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胎兒在母體中就有記憶?有這種感覺,說明孕媽壓力大+胎寶缺愛了

胎兒在母體中就有記憶?有這種感覺,說明孕媽壓力大+胎寶缺愛了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通常我們認為,孩子的記憶是從3歲開始的,但國外卻流行起了「出生前心理學」,也就是說人類在胎兒時期已經有記憶能力了,所以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建立,應該要提前到出生前,真的是如此嗎?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胎兒在母體中是否存在記憶呢?

日本橫濱市婦產科主任曾經對1600多名兒童做過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大約有33%左右的寶寶可能存在「子宮記憶」,且他們詳細地描述了自己在媽媽子宮內的樣子。

他們所描述的場景分別有:「裡面很黑」、「被繩子拴住」、「裡面黑得難受,總聽到媽媽的說話聲」等,還有一個先破水後出生的2歲女孩表示,本來很黑,可是聽見一聲響之後,眼前就亮了起來。

無獨有偶,日本福島大學副教授也在著作《生存意義的創造》中,同樣介紹有53%的孩子有胎內記憶,有41%的小孩則擁有出生記憶。

以上兩組實驗數據報告,似乎確實證實了胎兒在子宮內具有一定的記憶。

網友留言

@可可:真的感覺很玄幻,我至今還記得當時在媽媽肚子里時,在一個黑黑的「小房間」中,被溫暖的羊水包圍著時的感覺,我問朋友,他們也說有這種印象。

@吱吱:我以前開玩笑地問兒子,你還記得在媽媽的肚子里的時候每天都在做什麼嗎?他一本正經地說:「在玩一個繩子,游游泳,然後嘗到了不同味道的羊水。」

@炎炎:我只記得自己當時呆在一個溫暖的小房間裡面,經常聽到外面有說話聲,一個自稱是媽媽的女人一會哭泣,一會對著別人罵,讓我感到十分害怕,我出生之後特意打探了一下,原來媽媽懷孕的時候,經常跟爸爸鬧矛盾,所以心情不好,那段像夢一樣的經歷竟然是真的,突然覺得很神奇。

……

科學解釋

針對這個問題,其實科學家們也曾反覆做過無次數實驗,最終發現胎寶寶在孕25周左右,與記憶有關的腦神經就開始發育了,隨著孕周的發展,大腦的發育速度慢慢加快,並衍生出了一部分記憶和情感。

之後,胎兒的觸覺、聽覺以及視覺也開始慢慢發育,胎寶可以感受到子宮內的溫度,甚至是外部環境的聲音和光亮,這段體驗記憶可能會在其大腦中「留存」下來,等到他們出生之後,具備表達能力之後再把子宮內的神奇體驗轉化成語言,告訴給父母。

所以專家認為,胎兒在母體發育的過程中,可能確實存在「胎內記憶」。如果孩子長大後回憶其這段經歷,是開心的、溫暖的,說明他們在母體中過得很好。反之,若他們形容自己是害怕的、恐懼的,可能就是因為孕媽在懷孕期間情緒不穩或者壓力太大,導致胎寶寶缺愛了。

看到這裡,或許大家會有一個疑問:既然大量數據都指向孩子在母體中就已經有記憶,為何自己卻完全不記得?

其實,專家解釋:這並不是因為你們沒有,而是出現了「記憶覆蓋」,因為每個人大腦發育情況不同,儲存記憶的容量也有所不同。通常意義上,大腦有個「記憶篩選」功能,對於無用的記憶,在人腦中只能保留2個月左右,之後如果沒有受到強化刺激,便會被遺忘。

所以部分人沒有胎內記憶,可能只是因為忘記了。

給父母的一個忠告

西班牙薩薩拉戈薩省一所胎兒教育研究中心做過一個研究課題,顯示胎寶寶對外界有意識的激勵行為的感知體驗,將會長期保留在記憶中直到出生,而這段記憶對其智力、能力、個性等發麵的發展能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這也就是說,既然胎兒存在胎內記憶,那麼父母不妨去學會合理利用,真正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最佳的手段就是做好胎教工作,不僅能促進胎兒智力發育,還能愉悅其心情,保證健康快樂的成長。(ly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寶媽隱瞞人流史,被醫生無情戳穿:身體這個部位早「出賣」了你
大寶哄二寶睡覺,媽媽掀開被子看見暖心一幕,誰說二胎家庭多不幸

TAG:母嬰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