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位於廣西東部、兩廣交界地帶的梧州市,古稱蒼梧,城市總面積1258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52萬人,是嶺南文化和粵語的發源地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梧州因地處潯江、桂江、西江三江交匯處,自古就是廣西的水路交通樞紐,享有「綠城水都」的美譽。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明清時期,坐擁141公里黃金水道的梧州成為西南地區最重要的城市,還曾是兩廣總督府的所在地。當時各地的富商大賈從水路雲集於此,貨運發達程度堪比長江和大運河交匯處的揚州,而當地財政收入也超過全省6成以上,被譽為「百年商埠」、「小上海」。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憑藉便利的水路交通條件,梧州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依然是廣西乃至整個西江流域的重要商業中心和中國內河航運吞吐量十大港口之一。然而隨著廣西鐵路和公路運輸的發展,梧州逐步被柳州、南寧和沿海的欽防北所超越,如今僅被定義為四線城市。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歷史久遠的梧州古城,不少老街老巷都沉澱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位於南環路以北的維新里,曾是梧州府衙駐地,歷經明清兩代距今已有544年的歷史。1898年,法國傳教士司立修在梧州正式建立教會傳播天主教,並在維新里修建了雄偉的梧州天主教堂。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南方多風雨,騎樓可躲雨。」對於騎樓,很多人都很熟悉,廣州、汕頭、海口等城市都有騎樓建築,但唯獨梧州的騎樓被冠以「中國」二字,而且還被稱為「騎樓城」,可見其非同凡響。梧州現存騎樓街道22條,總長7公里,騎樓建築560幢,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為國內罕見。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被譽為「梧州八景」之一的鴛鴦江,由桂江與潯江匯流而成。混黃的潯江水環城穿流而下,與碧綠的桂江水交匯,因江水一濁一清、涇渭分明,恰似戲水鴛鴦相互依偎而得名,堪稱天下奇觀。宋朝蘇東坡還曾在此留下了「吾愛清流頻擊楫,鴛鴦秀水世無雙」的千古名句。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梧州城內擁有數量眾多的宗教建築,始建於北宋初年的龍母廟,是為紀念戰國時期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領「龍母」而興建,被譽為天下龍母廟的祖庭和「嶺南古建築三瑰寶」之一。廟內泥塑、壁畫精美絕倫,特別是每年農曆五月初八的龍母誕期間,慶祝活動非常熱鬧。

廣西最低調城市 財政收入曾佔全省6成被譽「小上海」現僅為四線

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參觀博物館。坐落於珠山上的梧州市新博物館,以「千年嶺南重鎮、百年兩廣商埠」為主題,採用文字圖片資料、實物、蠟像和電腦映像等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梧州的千年歷史文化,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參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亂碼 的精彩文章:

曾經是中國第一大陪都 出過19位皇帝被譽「龍城」現僅為二線
曾是中國最繁華的城市 與古羅馬齊名 被譽「第一帝都」現僅為三線

TAG:亂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