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讀《明朝那些事》的時候,總是感慨,「當年我的老師要是也能這樣講歷史,我的歷史分數何至於此?」

尤其講到一代聖人王陽明的時候,恨不得把自己名字改成瑾陽明,或者瑾知行,後來想想還是作罷。

讀完關於王陽明的事迹,我腦海中突然蹦出兩句短評:「才高八斗,意氣風發。 」

他本來就是一個傳奇人物,想來也深受大家喜愛。

在我看來,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心學思想,對於後人而言,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在日本,上至著名日本儒者中江藤樹、江戶著名兵法家山鹿素行,下至日本知名作家三島紀由夫,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甚至連普通學者,都把王陽明和他的心學思想奉若神明。

近代學者梁啟超曾說:「日本維新之治,心學之為用也。」從旁驗證了日本近代之崛起,以及日本民治維新的核心,都與陽明心學有著莫大的聯繫。

而在我國,世人都把立德、立功、立言,當成最高人生準則,這當中,最為著名的兩個半聖人,孔子算一個,王陽明算一個,曾國藩算半個,由此可見,後世對王陽明評價之高。

了解王陽明的學問與經歷之後,相信每個人都會得到不一樣的切身感受。當你對當下心存疑惑時,不如多讀王陽明。

01

王陽明一生傳奇。

1472年,王陽明出生於浙江餘姚,父親王華考中了狀元,官至吏部尚書。少年王陽明,很早就展現出非凡的才氣。

11歲時,王陽明隨祖父王倫進京找父親,途經江蘇鎮江金山寺時,一眾文人設宴款待,期間有人提議想見識狀元之父的文采,面對突然而來的考驗,王倫一時啞然。

這時,王陽明當場作詩一首:「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四座俱驚,震驚之餘,大家懷疑是王倫早就作好的詩句,見窗外明月當頭,就讓王陽明以「蔽月山房」為題,再賦詩一首。

王陽明看著窗外,略有思忖,而後從容吟誦:「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

相比於前一首,意境更遼闊,思想更深遠,詩剛作完,滿堂皆驚。

祖父王倫看著王陽明,差點驚得捋掉了鬍鬚,卻也因此料定自己的孫子將來一定不凡。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王陽明12歲時,在課堂上問教書先生:「人生何謂第一等事?」

先生回答:「像你父親一樣,登科及第。」

王陽明說:「恐怕這不是我想要的。」

老師反問:「那你覺得何為人生第一等事?」

王陽明說:「做聖賢。」

15歲時,王陽明與父親同游居庸關,沿途看到各地災害頻發,盜賊四起,於是對父親說:「願得壯卒萬人,削平草寇,以靖海內。」父親駭然,對自己的寶貝兒子大罵一通,生怕他一不留神就跑出去提刀立馬斬盜賊,為此,還暗戳戳給他說了一門親事。

可王陽明這時對「做聖賢」仍舊無比嚮往,拜訪理學家婁諒之後,得到一個答案:「聖人朱熹書中自有答案。」為此,在讀完朱熹的著作後,21歲的王陽明和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歷經了七天七夜後,飢困交加的他終於堅持不住,暈倒在地。

醒來之後,他長嘆道:聖人之說可疑也!

11歲詩文有成,12歲立志做聖賢,15歲熟知兵法,立志帶兵驅逐盜賊,21歲,能夠對自己的想法加以實踐,有勇氣與魄力質疑聖人。

在少年時,在我們仍懵懂無知的年紀,王陽明就已經對人生有了十分清晰的目標。

02

當王陽明覺得做聖賢無望後,開始轉投其他途徑。據當時的大儒湛若水的《陽明先生墓志銘》中記載,這一時期,王陽明經歷了「五溺」,即任俠、騎射、辭章、神仙、佛學。

想通過這五個方向的學習,尋找安身立命的道理。1499年,28歲的王陽明考中進士,官拜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從此步入仕途。

