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文壇領袖党懷英的七夕詞,別樣視角,末二句被譽為:瀟洒疏俊
党懷英是金朝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為政寬厚,很是得人心。党懷英擅長文章,工於篆籀[zhuàn,zhòu](篆籀是文字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書體稱謂),被譽為當時的第一,是金朝的文壇領袖。
党懷英少年時代,曾經和辛棄疾在亳州劉瞻手下做事,因為二人都很有才,所以當時人們稱之為「辛黨」,但是後來金人南下之後,辛棄疾率眾起義,南下歸宋,党懷英卻選擇留在金國,從此兩人分道揚鑣。
党懷英很有才識,深受金國國主的賞識,他也能作詞,下面這首《鷓鴣天》,便是他的一首代表詞作,在詞中,党懷英藉助牛郎織女的古老傳說,表現了一種廣闊洒脫的胸懷。這首詞在景物的描寫上,獨具匠心,情景結合,猶如一體,藝術效果極佳,讀來爽朗上口,很有特點。
鷓鴣天
党懷英
雲步凌波小鳳鉤,年年星漢踏清秋。只緣巧極稀相見,底用人間乞巧樓。
天外事,兩悠悠。不應也作可憐愁。開簾放入窺窗月,且盡新涼睡美休。
上片開頭便用了曹植的名篇《洛神賦》中「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的典故,表現了織女的那種丰姿美態,卻不正面描寫織女的美貌,只給人飄飄如仙的側面身影,給人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其次,作者也點名了時間,正是「清秋」時的幽靜,環境烘托的恰到好處。
接著二句寫乞巧之事。七月七日在古代向來是被認為吉祥的日子,據說在這一天,對天祈禱,能夠使願望滿足,「……見者便拜而乞富乞壽,無子乞子」(《風土記》),而婦女在夜間也會望月而「乞」,向織女祈求靈巧,所以七夕也被稱為乞巧日,而富貴人家,往往會在家中庭院里搭建彩樓(乞巧樓)。
但是在這裡,作者卻認為,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見一次,這一切的根源,正是因為織女「巧極」,因為心靈手巧織出了錦繡彩段才嫁給了牛郎,但是之後卻造成了天各一方的局面,所以,人間的婦女們,又何必去結什麼彩樓,乞什麼巧妙,這一切,都是勞民傷財的無用之事罷了。
下片表現了詞人的感嘆,「天外事,兩悠悠,不應也作可憐愁」,他認為,天上和人間,相距極遠而又十分渺茫,所以對天上的牛郎織女,沒有必要去同情和為他們感到憂愁,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應該是人間的事情。
所以作者表態:「開簾放入窺窗月,且盡新涼睡美休」,我只要拉開帘子,盡情的欣賞月光,然後趁著新秋的涼爽宜人,睡一場美美的覺就好了!這兩句,大有情趣,比如周頤在《蕙風詞話》中對其進行了高度讚賞,他評價最後兩句說:「瀟洒疏俊極矣。尤妙在上句『窺窗』二字,窺窗之月,先已有情,用此二字,便曲折而意多,意之曲折,由字里生出,不同矯揉鉤致,石墮尖纖之失。」可謂是中肯的評價。
整體來看,這首詞在寫景抒情上頗具匠心,寫織女之美全用側面烘托,寫周遭景物,也獨具視角,表現的感悟,更是別具一格,尤其是最後兩句,將情與景有機的結合到一起,具有極佳的藝術效果,難怪這首詞為後人所稱道!
※與《琵琶行》的心境相同,晏殊這首詞為什麼是《珠玉詞》的另類?
※史上最美的一首七夕詞,全篇都是名句,最後兩句更是千古絕唱
TAG:史話詞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