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先行奉上標題中問題的答案:《岳陽樓記》的「越明年」指的是第三年,「越」是「經過」的意思,詳情請見字條解說,無興趣內容請自行忽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98課,專講《說文解字》「走」部漢字中的一個漢字:「越」,詳情如下:

。這是現代漢語常用字,讀音有兩個:

(一)yuè。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越,度也。從走,戉聲。」形聲字。本義是度過;跨過;逾越。李富孫《說文辨字正俗》:「越訓度,與過字義同。」《六書故.人九》:「越,踰越險阻也。」比如《楚辭.天問》:「阻窮西征,岩何越焉?」指鯀死在羽山不準西向回國,巉岩重重,他哪能超越而過?又比如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行李相攀援,川廣不可越。」河流太寬,無法跨過。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賣草藥的杜甫)

本義之外,越還有很多用法,舉常用的說說:(1)經過。《書.召誥》:「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則至於豐。」 二月十六日以後,經過六天到了乙未,成王早晨從鎬京步行,到了豐邑。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這裡的越,是經過了第二年,就是隔了一年,第三年的意思,並不是指「到了」第二年。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岳陽樓)

(2)不依次序,超出某種規定或範圍。比如:「越位;越俎代庖。」《洪武正韻.屑韻》:「越,超也。」比如《荀子.議兵》:「師不越時。」軍隊出征不超過預先約定的時限。現代漢語里的例子如魯迅《集外集拾遺.懷舊》:「而王翁亦謂之長毛,且雲,時正三十歲。今王翁已越七十,距四十餘年矣。」超過了七十歲。

(3)遠離。《方言》卷六:「伆,離也。楚謂之越,或謂之遠。」錢繹箋疏:「越與遠,語之轉耳。」《小爾雅.廣言》:「越,遠也。」比如辛棄疾《美芹十論.審勢》:「而沙漠所簽者越在萬里之外,雖其數可以百萬計,而道里遼絕。」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遼遠的沙漠)

(4)激揚;宣揚。《爾雅.釋言》:「越,揚也。」郭璞註:「謂激揚。」王引之述聞:「揚、越一聲之轉,故……激揚之轉為激越,清揚之轉為清越。」《國語.晉語八》:「宣其德行,順其憲則,使越於諸侯。」韋昭註:「越,發聞也。」

(5)消散;飛散。《左傳.昭公四年》:「風不越而殺,雷不發而震。」杜預註:「越,散也。」孔穎達疏稱:「風不以理舒散而暴疾殺物。」風不散而草木凋零,雷不鳴而畜傷亡。《淮南子.精神》中也有:「嗜欲者使人之氣越,而好憎者使人之心勞。」高誘注稱:「越,失。」嗜欲使人精氣散逸,而愛憎之情則使人心力疲憊。

(6)方言。樹頂狀如車蓋。《淮南子.精神》:「今夫繇者,揭臿,負籠土,鹽汗交流,喘息薄喉,當此之時,得茠越下,則脫然而喜矣。」高誘注稱:「楚人樹上大本小,如車蓋狀為越,言多蔭也……越讀經無重越之越也。」那些服勞役的人,高舉鑺頭鐵鍬挖土,背著籠筐運土,做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喉嚨生煙干痛。這個時候,能夠在樹蔭下歇息片刻,他就會感到舒服而高興。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樹下乘涼)

(7)用作副詞。表示愈,更加。如:越發;腦子越用越靈;天氣越來越熱。比如辛棄疾《浣溪沙.贈子文侍人名笑笑》:「宜顰宜笑越精神。」無論是皺眉還是發笑都更加合人心意。現代漢語里如魯迅《吶喊.明天》:「他站起身,點上燈火,屋子裡越顯得靜。」現代漢語里經常作「越……越……」疊用,表示事物向前一層發展。比如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二:「新書彷彿是知識的花朵,出版的越多,才越顯出文化的榮茂。」說到這裡,丁聰先生插圖版的《四世同堂》真的是一套值得收藏的好書。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丁聰插圖版《四世同堂》書內頁)

(8)布名。產於江東閩越一帶的白色細葛布。《後漢書.皇后紀上》:「太后感析別之懷,各賜王赤綬,加安車駟馬,白越三千端。」李賢註:「白越,越布。」

(9)迂闊。《國語.魯語上》:「海鳥曰『爰居』,止於魯東門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國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孫之為政也!『」韋昭註:「越,言其迂闊不知政要。」