然而,好景不長,1506年,由於上書諫言批評武宗堵塞言路,被捕入獄,隨即被貶為貴州龍場驛驛丞,連父親王華也受到牽連,被迫辭官。

流放途中,王陽明遭遇了宦官劉瑾派出的刺客追殺,情急之中,他靠假死才躲過一劫。

歷經生死考驗,他不斷自問:「聖人此處更有何道?」意思是說,聖人在這樣艱苦的環境里,怎樣去思考人生生死這樣的大問題呢?他開始參悟「格物致知」的道理。

又一年,王陽明又推進了自己的思想,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論,這一階段,史稱「龍場悟道」。龍場悟道之後,王陽明的心學已成。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在龍場期間,王陽明不僅悟道、講學,還通過修建龍岡書院、何陋軒、君子亭等福澤一方,同時,他還向這裡的各個民族、各個階層的人傳道解惑。

他堅持以儒家的寬政為本,強調官員要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

任職期間,他盡職盡責,視民如子,杜絕了鎮守橫征,並且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用以維護官與民之間的責任和利害。

同時,加強整頓吏治,他認為:「權為天下利害所系,小人竊之以成其惡,君子用之以濟其善。」

一靠制度,二靠良知,內外相輔,在王陽明的治理下,這裡出現了難得的清平盛況。

他一面開壇講學,一面處理政事,在「心學教化」的基礎上,僅僅六年,王陽明官位不斷高升,到了1516年,他已經接受朝廷認命,當上了三品大員,都察院左僉都御史。

身在絕境卻不斷自省,在民風凋敝處開壇講學,此時的王陽明,身處逆境而不憂,他在龍場求道的經歷和毅力,著實令人驚嘆。

03

眾所周知,王陽明之所以稱之為聖人,除卻「心學思想」的深遠意義之外,就是他在「當世」所創下的功績。

其一是剿匪:當時贛閩湘粵四省土匪猖獗。前幾任巡撫來剿匪,匪徒和老百姓勾搭成奸,而且匪徒在軍隊安插有卧底,多次剿匪無果。

王陽明走馬上任後,充分調研大力部署,先後推出三大舉措。先故意釋放信號,說要和匪徒開戰,乘機就揪出了內奸,然後讓這些人去當雙面間諜。

而後,推行十牌法,10間房子為1牌,大家互相監督,一旦謊報或不報,全體首罰。最後,發揮自己的心學能力,寫一封信給土匪,幫他們分析投降和抵抗的利弊,引髮匪徒內部發生分化。

長期以來除不掉的匪患,被王陽明輕鬆解除。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二是平叛:

1519年,南昌寧王朱宸濠擁重兵叛亂,舉世震驚。當時王陽明手裡雖有兵符,但卻無兵可調遣。於是他想了五個對策,環環相扣,一舉破敵。

第一步,疑兵、緩兵之計。

王陽明此時手中無兵,不能直接和寧王對戰。他便先和知府伍文定會合,一邊籌糧,一邊募兵,同時派人發布消息:「朝廷派來的討伐大軍共計八萬人,會同其餘地方的八萬大軍,共16萬大軍一起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寧王大軍已經行進在途中,害怕王陽明率兵來襲,不敢輕易離開。

第二步,反間計。

疑兵之計遲早會被發現,王陽明知道寧王肯定還會進攻南京,於是派出大批間諜,都攜帶著同一封密信,信中誇獎寧王的相國李士實、劉養正很忠誠,然後又說你們趕緊讓寧王進攻南京,又故意把消息泄露給寧王知道。

「密信」自然被寧王得到,寧王懷疑謀事投敵,自然不敢冒進。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第三步,圍魏救趙。

七月份的時候,寧王終於忍不住,派遣王拱嵒率四萬人留守,自己帶領剩下的六萬人,襲下九江、南康,出大江,薄安慶。

但此時,王陽明手中已有兵甲八萬,決定主動出擊。大家多請求出兵安慶,但王陽明卻堅持認定邢珣的策略:先佔據南昌,斷賊後路,賊必返兵,乘此南北會攻,陷賊於困境而全殲之。

