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七月報恩月,為父母持誦 《盂蘭盆經》,願在生父母吉祥安康,七世父母離苦得樂!

七月報恩月,為父母持誦 《盂蘭盆經》,願在生父母吉祥安康,七世父母離苦得樂!

《盂蘭盆經》

七月報恩月,為父母持誦

《盂蘭盆經》功德福慧倍增!

知恩方能報恩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十月三年,懷胎乳哺;

推干去濕,咽苦吐甘,才得成人。

父母十大恩情

第一恩:懷胎守護恩;

第二恩:臨產受苦恩;

第三恩:生子忘憂恩;

第四恩:咽苦吐甘恩;

第五恩:回干就濕恩;

第六恩:哺乳養育恩;

第七恩:洗濯不凈恩;

第八恩:遠行憶念恩;

第九恩:深加體恤恩;

第十恩:究竟憐愍恩。

佛經裡面是非常重視的,農曆七月,報恩月!

我們把農曆七月份叫作「報恩月」。

報恩,佛經裡面是非常重視的。報四重恩:

第一個就是報三寶恩。我們大家發菩提心——我想解脫生死、度一切眾生、願意成佛,以這樣的願來報答三寶的教育之恩。

第二個就是報父母恩。我們迴向發願時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希望過去、未來一切父母都能夠離苦得樂、圓滿成就,每個人都要這樣去做。首先是這一世的父母,我們要孝敬;然後要想到未來的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都需要去幫助他們。

第三重恩是眾生恩。眾生就是我們所有身邊的人。我們雖然每天穿著衣服,但是我們不知道做衣服的人是誰;我們住的房子,蓋房子的人是誰,我們也不知道;我們每天在路上走,造馬路的工人我們也不認識,而這一切人對我們都有真實的恩德。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生活會有諸多困難,所以對我們身邊的一切有情,都應該生起一種感恩的心。

第四個是報國土恩。國土恩就是對國家。我們生活在大地上,大地能夠承載一切,也承載了我們的生命,我們的家園。

懷著感恩的心,來對待我們的父母、三寶、師長,還有身邊的一切眾生,和生活的國土,這是佛教非常重視的報恩思想。

農曆七月,在我國民俗傳說中被稱為「鬼月」,傳說每年農曆六月三十日,便會打開鬼門,放出餓鬼,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

為了讓陰陽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

禁忌也很多,比如不穿帶自己名的衣服、不拍別人肩膀、不吹口哨、小孩老人體弱者夜晚不外出等等。

其實從佛教的觀點來說。七月並不可怕,更不是什麼鬼節。

七月對佛教來說是「佛歡喜日」、「吉祥月,歡喜月」

在佛陀時代,弟子都要出去托缽,印度的農曆四月雨季開始,一直到七月中旬,天氣又熱又下雨,因為濕氣重,容易產生蚊蟲。

佛陀為了弟子的身心健康,也避免外出踩殺蟲類及青草新芽,就在這段時間調整僧團的生活,從農曆四月十五日一直到七月十五日這三個月,比丘們不用外出托缽,集中在一個地方精進共修,由在家的居士送食物來供養,這叫做「結夏安居」。

這三個月對僧團而言,正是進修的好時機,大家專心聽佛陀所說的教法,聽完之後用心去分析,然後落實在生活中。

在這段期間內,比丘們身、口、意三業合一、清凈,所以「戒行」完整;因為持戒清凈,所以心穩定,不會七上八下;心能沉靜下來、加上聞法及心得分享,再用心下功夫,就能體悟佛理,增加智慧,成就「戒定慧」三無漏學。

三個月後的七月十五日這天是眾比丘的結業日,大家提出這段期間修學的成績;而佛陀在看到大家於道業上有所增長,也十分歡喜,並讚歎大家精進修行的成果。所以,農曆七月在佛教而言是吉祥月、是歡喜月。

七月如何才能真的「普度」已亡人呢?

