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別抱怨蓋碗不好用,掌握這些小技巧再試試

別抱怨蓋碗不好用,掌握這些小技巧再試試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魯迅先生曾在《喝茶》一文中這樣講到。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茶具自然也是百花齊放,品類多樣。眾多款品茗利器中,為何蓋碗能受到文人雅士們的偏愛呢?這其中自有道理。

[豆青牡丹蓋碗 74909]

有人說,蓋碗適合「懶人」。一隻蓋碗,既可泡茶又可直飲;開口極大,不同於壺那般要仔細地掏出茶葉,用水沖沖便乾淨了;材質多以瓷為主,表面光潔緻密,不會吸味,泡完紅茶也可泡綠茶,方便極了,可不正是「懶人福音」?

而用蓋碗若僅僅是為了圖個方便,便辜負了這天人合一的「三才碗」了。中國人品茶講究「察色,聞香,觀形和品味」缺一不可。蓋碗泡茶,便於觀色聞香,使用便捷易攜帶,同時還避免了壺堵杯吐之煩。如此良器,有些茶友使用起來卻有「握不住」、「燙手」、「出水不易」等問題出現,這小小的蓋碗使用起來到底有何講究呢?下面,我們便一起來看看。

[安居樂業描金蓋碗 63744]

首先,選擇一個好的蓋碗

材質:盡量選用白瓷或青花蓋碗。不影響觀茶形、茶色、茶舞,可觀賞最真實的茶。

口沿:口沿外飄、敞開的設計,散熱性相較其他蓋碗更強,使用起來也不會燙手。

蓋鈕:蓋鈕較高,凹陷較淺的蓋碗為佳,在泡茶時不易燙手,也容易拿取杯蓋。

[粉彩牡丹蓋碗 75591]

其次,掌握正確拿蓋碗的手勢

三指法:三指法比較優雅,是最普遍的一種拿蓋碗的方法,也是很多女性常用的手法。出湯時,杯蓋調整好合適的開口大小,食指放在蓋鈕上,拇指和中指抓住碗沿的兩側,無名指和小指彎曲並在中指邊上,不與蓋碗接觸,把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注意出湯時順著食指的方向傾倒,便不會燙到手指。另外,無名指和小指不可翹起,這樣既不美觀也不禮貌。

抓碗法:這種方法用的人不是很多,主要因為整個手抓住蓋碗,還是比較燙手的,男性使用抓碗法的比較多。這種拿法首先要調整好蓋子開口大小,拇指按住蓋鈕,其他手指貼住蓋碗底部的圈足,一隻手掌抓住蓋碗,蓋子的方向朝向自己,碗底背對自己,蓋碗垂直過來,即可出湯

抓碗法方便操作,一手即可掌握,對習慣用這種方法的人來說,實在是豪邁、大氣。

最後,注意泡茶細節讓蓋碗更順手

注水大概七分滿左右,給碗沿留下足夠高度,手指捏上去不容易燙手。需要注意水量少了之後,茶也要適當減少。

出湯時杯蓋的口開可以大一點,出湯速度快些,便沒那麼燙手,動作要一氣呵成,沉肩墜肘。如擔心有茶渣,可以配合使用茶濾。

一人用時,只需端著茶船就可穩定重心,喝茶時又不必揭蓋,只需半張半合,茶葉既不入口,茶湯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愜意。若要茶湯濃些,可用茶蓋在水面輕輕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轉,輕刮則淡,重刮則濃,甚是妙也。

[妙手青花山水蓋碗 76398]

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這麼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個小天地,一個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講的「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盞堂 的精彩文章:

建盞是「陶」還是「瓷」,看這裡你就知道了
玻化的建盞到底好不好?

TAG:古盞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