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高冷故宮成「網紅」 美媒:「文化自信」重振中華傳統文化
遊客在北京故宮城牆上參觀。圖片來源:《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中國日報網8月5日電 紫禁城越來越受歡迎,2018年的遊客人數達到創紀錄的1700萬。歷經五百多年興衰榮辱,昔日帝王宮殿的大門向公眾敞開,古老的紫禁城煥發新生,故宮已當仁不讓成了「網紅」博物院。
據美國《紐約時報》8月3日報道,這座佔地180英畝的大院,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皇帝和他的大臣們規劃中國的地方。1912年,中國最後一位皇帝退位,從那以後,其中大部分宮殿廳堂大門緊閉,少數開放的大廳里擠滿了團隊旅遊的遊客。
紫禁城明年將迎來600周年誕辰,變化正在發生,即使是一些布滿塵土的漆黑的宮殿角落也恢復了往日的輝煌,以供遊人參觀。
2012年以前,這個龐大的古代建築群僅有30%的空間對公眾開放。現在,故宮80%的地方已經觸手可及,展覽、時尚的餐廳、書店和禮品店隨處可見,靜謐的人行道和零散的幽靜角落還能讓人回想起昔日的王朝。
文章稱,故宮的新生,正值中國展開一場保護並弘揚本國文化遺產的行動。如今,「文化自信」已成為中國的標誌性政策之一,政府正斥資重振中華傳統文化。
這些改變得到了回報。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44歲的軟體工程師趙立(音)最近帶著12歲的女兒參觀故宮,他說:「我們以前從來沒來過,因為那會兒沒什麼可看的。現在可以四處走走,看看新的展覽。它能讓年輕人或孩子更深入了解過去。」
如今,紫禁城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四周的城牆,現在大部分都作為壯觀的步道向公眾開放,讓人們可以俯視故宮全貌。
文章稱,另外,一些政府機構已騰出曾佔用的廳堂建築。這使故宮得以開辦新的傢具館等,以展示許多曾被放在倉庫里幾十年之久的藏品。不過 ,即便是所有新空間也不足以展示數百年來中國天子們收藏的珍寶。故宮目前只能展出約3萬件文物,僅占其總數的2%。
到2022年,在故宮西北方向約18英里的海淀區,一所佔地153英畝的新館將向公眾開放。屆時,這裡將展示皇家馬車、地毯和王室服飾。
部分故宮文創示意圖。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也變得更有創意。今年春節期間,故宮舉辦了一場皇室如何慶祝中國新年的展覽,展品包括康熙皇帝手書的吉祥春聯複製品。
2017年,故宮文創禮品店實現了2.2億美元的銷售額,不斷提升自己的產品。過去,故宮紀念品只有鑰匙鏈和太監玩偶,現在,他們還銷售根據歷史複製的瓷器、紡織品和傢具。
38歲的北京某出版社編輯譚女士(Lisa Tan)說,這些新店特別有吸引力,因為它們提供傳統瓷器或景泰藍製品,這些瓷器是由政府認可的大師用傳統方法製作的。
「故宮在保持這些傳統習俗方面發揮了帶頭作用,這很好,」譚女士說。「這些禮品甚至在一些圈子裡變得很時尚。」
大多數遊客仍然是旅遊團的一部分,被導遊帶著迅速穿過建築群的中心區域。
不過,對於一個願意花點時間的遊客來說,在故宮走一條更慢、更蜿蜒的路,是更好地了解歷史的方式。最值得關注和令人愉悅的去處是兩側的廂房和庭院,如今已向遊客開放,人們可以坐在那裡喝點茶,看著朱紅的宮牆在夏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編輯:齊磊?劉世東)
TAG:中國日報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