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脛骨

脛骨

脛骨/t?bi?/(複數脛骨/t?bii/或脛骨),也稱為shinbone或shankbone,是脊椎動物膝關節下方腿部兩塊骨骼的較大,較強和前(前額)(另一種是 腓骨,在脛骨的後面和外面),它將膝蓋與踝骨連接起來。脛骨位於腓骨旁邊的腿內側,更靠近中間平面或中心線。脛骨通過腿骨間膜與腓骨連接,形成一種稱為韌帶聯合的纖維關節,運動很少。脛骨以長笛脛骨命名。它是人體中僅次於股骨的第二大骨骼。腿骨是最強壯的長骨,因為它們支撐身體的其他部分。

脛骨的位置(以紅色顯示)

顯示不同隔間的腿的橫截面(拉丁術語)

目錄

1 結構

1.1 上肢

1.1.1 面

1.1.2 髁突隆突

1.1.3 表面

1.2 軸

1.2.1 邊界

1.2.2 表面

1.3 下肢

1.3.1 表面

1.3.2 骨折

1.4 血液供應

1.5 關節

1.6 發展

2 功能

2.1 肌肉附著

2.2 力量

3 臨床意義

3.1 斷裂

4 社會與文化

5 其他動物

6 其他圖像

7 參考文獻

結構

在人體解剖學中,脛骨是股骨旁邊的第二大骨骼。與其他脊椎動物一樣,脛骨是小腿中的兩塊骨頭之一,另一塊是腓骨,是膝關節和踝關節的一個組成部分。腿骨(股骨,脛骨和腓骨)是最強壯的長骨,因為它們必須支撐身體的其他部分。

骨骼的骨化或形成始於三個中心;一個在軸中,一個在每個肢體中。

脛骨被歸類為長骨,因此由骨幹和兩個骨骺組成。骨幹是脛骨的中段,也稱為軸或身體。雖然骨骺是骨頭的兩個圓形末端; 最靠近大腿的上部(也稱為上部或近端)和最靠近足部的下部(也稱為下部或遠端)。脛骨在下三分之一處收縮最多,而遠端比近端小。

上肢

右脛骨上表面。(前面位於頂部。)

膝蓋

脛骨的近端或上端在橫向平面中擴展,具有內側和外側髁,其在水平平面中均變平。內側髁是兩者中較大的一個,並且更好地支撐在軸上。髁的上表面與股骨關節連接以形成脛股關節,膝關節的承重部分。[1]

內側和外側髁由髁間區域分開,其中十字韌帶和半月板附著。這裡內側和外側髁間結節形成髁間隆起。髁間區域與內側和外側髁一起形成脛骨平台,其既與股骨的下肢連接並且錨固到股骨的下肢。髁間隆起將髁間區域分為前後部分。前髁間區域的前外側區域被許多用於營養動脈的小開口穿孔。[1]兩個髁的關節面都是凹的,特別是在中央。更平坦的外邊緣與半月板接觸。內側髁上表面呈橢圓形,並橫向延伸到內側髁間結節側。外側髁上表面形狀更圓,其內側邊緣延伸到外側髁間結節側。內側髁的後表面具有用於半膜肌的一部分附著的水平凹槽,而外側髁具有用於與腓骨頭部進行關節的圓形小面。[1]髁突下方是脛骨結節,用於附著髕韌帶,股四頭肌的延續。[1]

上關節面呈現兩個光滑的關節面。

內側小面,橢圓形,從一側到另一側略微凹入,從後向前略微凹入。

橫向的,近似圓形的,從一側向另一側凹入,但在向後之前略微凸起,特別是在其後部,在那裡它延伸到後表面一小段距離。

這些小平面的中央部分與股骨的髁突關節,而它們的周邊部分支撐膝關節的半月板,其在此處介於兩個骨頭之間。

髁突隆突

在髁間區域的關節面之間,但是比骨的前部更靠近後部,是髁間隆起(脛骨的脊柱),在兩側由突出的結節覆蓋,在其兩側的關節面是延長;在髁間隆突前面和後面是前後交叉韌帶和半月板附著的粗糙凹陷。

髁的前表面彼此連續,形成大的稍微平坦的區域;這個區域是三角形的,寬闊的上方,並且由大的血管孔穿孔;狹窄的下方,它以一個大的長圓形高度結束,脛骨的結節,使髕韌帶附著;一個滑囊介入韌帶深層表面和結節上方骨骼部分之間。

在後面,髁突通過淺凹陷相互分離,後髁間窩,附著於膝關節後部十字韌帶的一部分。內側髁向後呈深橫向溝槽,用於插入半膜肌腱。

其內側表面凸出,粗糙,突出;它使內側副韌帶附著。

外側髁呈後平坦的關節面,近似圓形,向下,向後和向側,用於與腓骨的頭部連接。它的側面是凸出的,粗糙的,並且在前面是突出的:在它上面是一個隆起,位於結節的上邊界和它的前表面和側面的交界處,用於髂脛束的附著。在其下方,趾長伸肌的一部分起源並且插入來自股二頭肌的肌腱的滑動。

