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孫權無法征服的城鎮,曹魏以極小代價,抵禦東吳五次狂攻
說起合肥——這座三線省會城市,如今正在蓬勃興起。而在近一千八年前,它還只是人煙稀少、戰火頻仍的要塞型城鎮。無山川大河之險要、無煙瘴叢林之侵害,竟然在三國時代為中原政權以極小的代價、成功抵禦了五次東吳部隊的大規模進攻。
俗話說守江必守淮、而欲進取中原,也必取淮河流域為跳板。因此江淮之間往往是南北政權的焦灼之地、總會招致雙方大軍相抗,因此也湧現了一大批極具戰略價值的城鎮——早期的合肥便是其中之一。
圖1 合肥地理位置
與固有印象不同,我們記憶中的「江淮重鎮」,大多集中在今天江蘇北部一帶,古代的許多經典戰役也多在蘇北地區爆發。
但三國時代不同,在大運河尚未開通時,南北的交流幹道並非是起於揚州終於涿郡的水路,而是由許多自中原出發的陸路抵達江南,因此陸上城鎮合肥的戰略價值在那時便凸顯出來。
赤壁之戰以後,曹操勢力對江南的戰略轉攻為守,孫權便希望藉助戰勝之餘威,將自己的戰線推廣到合肥之北。
這個戰略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都是正確的。
首先,東吳軍隊向西發展的進程從未終止,荊州有著豐厚的人力物力、以及重要的戰略價值,從周瑜到陸遜一直在經營之中;
其次,那時的江南正是一片蠻荒,只有沿長江一線的部分地區才勉強「王化」「稱治」,向南發展短時間內無利可圖;
因此唯有向北掠地,為首都建鄴創造更多的戰略縱深才符合當時的東吳利益。
圖2 曹操(155年-220年)
孫權一邊派遣周瑜進攻荊州,擴大戰果外加牽制曹軍,自己親率大軍進取合肥。合肥是曹操精心打造的堅城、同時又是揚州的治所,糧草充足。此役吳軍不擅長陸上硬仗的缺點便暴露無遺:孫權以多打少、包圍合肥月余,結果是「逾月不能下」,派遣張昭進攻小城當塗,結果「昭兵不利」。守城的別駕蔣濟虛晃一槍搞了一出援兵快到的假消息,便嚇得孫權立刻退還。大好形勢下的第一次北伐就這樣草草收場,東吳第一二號人物齊上陣也沒能攻克合肥。
建安十八年,「烈士暮年」但「壯心不已」的曹操親率大軍號稱四十萬進攻東吳,雙方濡須口——也就是合肥南邊的巢湖激戰。水戰是東吳的老本行、同時春雨上漲、曹軍失利而去。
與此同時,劉備奪下了益州,曹操斷定下一步就是漢中,因此集中部隊搶先一步奇襲漢中張魯,曹劉的漢中爭奪戰隨即打響。孫權再一次嗅到機會,立刻整飭部隊再次北伐合肥。
圖3 劉備(161年-223年)
第二次北伐,吳軍規模更為龐大——剛剛從荊州跟劉備對峙撤下來的兵馬、合計十餘萬;劉備曹操主力遠在漢中鏖戰,合肥只有張遼李典樂進等人統帥的七千多士卒,幾乎是必勝之局,但張遼卻抓住吳軍破綻,要「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打吳軍一個集結未穩的機會,然後守城。
在張遼招募八百壯士發出突襲之後,整場戰役成了張遼的個人秀——「遼被甲持槊,先登陷陣,殺數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整場戰役吳軍的表現大多是「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吳人奪氣」。
經歷這一次突襲之後,吳軍的士氣被徹底摧折,後來十餘天攻城根本沒有進展,孫權便率軍撤退,結果又被張遼襲擊,孫權本人甚至差點被生擒。
圖4 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
後來的第三次、第四次北伐,吳軍的表現更是大不如前。黃龍三年(公元230年),孫權再次進攻合肥,皇帝御駕親征、手握優勢兵力,卻待在船上二十天不敢上岸向前推進!剛一上岸,就被滿寵奇襲,「寵伏軍卒起擊之,斬首數百,或有赴水死者。」,第二年孫權率軍十萬再度攻合肥,滿寵僅僅「募壯士數十人,折松為炬,灌以麻油,從上風放火,燒賊攻具,射殺權弟子孫泰」,吳軍便落荒而逃。
合肥不僅成為了孫權的傷心地、更成為了吳軍無法逾越的高山,阻礙了他們前進中原的腳步。此後二十餘年,孫權再未染指合肥,但吳軍並未死心,朝中一有政治強人想奪取武功,必然北伐合肥。
吳建興二年(公元253年),吳太傅諸葛恪親率二十萬眾進攻合肥新城。諸葛恪作為實際上的國家首腦,幾乎等同於孫權當年御駕親征。但這種威懾毫無效果——魏將張特率軍三千餘人與吏民一同據守九十多天,又使諸葛恪中了緩兵之計,說明魏軍上下毫無膽怯。反觀吳軍則形勢嚴峻——「士卒疲勞,因暑飲水,泄下、流腫,病者大半,死傷塗地。」戰敗退卻後,更是掀起了吳國一連串宮廷政變,吳國的衰落從此不可避免。
圖5 諸葛恪(203年—253年)
儘管吳軍在其他戰場上依舊有過驍勇善戰的輝煌戰績,但合肥之戰卻更有借鑒意義,因為每一次鏖戰合肥,吳軍都是最高規格出兵,前四次是開國皇帝孫權本人領軍,最後一次是託孤輔臣諸葛恪。兵力是最多、精銳集結,在這種情況下最能檢驗一國的軍事水準。而吳軍依然落敗,從中看出的吳軍的弱點,幾乎也是後來一段時間軍事上「北強南弱」的因素之一。
比如吳軍編製中,被擄掠的人口以及強迫驅使而來的異族比例較高,且軍隊施行世兵制,將校以下待遇殘酷,故而中央禁軍以外大多部隊士氣低迷。這樣在遇到攻堅不克、敵援來襲等硬仗時,極易崩潰。
圖6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
加之吳軍擅長水戰、戰馬匱乏,平原正面抗衡中原部隊的勝算則少之又少。因此一旦聽聞敵軍援來,便立刻撤退。
有點幽默的是,同樣是小國寡民的蜀漢政權,軍隊戰鬥力倒不至於如此不堪。在劉禪投降、蜀國滅亡以後,吳國趁機向西邊掠取土地,以優勢兵力進攻白帝城,反而被白帝城少量守軍擊潰。以此觀之,吳軍戰鬥力,在三國時代實屬下游。
文:左光斗
參考文獻:《三國志》《吳歷》《江表傳》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古代兩千多年出現很多盛世,為何只有隋朝「開皇之治」是個奇蹟
※拓跋部曾建立南涼、北魏和土默特等政權,為何存在時長相差巨大
TAG:歷史品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