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唐朝諸位太上皇,一位曾一日殺三子,另一位至今死因成謎
在中國古代的皇室當中,有一個極其特殊的身份,它就是太上皇。所謂太上皇就是指在世但已禪位的皇帝,然而在這其中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皇權的分配。政治鬥爭向來是充滿血腥與殘酷的,即使是父子兄弟在皇位面前也會失去情感,因此中國歷史上的太上皇數量其實並不多。不過唐朝卻是一個例外,唐朝共有四位太上皇,且大多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他們分別是:唐高祖李淵、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順宗李誦。
唐朝的太上皇多為盛世之君,然而在他們成為太上皇的路上,圍繞著皇權的鬥爭比之皇子奪位也不遑多讓。這四位太上皇除李誦以外,幾乎都是被迫退位的,而他們退位以後的晚年生活,也透露出權力鬥爭的殘酷。
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基本上都是直到死後才會將皇位傳給太子,極少數有成為太上皇的。作為唐朝開國皇帝的李淵想法也是如此,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最終卻成為唐朝第一位太上皇。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事變爆發,李世民殺掉自己的兄弟李建成與李元吉。李淵見大勢已去,被迫封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以後就「主動」退位,李世民繼位,李淵則成為太上皇。《資治通鑒》記載:「制傳位於太子;太子固辭,不許。」這段話的記載可能是真的,但至於真實情況,想必李淵與李世民都心知肚明。
李淵作為唐朝的開國皇帝,他在朝中不可能沒有勢力,李淵集團中恐怕也不乏勸說他與李世民奪權的老臣。不過李淵看的比較透徹,或者說他已經無可奈何,自己已經失去了兩位兒子,他沒必要再去與李世民拼個你死我活。李淵希望通過配合,能夠讓自己安享晚年。然而李淵卻沒有想到,他成為太上皇以後的日子並不閑適。《資治通鑒》中記載,在李世民避暑時,御史馬周曾向他勸諫道:「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獨居涼處。」一位太上皇,卻連居住在避暑宮殿的資格都沒有,想必李世民也沒有太把李淵當回事。
除物質生活以外,李淵的精神生活也不太愉快。遠離政治以後,李淵最喜歡的就是與曾經的老臣們一起把酒言歡,暢談過往,然而李世民卻把與李淵關係好的老臣們全部罷免,連京城都不讓他們留。此時的李淵名義上當然還是尊貴的太上皇,然而他的實際地位與權力恐怕連唐太宗的一位寵妃都不如。一代開國皇帝,晚年境遇如此凄慘,不免令人唏噓。
大唐的第二位太上皇睿宗的遭遇與李淵十分相似,不過退位之初他的境遇還是比李淵好很多的。唐睿宗在位時其實就是一位傀儡皇帝,作為武則天的兒子,只要母親活著,他就不可能擁有實權。不過睿宗李旦的性格與司馬懿很像,對於母親的霸道,他就貫行兩個字:忍讓。武則天讓李旦退位,他立刻禪位給母親,隨著又讓給哥哥李顯。總之李旦就是一句話:我是好傀儡,別殺我。怪不得就連《資治通鑒》都評價他說道:「相王寬厚恭謹,安恬好讓,故經武、韋之世,竟免於難」。
睿宗想隱忍,他的兒子李隆基卻不願忍。李隆基是一位雄主,他率軍剷除武氏集團,隨後又將自己的父親睿宗重新扶上皇位。睿宗知道自己能夠重新當上皇帝兒子功不可沒,因此他很快就立李隆基為太子。然而此時的處境卻十分微妙,李旦是皇帝,但李隆基的聲望卻已經逐漸超越他,可是太平公主又不甘寂寞,與李隆基針鋒相對。
鬥爭的最終結果就是太平公主被逼自盡,李旦宣布退位,李隆基成為皇帝。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讚譽李旦道:「唯睿宗上畏天戒,發於誠心,為史冊所表。」然而實際上李旦禪讓 恐怕是不得已而為之。退位初期的太上皇李旦生活倒也悠哉,李隆基對他還是比較孝順的。不過李旦作為一位傀儡皇帝,被自己的母親奪權,被自己的兄長奪去皇位,最後又被自己的兒子逼著退位,他作為太上皇的晚年生活到底愉快否,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唐玄宗李隆基恐怕不會想到,他對父親的所作所為,他兒子又依樣畫葫蘆對他來了一遍。李隆基是一位雄主,而雄主大多是不太顧忌感情的,這一點在李隆基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李隆基對於皇權的佔有慾是強烈的,當初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等三位皇子,說是宮中有賊,讓他們披甲入宮,等到太子三人入宮以後,武惠妃又與唐玄宗說太子造反。唐玄宗震怒,不由分說將三位兒子賜死,足以可見他的狠辣。李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李瑛三人的慘死時刻提醒他父親的冷血。因此在馬嵬之變以後,李亨沒有任何心理愧疚的自行宣布登基,李隆基就這樣被迫成為太上皇。
不過李亨對於父親李隆基還是十分孝敬的,李隆基進膳李亨總會先嘗,李隆基坐車李亨甚至為他親自駕車,朝中有珍貴的貢品李亨也會送給太上皇。先不管李亨此舉是否是作秀,李隆基晚年的生活一開始還是非常愉悅的。然而李隆基晚年時的一件事,卻揭穿了李亨對於父親的真實態度。
李隆基晚年最悠閑的地方就在於他有許多老臣陪伴在他左右,比如高力士、陳玄禮等人一直都對他忠心耿耿。然而權臣李輔國對高力士等人卻十分不滿,於是他在李亨面前構陷說高力士等人攛掇太上皇謀反。史書上記載李亨不相信,李輔國於是矯詔,帶領數百名刀斧手將李隆基等人包圍,讓李隆基搬家。李隆基嚇得半死,連忙撤出興慶宮,再不問朝事。而高力士等人都被罷免甚至流放,李亨還挑選出一百多位太監服侍太上皇,至於到底是服侍還是監視,恐怕李亨自己心裡最清楚。經此打擊以後,唐玄宗身體每況日下,最終在762年去世,享年七十八歲。
而唐朝最後一位太上皇唐順宗李誦堪稱唐朝最特殊的一位皇帝,他做了二十五年太子,在繼位以後不久就被宦官威脅,最終禪位於太子李純,自稱太上皇。不久以後,唐憲宗對外公布唐順宗病危,次日李誦駕崩。關於李誦的死有人猜測他是被宦官殺害的,至於真相如何已經無人知道。
縱觀唐朝四位太上皇,會發現他們的晚年生活似乎都不太愉快,有的境遇甚至十分凄慘,與他們在位時的意氣風發相比可謂雲泥之別。其實說到底,這些太上皇大多都是政治鬥爭的失敗者,他們曾是皇權的擁有者,最終卻成為皇權的犧牲品,這便是權力鬥爭的殘酷性。
參考資料:
《資治通鑒》 司馬光
《容齋隨筆》 洪邁
※他賣國求榮讒害忠良致使祖國滅亡,後在投奔敵國的路上被盜賊殺死
※劉邦統一了天下是僥倖嗎?對比一下項羽,會發現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TAG:歷史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