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志願進藏的"中國最美醫生」周南去世

志願進藏的"中國最美醫生」周南去世

志願進藏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你生命的寬度,是很多人終其一生不能達到的長度。 ?一路走好,優秀的周南醫生

2001 年,她高考數學滿分,卻違背父母意願,執意學醫;

2009 年,她協和八年制畢業,本來能留在協和醫院呼吸科,她卻上網搜尋了西藏最好的醫院,投了簡歷;

2014~2018 年,她帶頭建立西藏第一個風濕血液科。

她就是原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血液科副主任、80 後醫生周南。

2019 年 8 月 2 日,周南醫生因意外不幸去世,終年 37 歲。

志願進藏的

以下是丁香園往期對周南醫生的採訪,除了熱愛與奉獻,她還顯得「任性」與「韌性」,而正是這些「不完美」的心聲,讓她顯得更加可愛。我們希望能呈現一個更加全面的周南。

本文作者:楊玥

2001 年,她高考數學滿分,本來可以上清華、北大,因為一次外傷,她違背父母的意願,執意學醫,上了北京協和醫學院。

2009 年,她臨床八年制畢業,本來能留在協和醫院呼吸科,她卻上網搜尋了西藏最好的醫院,投了簡歷。

2014~2018 年,她帶頭建立了西藏第一個風濕免疫血液科,並培養了成熟的團隊。她收穫了種種美譽,屢次受邀、出現在央媒新聞和官方慶典里,可她卻想要辭職,再做點「非做不可」的事。

她就是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血液科的副主任、80後醫生周南。丁香園連線到周南醫生,聽聽這位「任性」又有「韌性」的醫生的心聲。

「任性」出發

談到為什麼協和八年制畢業之後去西藏,周南回憶起 2007 年的一段往事。

那年,她去西藏旅遊,在去一座神山玩的時候,遇到了一位身患肺炎而生命垂危的老人,周南給這位老人看好了病。老人很感激,用夾生的漢語問她:「西藏缺醫生,你能來嗎?」

她當時就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回到北京後,周南就跟父母、導師商量,但得到的是一致反對。

周南的導師,著名肺癌專家李龍芸教授,特別希望周南能夠留在協和醫院呼吸科,認為周南提出去西藏是一時衝動,去了以後很可能會荒廢協和的八年培訓。

2008 年,周南在北四環看了中了一套 70 平米的房子,那時房價才一萬元一平米,家裡很想幫她買下來,但周南還是猶豫了。

「如果留在北京,我會成為一名呼吸科大夫,我會做科研、評教授、退休、在院子里散步。可是,這樣的未來能一眼看穿……而西藏有無窮的未知和無限種可能,我熱愛未知。」

於是,2009年的春天,周南上網找到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人事處的電話:「喂,你好,我是協和臨床八年制的醫學博士生,想去你們醫院工作,請問有機會嗎?」

「那……那當然歡迎啊!」

交流了下基本信息,再用郵件發送去簡歷,周南的第一份工作就算敲定了。

九月份,周南打包了些書和衣服,就在朋友陪同下坐上了去拉薩的火車。父母沒來送行,導師也已氣得都不理她了,但她還是很興奮。

作為西藏自治區引進的人才,周南在自治區人民醫院入職後,領了 7 萬元的安家費、住進了醫院安排的 90 多平米的周轉房。

房子就在醫院的院子里,緊鄰布達拉宮。因為朝南,屋子裡一天都是陽光燦爛的,冬天沒有暖氣也很暖和。

剛去拉薩時,周南眼中的每一天都是明媚的。在一封給師長的郵件里,她訴說著興奮與滿意:


這裡吸引我的地方太多了,不論是生活上的舒適,還是事業上的發展,還是藏族同胞的純樸。

這裡早上九點半上班,中午 12 點半下班,下午三點半上班,六點半下班。還有藏曆新年、雪頓節等——法定假期是內地的三倍,自己可支配的時間非常多……

藏民對醫生非常非常的尊重,幾乎從沒有發生過醫療糾紛,很多在這邊工作的老醫生也十分喜歡這裡。

志願進藏的

周南在藏區

建立西藏第一個風濕血液科

沒過多久,高原反應就給周南帶來了巨大的影響:說話費力、記憶力減退、站著查房半小時就喘不過氣,每天的工作也很累。

2012 年開始,周南開始因為缺氧而每晚都失眠。

相對高原反應,周南發現更嚴重的問題:「西藏醫生對疾病的處理不是很規範,沒有濃厚的學習氛圍,不太重視繼續教育。雖然能看病,但對於年輕醫生長遠的發展是不利的。」那時她才意識到導師的擔心不無道理。

