽時則以「叉手掩胸」為準,劇中兩種方式也都有所體現。

四、唐人原來這樣用詞…

《長安十二時辰》不僅對話頗具古風,還包含不少生僻字,連劇中的片尾曲、插曲都是根據李白所作的詩改編。這讓不少觀眾看了一頭霧水,其中,不少有意思的名詞背後也藏著故事。

「不良人」,按照字面理解容易認為是壞人,但在唐朝,其實是主管偵緝逮捕的官差。它屬於唐代基層治安機構。古書《稱謂錄》在「吏」一條中引《說鈴續》記載:「緝事番役,在唐稱不良人,有不良帥主之,即漢之大誰何也,立名甚奇。」

不良人主要負責基層的治安,清朝人認為他們的職責與清代民間俗稱的「番子」職責類似,而番子「專司緝捕盜賊,訪拿逃亡嫖賭凶棍等事,其他概不能預」。可以看到的是,雷佳音扮演的張小敬就曾經為不良人,因做了違法之事被關押判刑,李必自作主張給他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便成為了故事的開端。

同時,劇中多次所說的「東市、西市」,是唐長安城的經濟活動中心,也是當時全國工商業貿易中心,是各國進行經濟交流活動的重要場所。「買東西」一詞中的「東西」最初指代唐長安城兩大集市「東市」和「西市」。

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據了解,東市主打國內市場,可以說是奢侈品一條街,當地的達官貴人常聚集在這裡。而西市和國際接軌,通過絲綢之路來到長安經商的西域及中亞、西亞等地的「胡人」多聚集該市。

此外,「干謁詩」,指的是古代文人版本的求職信;「辟穀」則是出自道家養生中的「不食五穀」,是古人常用的一種養生方式,類似保溫杯里泡枸杞,起到強生健體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歷史內參 的精彩文章:

許序雅:唐代米國、何國疏證
桑兵:袁世凱《請速定大計折》的擬定與上奏——答侯宜傑先生商榷文

TAG:中國歷史內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