右腿的骨頭。前表面

脛骨的軸或身體的橫截面為三角形並形成三個邊界:前部,內側和外側或骨間邊界。這三個邊界形成三個表面;內側,外側和後側。[2]脛骨的前部平坦部分稱為纖維,通常與腓骨混淆。[3]

邊界

前嵴或邊界,三者中最突出的,在結節上方開始,並在內踝的前緣下方結束。它在上部三分之二的範圍內是蜿蜒而突出的,但在下面是光滑的圓形;它可以附著在腿部的深筋膜上。

內側邊緣光滑,上下圓潤,但在中心更為突出;它始於內側髁的後部,終止於內踝的後緣;其上部使膝關節的脛骨副韌帶附著至約5cm的程度,並插入到pop肌的一些纖維中;從其中間三分之一處,比目魚肌和屈肌趾長肌的一些纖維起源。

骨間頂部或側邊緣薄而突出,尤其是其中央部分,並與骨間膜連接;它從腓骨關節面前面開始,在下面分叉,形成三角形粗糙表面的邊界,用於連接脛骨和腓骨的骨間韌帶。

內側表面光滑,凸起,寬於上方;它的上三分之一,指向前方和內側,被來自縫匠肌腱的腱膜,以及Gracilis和Semitendinosus的肌腱所覆蓋,所有這些肌腱都插入到前嵴的前方;在其餘程度上它是皮下的。

側面比內側窄;它的上部三分之二處有一個淺溝,用於脛骨前肌的起源;其下三分之一是光滑,凸起的曲線,逐漸向前到骨的前方,並且由脛骨前肌,伸肌腱和趾長伸肌肌腱覆蓋,從內側依次排列。

後表面在其上部呈現突出的脊,腘線,其從腓骨的關節面的後部向下傾斜地向下延伸到內側邊緣,在其上部和中間三分之一的交界處;它標誌著腘肌插入的下限,用於覆蓋這個肌肉的筋膜的附著,併產生部分Soleus,屈肌趾長肌和脛骨後肌。在該線上方的三角形區域插入腘肌。後表面的中間三分之一被垂直脊分成兩部分;山脊從腘線開始,上面有很好的標記,但下面不明顯;內側和較寬的部分產生屈肌趾長肌,側脛骨後部的較窄部分。後表面的其餘部分是光滑的並且由脛骨後部,屈肌趾長肌和長屈肌腱覆蓋。緊靠pop線以下的是營養孔,它很大並且傾斜向下。

下肢

從前面看到的脛骨下肢

從背部看到的下肢脛骨

脛骨的遠端遠小於近端並且呈現五個表面;它作為一個強大的金字塔形過程,即內踝,在其內側向下延長。脛骨的下肢連同腓骨和距骨形成踝關節。

下關節面是四邊形的,並且與距骨的關節平滑。它在向後之前是凹的,在前面比在後面更寬,並且在向後通過略微的高度橫穿,分開兩個凹陷。它與內踝連續。

下肢前表面光滑圓潤,伸展肌肉的肌腱覆蓋;其下邊緣呈現出粗糙的橫向凹陷,用於附著踝關節的關節囊。

後表面被一個淺槽向後傾斜向下和向內延伸,與距骨後表面上的類似凹槽連續,並用於屈肌腱的肌腱通過。

側面呈現三角形粗糙凹陷,用於連接下骨間韌帶,將其與腓骨連接;該凹陷的下部是光滑的,在新鮮狀態下覆蓋有軟骨,並與腓骨關節連接。表面由兩個突出的邊界(前部和後部丘)界定,在骨間頂部連續;它們能夠附著在外踝的前後韌帶上。

內側表面 - 詳見內踝。

骨折

脛骨踝關節骨折有幾種基於位置或機制的分類系統:

內踝 - Herscovici分類

後踝 - Haruguchi分類

機制 - 勞格 - 漢森分類

血液供應

脛骨供應來自兩個來源的血液:作為主要來源的營養動脈和來自脛前動脈的骨膜血管。[4]

關節

脛骨是四個關節的一部分;膝,踝,上下脛腓關節。

在膝蓋中,脛骨形成與股骨的兩個關節中的一個,通常被稱為膝關節的脛骨股骨組件。[5] [6]這是膝關節的負重部分。[2]脛腓關節是脛骨和腓骨之間的關節,允許很少的運動。[引證需要]近端脛腓關節是一個小平面關節。關節形成在外側脛骨髁的下表面和腓骨的頭部之間。關節囊由腓骨頭的前後韌帶加強。[2]遠端脛腓關節(tibiofibular syndesmosis)由腓骨遠端內側的粗糙凸面和脛骨外側的粗糙凹面形成。[2]被稱為踝關節的踝關節部分是滑動鉸鏈關節,其將下肢中的脛骨和腓骨的遠端與距骨的近端連接。脛骨和距骨之間的關節比較小的腓骨和距骨之間的重量更大。

