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父太皇,子太皇,一皇不如一皇」

「父太皇,子太皇,一皇不如一皇」

宋孝宗趙昚畫像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二月,宋孝宗趙昚[shèn]立第三子趙惇為太子。

趙惇最初還能小心翼翼服侍父皇,表現出孝子的耐心,對老爹畢恭畢敬,唯命是從。

宋高宗趙構畫像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太上皇趙構病逝於德壽宮,宋孝宗極為悲痛,兩日沒有進食,當時表示要為太上皇服喪三年,於是詔令太子趙惇參預軍國大事。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初二,宋孝宗趙昚宣布禪位太子,成為南宋史上第二個太上皇,退居慈福宮(後更名為重華宮)。

宋光宗趙惇畫像

四十三歲的太子趙惇即位,史稱宋光宗。

也許是從前壓抑了太久,宋光宗上台之後,一反常態,不再經常看望父親。

《四朝聞見錄》記載:有一天,太上皇趙昚陪著自己的母親——太皇太后吳氏到東園遊覽。

按照以往的慣例,宋光宗趙惇應當陪伴在父親和祖母身邊,負責安排宴飲等事宜,侍奉父親和祖母。

可是都到了吃午飯的時間,宋光宗卻遲遲不露面。

太上皇趙昚和太皇太后吳氏還沒說什麼,身邊的宦官卻受不了了,開始抱怨。

幾個宦官故意在東園放出了一群雞,命手下去捉雞,雞又飛又跳,根本捉不到。

有喜歡搬弄是非者大呼:「今天是咋了,這雞捉不到啊!」

當時,臨安城(浙江杭州)土語「捉雞」的意思是等候別人設宴款待。

這些宦官故意這樣說,是在譏諷宋光宗趙惇遲遲不來,暗喻太上皇趙昚寄人籬下的尷尬處境。

太上皇趙昚只能佯裝糊塗,但其內心充滿著痛苦、憤怒,卻又無處排解。

此事傳出宮外,時人送給宋光宗一個諢號——「捉雞漢」。

紹熙五年(1194年)六月,太上皇趙昚病逝。

七月,在太皇太后吳氏的直接干預之下,大臣趙汝愚、韓侂胄等人擁立嘉王趙擴為皇帝,即宋寧宗。

宋寧宗趙擴畫像

宋光宗趙惇十分被動地成為南宋第三個太上皇,詔命移居泰安宮,也開始品嘗捉不到雞的感覺。

太上皇趙惇異常惱火,拒不搬出皇宮,並拒絕宋寧宗趙擴的朝見。

慶元六年(1200年)八月,太上皇趙惇病逝,時年五十四歲。

南宋這幾位太上皇,晚景都很凄涼,後人譏諷他們「父太皇,子太皇,一皇不如一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周讀書 的精彩文章:

麒麟,究竟是什麼動物?牛生麒麟靠譜嗎
《異鳥記》:一隻小鳥來報案,狀告有人對它鳥身傷害

TAG:漢周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