第四步,圍點打援之計。

王陽明對南昌的計策是只圍不攻,戰場被選在黃家渡這個地方,他料到寧王心急,必定快速趕往南昌,可以在此設伏。

等到寧王馬不停蹄地趕來,王陽明早已以逸待勞,將他誘入黃家渡,四面合圍。

第五步,攻心之計。

寧王退到樵舍之後,決定在鄱陽湖與王陽明決一死戰。

他命人把戰船連在一起,然後拿出金銀財寶犒賞士兵,承諾殺死王陽明必有重賞。但王陽明並不接戰,而是命人拿出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宸濠叛逆,罪不容誅。協從人等,有手持此板,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然後將木牌投入鄱陽湖中。在留財還是保命的選擇上,當然後者更重要,士卒紛紛入水前去撿取。對於沒有投降的,王陽明重演了一出赤壁之戰。火勢席捲寧王陣營,王陽明以少勝多,寧王大敗被俘。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內亂平息,又有一些人開始大肆傳訛,「王陽明早與朱宸濠暗中勾結,因為謀事不成才被迫起兵。」

豈料王陽明早就在上書捷報時表明:「一切都是武宗皇帝的功勞。」困境迎刃而解。

縱觀王陽明一生,經歷無數坎坷,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但卻從未因此失意,因為堅守本心,他往往能突破逆境,轉逆勢為順勢。

04

有人說:「王陽明的心學思想過於深奧,不似曾國藩這般立足於現實。」

其實不然,王陽明的「陽明心學」,有著十分深刻的指導意義。關於「心外無物」,有一個流傳至今的故事。

一日,王陽明和朋友在山中漫步,朋友指著花花草草問:你說天底下沒有心外之物,那麼這些花樹深山中自開自落,和我的心有什麼關係?

王陽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大意可理解為:「人沒有在意花的時候,花開花落都是寂寞的自然景象,當你在意它的時候,它便映照著你內心的情緒。」

在我的理解里,心外無物,其實也是一種同理心。一種換位思考,一件事物,它本身的善惡好壞,往往來自於我們內心對它的評價。

所以,一切修行的本質,在於修心。心越簡單,人越高明。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刻,人在無能為力時,總喜歡給自己找妥協和放棄的借口,並千方百計讓它合理化。但其實,知道和做到根本就是兩回事。

王陽明曾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是王陽明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論,與其停留在原地自怨自艾,不如一面學習,一面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在王陽明的聖賢之路上,有兩句人人皆知的話,可以揭示他的這一思想:

第一句是「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第二句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在迷茫時,念念不忘內心深處的召喚,在行走時,時刻不忘初心,始終向著目標前行。

「吸引力法則」也揭示了這一定律:你的心念,與你的現實遭遇,存在著一種吸引關係,你有什麼心念,往往會把相應的遭遇和處境吸引過來。

所以,當下的我們,更應該謹守本心,知行合一。

05

公元1529年1月9日上午8時許,彌留之際的王陽明,讓家童把唯一在身邊的弟子周積叫進船,徐徐睜開眼說:「吾去矣。」

周積泣不成聲,問先生有何遺言,王陽明微笑說道:「此心光明,亦復何言。」隨後,57歲王陽明長辭於世。

龍場悟道那年,他34歲,提出「致良知」時,他已然49歲。

這兩件大事,一是標誌著心學的誕生,一是標誌著心學真正成熟。

當你心存疑惑時,我勸你多讀王陽明

王陽明晚年最為珍視這四句提點:「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一方面,他認為良知本體的至善性、絕對性的。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人人皆可成堯舜。」

促進道德主體挺立,以道德為準繩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另一方面,王陽明闡明了良知的本體對於現實環境的影響,他告誡世人:「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勿把它作為一種光景玩弄」。

對於個人而言,良知是本心,是個人的修養。但也有另一層釋義,良知,也是一種對於社會價值的考量。最後踐行「改變世界,傳遞價值」的人,他們的初心,都是想著如何為社會謀福祉。他們把對於自身修養的小愛,轉變成了對社會的大愛。修行的本意,在於「利他」。

你能為社會做出多大貢獻,其實就是你本身的價值所在而這,也是王陽明「心學思想」的魅力所在。

但凡博愛之人,他們的愛都是基於對小善的信仰。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仁者不辭小善,故能成就大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