目犍連尊者供僧度脫餓鬼道亡母

「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為了救渡母親脫離地獄的餓鬼道,運用神通,把缽中變出香噴噴、熱騰騰的白米飯。母親看到香噴噴的白米飯,趕緊用雙手接過來,但是,端到面前一張開嘴巴,火焰就從她的口中吐出來,整碗白米飯立刻變成焦炭。

看到這一幕,目犍連尊者心裡很難過,心想我雖然是神通第一,但是,這個時候要解救母親的飢餓卻辦不到,我到底該怎麼辦呢?心念一動,目犍連尊者想:我應該去求佛陀。

佛陀無奈地搖搖頭說:「目犍連,你知道業如須彌山,自己造業要自己承受,任何人都無法為他人拔除業力。」

目犍連尊者聽了很難過,說:「我的身體來自母親,有了這個身體,才能遇見佛陀,並在佛的座下求得妙法,得到身心解脫。我怎麼忍心自己證得果位,卻讓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佛陀能否指點我一個方向,以消除母親的苦難?」

佛陀告訴他:「你看!現在有這麼多的僧眾,經過三個月的修行,戒、定、慧具足,他們的功德、福力無量,你可以去供養他們,請求他們以最虔誠、悲憫的心,為你的母親祝福,救拔她。」

於是目犍連尊者將俗家的資財集中,在七月十五日安居圓滿、僧眾「自恣」這天,不管對年老或年少的出家人,都以最謙卑的心、恭敬的態度,端水讓大家洗手之後,再將盛滿豐富食物的缽器,一一呈給每位比丘。比丘們應供之後,眾口一心、凝神一志,用最虔誠的心來為他的母親祝願。

當晚目犍連尊者打坐時,一位很莊嚴的天人來到他的座前叩頭禮拜,感謝目犍連的救拔。

目犍連認不出這位天人是誰,她就說:「我是你的母親,承蒙你的孝心,加上有德僧眾們的祝福,讓我終於脫離了餓鬼的境界!同時,鬼道眾生也得到這分福德解脫了,所以我以最虔誠的心來感恩你。」天人說完之後飄飄然往天宮飛去,後面跟著一群天人,同樣往天上飄去。

阿難尊者虔誠供養僧眾的故事

有一次阿難陀尊者在結夏安居打坐的時候,看到一個青面獠牙的人逼近他的身邊。阿難很惶恐地問:「你到底是什麼人?怎麼會有這麼可怕的面容?」

青面獠牙的人回答他:「現在你說我很難看,不出三天後,你也會跟我一樣!不要以為你永遠都是這麼莊嚴。」

阿難聽到這話,全身發冷,汗毛直豎。他很害怕、很煩惱,於是求救於佛陀。

佛陀說:「阿難!人生無常,做人不能驕傲。大家都說你容貌端正,具有三十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象,十分莊嚴,但是年輕時莊嚴,卻也有年老、醜陋的時候。

你看到的境界是無常的境界,無常是每一天、每刻都在你周圍、你面前,隨時都會降臨。而且無常的降臨,並無老少的分別。」

「佛陀啊!我雖然有福能出家,又能每天跟隨在佛陀身邊,但是我還沒有真正徹悟,一旦無常到來,我便會失卻這個人身。到底怎樣才能成就道業呢?佛陀是不是能解救我?」

「只有一個方法:集合眾僧的德與福,福德具足,僧眾合一來為你祝福。」

阿難遂以最虔誠的心來供養佛、法、僧三寶。

之後,他又在一次定中看到那個青面獠牙者,原來是觀世音菩薩化作惡相來點化阿難。現在一般人普度的時候所拜的「普度公」,在佛教中稱作「面然大士」,「面然」的意思就是臉長得很難看。其實他是菩薩的化身,故意示現惡形讓阿難體悟人生無常──哪怕是很年輕、很莊嚴的人,終究逃不過無常的境界。

以上這兩個故事流傳下來,就變成民間的「普度」。很多人在農曆七月便忙著到廟裡「消災、超度、點燈等等。

其實,學佛要有正信,大家應該知道,佛陀時代結夏安居九十天後,僧眾們戒、定、慧具足,身、口、意三業清凈,集合這樣的力量,可以成就功德;這也是佛陀時代供僧的因緣,並非一般人所說:「農曆七月鬼門開,趕快拜拜鬼不來。」

喜歡今天的文章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關注

佛法微課堂

ID:weifofa

關注佛法微課堂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朋友圈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點個 「再看」 結個人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座養生小知識 的精彩文章:

《佛說分別經》聽佛經增福慧
兩次救人性命,最後自己也兩次死裡逃生,真是因果報應,絲毫不差

TAG:星座養生小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