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請來一個五台山高僧,大戰八國聯軍,後來怎麼樣了
啟秀,字松岩,清朝末年朝廷大臣,同治四年中進士,歷任清朝刑部主事、內閣學士、刑部侍郎、禮部侍郎。從光緒二十四年開始,啟秀官運亨通,升任禮部尚書,嗣後又升任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是六部九卿之一的大員。然而在庚子之變後的光緒二十七年,啟秀卻被慈禧下令處斬。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啟秀到底做錯什麼,觸怒了慈禧?
啟秀之死,與庚子之變和八國聯軍入侵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庚子之變前夕,隨著西方列強瓜分清朝的侵略行徑日益嚴重,清朝亡國滅種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即使是畏洋人如虎的慈禧,也深刻意識到,如果再不採取措施進行反擊,聽任局面進一步惡化,大清朝只怕要毀在她手裡。
當時西方列強的侵略勢力,已經蔓延到清朝廣袤國土的各個角落,他們的肆無忌憚的掠奪壓榨行徑,激起了清朝底層百姓的強烈憤慨,他們自發組織起來,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運動,開始了武力反抗西方侵略者的愛國行動。
本來信心不足的慈禧,眼看全國各地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湧,「扶清滅洋」口號震天,於是認為民心可用,鼓起勇氣要跟西方列強大幹一場。1900年五月二十五,慈禧下達懿旨,正式對西方八國宣戰,清軍和義和團向東交民巷外國使館、西什庫教堂等地發起猛攻。
清朝的強硬姿態,讓西方列強十分震驚。1900年6月,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為首的八國聯軍,從天津租界出發,向京師進軍,八國聯軍侵華之戰全面爆發。禮部尚書啟秀,是當時朝廷中最激烈的主戰派,他極力建議慈禧不應再忍讓退縮,而應採取堅決手段反擊侵略者。
攻打西什庫教堂之戰,是這次戰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時在京的各國傳教士和家屬、教民兩千餘人,為了躲避義和團攻擊,跑到西什庫教堂避難,英國、法國等國軍隊派兵駐守保護。清朝的甘軍和義和團,連續向西什庫教堂發起猛攻。
清軍和義和團人數雖佔據優勢,但卻始終不能佔領西什庫。清軍人多但武器裝備低劣,缺乏攻堅重火器,且士兵戰鬥力參差不齊、缺乏統一有效指揮,因此戰鬥力不強。駐守西什庫的外國軍隊武器精良,憑藉有利地形負隅頑抗,致使戰事久拖不決。
禮部尚書啟秀,一看老佛爺急得團團轉,於是靈機一動想了個主意。啟秀交遊極廣,他聽說五台山有一位高僧普凈,道行高深,法力高深莫測,於是向慈禧上書,建議派人敦請普凈下山參戰。這個普凈還挺有血性,聞聽國家有難,立即起身下山,來到京城。
普凈來到京城後,向慈禧提出三項要求。一是給他找一把青龍偃月刀,而是給他找一本《春秋》,三是給他找一匹棗紅馬。原來,普凈自稱能請動關羽關聖帝君「下凡」,前來降妖伏魔。眾人將信將疑,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給他準備好這三樣東西。
開戰之日,普凈勇氣百倍,手持青龍刀,胯下赤兔馬,懷裡揣著一本《春秋》,頭也不回來到了西什庫教堂前線,一馬當先向敵軍衝鋒。結果可想而知,敵軍一發炮彈打來,普凈當即殞命,只剩下一匹棗紅馬跑了回來。慈禧大為惱火,推薦人禮部尚書啟秀自然脫不了干係,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慈禧斬殺啟秀的一幕。啟秀和普凈的愛國之心和勇氣值得敬佩,但他的愚昧無知也令人嘆息。
當時的人們寫了一首詩記述此事:「西庫圍攻計妙哉,佛門弟子是奇才。龍刀一柄經全部,函請神僧下五台」,成為對那段悲壯歷史的一個永久剪影。
參考資料:《花隨人聖庵摭憶》
※曹操洗劫一座西漢墓,只留下一件文物沒帶走,如今成國寶聞名世界
※關羽斬顏良1千多年後,顏良墓被挖開,人們才知道關羽說謊了
TAG:新歷史小火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