發展

脛骨骨化計劃。來自三個中心。

脛骨和腓骨的骨骺線在一個年輕成人。前方。

脛骨從三個中心骨化;骨幹(軸)的主要中心和每個骨骺(肢體)的輔助中心。骨化開始於身體的中心,大約是胎兒生命的第七周,並逐漸向四肢延伸。

上骺中心出現在妊娠34周前或出生後不久;它呈扁平狀,前面有一個薄薄的舌狀突起,形成結節;較低的骨骺出現在第二年。

較低的骨骺與大約十八分之一的脛骨幹融合,而上半部分在第二十年左右融合。

偶爾還有兩個中心,一個用於形成結節的上骨骺的舌形過程,另一個用於內踝。

功能

肌肉附著

強度

脛骨被建模為在行走期間採取軸向力,最高可達4.7體重。它在後期站立階段的矢狀平面的彎矩達到71.6體重乘以毫米。[8]

臨床意義

斷裂

脛骨骨折可分為僅涉及脛骨的骨折; 保險杠骨折,Segond骨折,Gosselin骨折,幼兒骨折,以及包括脛骨和腓骨的骨折; 三尖瓣骨折,雙踝骨折,Pott骨折。

社會與文化

在猶太教中,山羊的脛骨或脛骨用於逾越節塞德板。

其他動物

大多數其他四足動物的脛骨結構基本上與人類相似。脛骨的結節是髕韌帶在哺乳動物身上所附著的嵴,而不是沒有髕骨的爬行動物,鳥類和兩棲動物的股四頭肌肌腱。[9]

其他圖片

右脛骨的形狀

3D圖像

顯示內部的脛骨的縱剖面

右膝關節。前視圖。

從正面右膝關節,顯示內部韌帶

從後面左膝關節,顯示內部韌帶

左距骨關節

右距骨和距骨關節冠狀斷面

足背。踝關節。深層解剖

足背。踝關節。深層解剖

踝關節。深層解剖。前視圖

右腿的骨頭。前表面

右腿的骨頭。後表面

足背。踝關節。深層解剖。

踝關節。深層解剖。

踝關節。深層解剖。

踝關節。深層解剖。

踝關節。深層解剖。

參考: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 in the public domain from page 256 of the 20th edition of Gray"s Anatomy (1918)

Drake, Richard L.; Vogl, A. Wayne; Mitchell, Adam W. M. (2010).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2nd ed.). pp. 558–560. ISBN 978-0-443-06952-9.[page needed]

Drake, Richard L.; Vogl, A. Wayne; Mitchell, Adam W. M. (2010). Gray′s Anatomy for Students (2nd ed.). pp. 584–588. ISBN 978-0-443-06952-9.

Nelson G, Kelly P, Peterson L, Janes J (1960). "Blood supply of the human tibia". J Bone Joint Surg Am. 42-A: 625–36. PMID 13854090.

Rytter S, Egund N, Jensen LK, Bonde JP (2009). "Occupational kneeling and radiographic tibiofemoral and patellofemoral osteoarthritis". J Occup Med Toxicol. 4 (1): 19. doi:10.1186/1745-6673-4-19. PMC 2726153. PMID 19594940.

Gill TJ, Van de Velde SK, Wing DW, Oh LS, Hosseini A, Li G (December 2009). "Tibiofemoral and patellofemoral kinematics after reconstruction of an isolated 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in vivo analysis during lunge". Am J Sports Med. 37 (12): 2377–85. doi:10.1177/0363546509341829. PMC 3832057. PMID 19726621.

Bojsen-M?ller, Finn; Simonsen, Erik B.; Tranum-Jensen, J?rgen (2001). Bev?geapparatets anatomi [Anatomy of the Locomotive Apparatus] (in Danish) (12th ed.). pp. 364–367. ISBN 978-87-628-0307-7.

Wehner, T; Claes, L; Simon, U (2009). "Internal loads in the human tibia during gait". Clin Biomech. 24 (3): 299–302. doi:10.1016/j.clinbiomech.2008.12.007. PMID 19185959.

Romer, Alfred Sherwood; Parsons, Thomas S. (1977). The Vertebrate Body. Philadelphia, PA: Holt-Saunders International. p. 205. ISBN 0-03-910284-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葉 的精彩文章:

益生菌的益處+神話-改善腸道健康
楔形皮瓣在關節周圍傷口閉合術中的應用:一個病例系列

TAG:丁香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