(10)失墜,墜落。《集韻.月韻》:「越,《說文》度也。一曰墜也。……隸作越。」《左傳.成公二年》:「射其左越於車下;射其右斃於車中。」杜預註:「越,隊也。」意思是:射車左,車左死後墜落在車下。射車右,車右死在車中。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古代的戰車實戰場景模擬圖)

(11)治理。《廣雅.釋詁三》:「越,治也。」《國語.周語下》:「豐殖九藪,汩越九源。」王引之《國語述聞》稱:「韋注曰:『越,揚也。』家大人曰:『汩、越皆治也,謂賓士九州之土也。」即治理天下。又比如《說苑.指武》:「使城郭不修,溝池不越,鍛劍戟為農器。」城郭不加修復加固,溝池不加治理,將劍戟鍛造為農具。

(12)奪取,搶劫。《書.康誥》:「凡民自得罪:寇攘姦宄,殺越人於貨,暋(mǐn,強橫)不畏死。」老百姓凡因這些行為犯罪:偷竊、搶奪、內外作亂、殺人搶取財貨,強橫不怕死。成語殺人越貨即出自這裡,意思是害人性命,搶人東西。後泛指盜匪的行為。

(13)輕捷。《荀子.非相》:「古者桀、紂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越勁,百人之敵也。」古時候,夏桀、商紂魁梧英俊,是天下出眾的身材;他們的體魄輕捷強壯,足可以對抗上百人。

(14)古國名,春秋十四列國之一,亦稱於越。建都在會稽(今浙江紹興)。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踐滅吳國,並向北擴展,稱為霸主,至公元前306年為楚所滅。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卧薪嘗膽的越王勾踐)

(15)通「粵」。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詩》、《書》多假越為粵。」比如《詩經.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對越在天,駿奔走在廟。」鄭玄箋稱:「越,於也。」大意是:眾士祭祀排列整齊,文王德教記在心中,遙對南方文王的在天之靈,迅速奔走在清廟之中。鄭玄說這裡的越,指的是於越,而實際上,此處的於越通「粵」之「粵」,指南方,古人祭祀在天之靈時,遙對南天。

(16)用作地域的代稱。結合上列用法,指代的地域也有兩處:

其一,指廣東、廣西地區,也作為我國南方的泛稱。《論衡.物勢》:「長仞之象,為越僮所鉤,無便故也。」李白的詩《古風》之五十六:「越客采明珠,提攜出南隅。」王倚注稱:「越,南越也,今廣東是,其地當天下之南而臨南海,海中有珠池,產明珠。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出產大象的」越「)

其二,指浙江省或該省東部地區,也專指紹興一帶。比如越劇(紹興一帶的劇種)。比如杜甫詩《壯遊》:「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唱越劇的「越」)

(17)古代南方少數民族名。古時江浙閩粵之地為越族所居,稱為「百越」或「百粵」。如:於越在浙江,閩越在福建,揚越在江西,南越在廣東,駱越在安南。

此外,越還可以用作姓氏,《萬姓統譜》有載。

(二)huó。音出《廣韻》,有三個用法:(1)瑟底小孔。《集韻.末韻》:「越,瑟虛。」比如《儀禮.鄉飲酒》:「相者二人皆左何瑟,後首挎越。」鄭玄註:「挎,持也。相瑟者則為之持瑟,其相歌者徒相也。越,瑟下孔也。」相者二人,皆左手荷瑟,瑟首在後,把手指伸進瑟下孔中持瑟。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古瑟)

(2)穿孔。《國語.周語下》:「如是,而鑄之金,磨之石,系之絲木,越之匏竹。」韋昭注稱:「越匏竹以為笙管也。越,謂為之孔也。」

(3)通「括(kuò)」。結,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泰部》:「越,假借為括。」比如《左傳.桓公二年》:「清廟茅屋,大路越席。」孔穎達疏:「越席,結蒲為席。」太廟用茅草蓋屋頂,祭天之車用蒲草結成的席鋪墊。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蒲席)

越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198課:細說「越」字

(越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198,部分圖片引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唐詩閑讀:「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
實例:在漢印基礎不紮實時,為什麼不建議初學者學習戰國古璽

TAG:談藝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