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白雲禪師:如果營養不夠,吃得再飽再撐,還是「餓」

白雲禪師:如果營養不夠,吃得再飽再撐,還是「餓」

有的人看我年齡這麼大了,不怎麼顯老,會向我請教養生之道。也有人因為我學佛很久了,希望我告訴他修行的簡易方法。通常我會說:「很慚愧!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出家,以至修行成道,都還花了那麼久的時間,更何況他本來就是佛呢!」如果我有簡易的修行方法,我不會現在還同一般人一樣吃進去是香的,拉出來是臭的。所以有的電視、報紙等媒體報道或坊間傳說,談某人如何快速成就,或說某人是菩薩再來,是現在佛,等等。聽聞如此,我只能說:「唉!如果真是這樣,釋迦牟尼佛豈不是太笨了?相形之下,現在的人多聰明!」

真是這樣嗎?就算是肚子餓,吃一頓飯也沒那麼簡單!即使有飯有菜,吃得肚子撐了,也不一定是「飽」。什麼是飽?什麼又是餓?關鍵在於營養。如果營養不夠,吃得再飽再撐,還是「餓」。餓了,是一種病態。「飽」也不是吃脹了的那個自我意識,而是身體所需要的營養均衡俱全。

一旦感覺身體有某個地方不舒服,一定是某方面的營養不夠。所以有些中醫或西醫的醫師和我談佛法的問題時,我會建議他們:「不是有什麼病給什麼葯就好,應以菩薩的心腸、佛弟子的心態看待病人。要告訴病人,他之所以有病,是因為營養不夠,並告訴他所欠缺的營養是什麼,提醒他補充這方面的營養。」如果醫師只針對某種病開藥,病人吃了以後,或許這個病好了,還會出現另一種病,最後還是在病里打轉。但如果提醒他有關營養的問題,告訴他怎麼吃才健康,他可以減少病的機會。醫師行醫的目的不只是開藥醫病,是希望他人有病時可以為他將病治好,並希望他不再生病。

一般的醫師只能治療色身的病,但釋迦牟尼佛治的是受輪迴果報的病,而且是徹底地解決,所以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大醫王」。他告訴我們,生老病死是生命過程里不可避免的現象,即使能離苦得樂也只是暫時的,還不究竟,除非不再到這世界上來受輪迴。談到這一點,我想起有些人對佛教的質疑,他們說:「如果每個人都像你們出家人一樣,這世界不就沒有人了嗎?」聽著這樣的說法,有時候我會說:「沒有人不是更好嗎?」

其他宗教的宗旨和佛教不一樣,可是其他宗教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有種種的問題,而這個「人會來到這世界」的根本問題,最後還是要佛教的佛法才能解決。他們質疑:「如果大家都像出家人一樣不結婚,豈不是沒有後代子孫了嗎?」可是,每個人都能出家嗎?這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這世上除了佛教以外,也還有其他的宗教!如果佛教的比丘、比丘尼不結婚,會使人類絕滅,天主教不也有不結婚的修女、修士、神父?為什麼沒有人擔心他們?人類絕滅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佛法發揚光大了,佛教也還存在在家、出家的制度!

這些現象,源於他們將「我」擺在自己的定位上,沒有好好地去開發自己的那個「我」。開發自我,在於如何不將「我」局限在狹小的範圍里分別、計較、執著,不以強烈的自我意識面對人、事。這要靠平常行為的真修實養,修行是修自我的行為。

摘自白雲禪師《慢慢來,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先須「知心」 後要「控心」
白雲禪師:修行是什麼?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