沒有人帶教,周南遇到臨床問題大多要考自己解決:看文獻,與內地老師溝通,自己訓練自己的臨床思維。

藏區的風濕免疫類病人非常多、但整個西藏卻沒有風濕免疫科,有些病人患上致命病後,如沒有條件轉內地,就只能回家等死。

周南提出創建風濕免疫科,幸運的是,醫院領導非常支持。2011年,周南重新回到協和醫院,在風濕免疫科進修了一年。

2014 年 5 月,風濕免疫科血液科正式成立,這是一個「年輕」的科室,還沒滿 30 歲的周南擔任科副主任,科里總共有八位醫生,全是 80 後、90 後。

志願進藏的

周南和同事合影

第一次做科室管理,周南並不畏懼:她在協和見過一個好的科主任是什麼樣子,知道努力的方向。

周南自己開展規範的教學查房,一點點幫年輕醫生補知識短板,一有機會送他們去內地進修、學習。據報道,2016 年,中國醫師協會的專家來到了西藏進行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現場評估,在檢查完周南的科室後,專家們感嘆道:「西藏竟有這樣規範的教學查房!」

風濕免疫血液科科成立後,創下了很多西藏第一例成功診治的病例:狼瘡腦病,肺泡出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噬血細胞綜合征等。

「說得再多也不如在臨床上成功救回一個病人。」周南說道,「能將病人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特別能激發孩子們當好醫生的意願,這很神奇。」

除此之外,周南還成立了西藏自治區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定期引入內地專家進行專業交流,把技術推廣到整個藏區。

憑「韌性」,堅持 9 年

創辦一個科室,絕不是單純把病看好這麼簡單。

風濕免疫科的診斷高度依賴於檢驗,科室成立之初,協和醫院的張奉春、李永哲教授幫忙協調捐贈了一批先進儀器。

但這些機器的使用要專人學習,輔助科室的工作量也相應增加了,直性子的周南還和同事鬧了一些矛盾。

周南還給丁香園展示了一份《關於解決西藏地區無血小板的申請書》。剛到西藏的時候,周南發現西藏地區沒有血小板可以輸注,這就意味著很多嚴重缺乏血小板的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

周南就寫下了上面這份申書,申請西藏地區開展血小板分離、單采技術,然而相關部門同意了,卻遲遲沒有行動。

周南不死心,就接著寫申請,每次相關部門都同意,每次都因為缺資金、缺機器、缺人手等理由開展不起來,這場拉鋸戰持續了 9 年,到現在西藏的血小板分離、單采也沒有開展起來。

除此以外,藏區患者的就醫習慣,也讓周南煩惱。

周南告訴丁香園,很多藏民經常是拖到疾病的終末期才來就診,用藥也不規律:很多人以為病一次就能治好,出院回去後不需要吃藥,於是下次來醫院又是從頭治,還有許多患者在藏醫治療失敗後才來。

周南說,她經常和同事們把患者聚集起來開病友會、做講座,能起到一定效果,但遠遠不足以改變觀念。

2013~2014 年,周南在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的樟木駐村一年,當地好多村民患有高血壓糖尿病,但已經長期耐受、沒有什麼癥狀。周南和同事建議村民用藥治療,村民不但不理解,還覺得醫生心地壞、亂推銷,想害他們一輩子依賴藥物。

周南說,西藏沒有醫患糾紛,可這樣的誤會也讓人傷心。她說:「只能繼續跟病人好好溝通,哪怕這個患者不理解,但下一個患者可能就受益了。」

正是因為這段不尋常的經歷和堅持,2017年,周南獲得央視年度「最美醫生」稱號,又在2018年被中央文明辦、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評為「中國好醫生」。

志願進藏的

2017年,央視年度「最美醫生」頒獎晚會

去西藏,只需一次任性。留下來,卻要 9 年的韌性。

再出發,做點「非做不可的事」

網上關於周南的報道都充滿了「大愛」。但接觸後才發現周南也有許多「小我」。

比如,周南坦言,她學醫就是個巧合。她曾經一度只想考大連海事、讀海商法,這樣離家近、工作輕鬆、假期多。

學醫也不見得是周南的「最愛」。她在協和時曾是劇社、太極拳社的骨幹。她能說拉丁語、德語、西班牙語、藏語,去過埃及、土耳其,伊朗、約旦。每次旅行她都孤身上路,途中結交許多朋友。她也很喜歡當老師、與人交流。

但周南也說,醫學是個嚴謹的專業,入了行就要認真,天性再自由,當醫生的時候也要嚴謹。

在西藏待了 9 年的周南,想再去更大的世界去看看,去那些「比較危險、但有意思」的地方。

周南去年提交過一次辭職申請,沒通過。她希望今年能把醫院的事情妥善安排好,辭職,再出發。

「反正團隊都建起來了,我離開後也能正常運轉。」

周南醫生的話

最後,在丁香園這篇報道於 2018 年首次發出後,周南醫生進行了留言補充,以下是她的原話。

「因為當時採訪的時候,都問的是我個人的信息,所以很多我們西藏的同事所做的大量工作在文章中沒有提及。

尤其是 2016 年 7 月以後,我們醫院來了北京的援藏專家,他們做了大量的開創性的工作,為提升西藏醫療水平付出了大量心血和努力,我向他們學習到很多東西。

我們科室所取得的成績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是我們整個團隊的成績,我個人只是團隊的一份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關於生物神經系統物理機理的若干猜想
首個阻止血管生成的貝伐珠單抗(安維汀)治療療腦膠質瘤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