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柯文哲建黨,原來是仿效這位帥哥

柯文哲建黨,原來是仿效這位帥哥

今天(6日),柯文哲正式宣布組建「台灣民眾黨」。輿論認為,柯文哲藉此將自己與蔣渭水做了連接,表達了對蔣的敬佩。因為這一天是柯文哲的生日,也算是蔣渭水的忌日(8月5日),關鍵是,蔣渭水也成立過「台灣民眾黨」。

蔣渭水是誰?

蔣渭水(1888-1931)

「要救台灣,先要救祖國」

蔣渭水的先祖是漳州府龍溪縣的閩南移民,父親蔣鴻彰在宜蘭城隍廟以算命維生,所以蔣渭水自幼熟悉台灣民間信仰,幼時曾當過乩童。

蔣渭水幼年時進入私塾,接受宿儒張鏡光的漢文教育,在漢文化的熏陶下,產生了對漢人的認同,對處於日本殖民當局壓榨下的普羅大眾悲慘境遇充滿憐憫,並由此激發了民族主義思想。

1910年,20歲的蔣渭水考進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在醫校時代,蔣渭水「多才略,而亦敏求」,在專門知識外,不僅有餘力,且有勇氣領導校內外,從事充滿民族意識的反抗異族統治的行為。

在醫學院求學時的蔣渭水

辛亥革命爆發後,蔣渭水認為「要救台灣,非先從救祖國著手不可」,他發動台灣民眾捐款,匯給孫總山作為革命經費,希望中國強大起來,光復台灣。隨後,蔣渭水與蘇樵山、黃調清、林錦生、曾慶福、杜聰明(台灣第一個獲得醫學博士的人)、李根盛、翁俊明(中國國民黨台灣省黨部第一任主委,影星翁倩玉的爺爺)等人相繼加入中國同盟會台灣分會。

1913年,蔣渭水與翁俊明、杜聰明密謀,計劃用霍亂細菌到北京刺殺袁世凱。由於幾人都是醫學院的學生,從細菌室偷出霍亂菌和培養基並非難事,但他們抵達北京後,發現自己人生地不熟,又無法接近袁世凱,最終放棄了暗殺計劃。

當年底,孫中山革命失敗後赴日本,路過台灣時,蔣渭水急切希望晉見孫中山,因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害怕孫中山革命的影響,警察戒備森嚴,他未能如願,但他得到了孫中山熱情的回信和贈送的「開國紀念章」。

蔣開設的大安醫院,旁邊是他創辦的台灣民報

蔣渭水不僅是革命家,他的本業一直是醫生,還在台北大稻埕開設了大安醫院。此外,他還是個商業奇才,1917年,他取得家鄉宜蘭名酒「甘泉老紅酒」(今稱紅露酒)的代理權;1921年,蔣渭水在大稻埕開始經營「春風得意樓」,該酒樓名列台北大稻埕「四大酒家」之一,與江山樓、東薈芳、蓬萊閣齊名,被人稱為「江東春蓬」,而他也利用「工作之便」,常常邀請醫師、學生與社會運動人士在酒樓討論台灣社會弊病與興革方法。

「若要做,必須做一個範圍較大的團體才好」

綜觀蔣渭水的一生,他有4項工作影響了台灣:創立第一個全台性的文化組織「台灣文化協會」;創立第一份台灣人的報紙「台灣民報」;創立台灣第一個現代意義的政黨「台灣民眾黨」,以及創立第一個全台性的工會組織「台灣工友總聯盟」。

1921年,台北醫學校學生李應章等青年,受五四運動及《新青年》雜誌的影響,決定在台北籌組「全台灣青年會」,在籌集資金時,認識了蔣渭水、蔡培火等人。蔣渭水說:「不做便罷,若要做,必須做一個範圍較大的團體才好」。就這樣,「台灣文化協會」應運而生,開始在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進行文化啟蒙運動。

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前排黑西裝者為蔣渭水

1921年年底,在文化協會會報第一期,蔣渭水寫下膾炙人口的「臨床講義」,也就是他給當時台灣的「診斷書」。在診斷書中,他說台灣人是「世界文化的低能兒」,屬「慢性疾病」,「素質純良,應及時適當地治療,要是療法不對又荏苒拖延的話,會病入膏肓,有死亡的可能。」

蔣渭水的名篇「臨床講義」,患者是「台灣島」

蔣渭水給台灣的處方是:「正規學校教育,最大量;補習教育,最大量;幼兒園,最大量;圖書館,最大量;讀報社,最大量。」

根據台灣作家楊渡《有溫度的台灣史》(2018年7月出版)記載,當時,文化協會的活動主要以文化演講為主,而蔣渭水創辦的「台灣民報」則作為宣傳工具,利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等地成立的「讀報社」,宣傳新知和理念,並四處舉辦演講,設立文化書局、文化劇團,舉辦有關歷史、法律、衛生等方面的講習會。「依據統計,1925、1926年中的聽眾即達23萬人之多」。

蔣渭水與側室陳甜被譽為才子佳人

儘管文化協會定位於文化團體,不涉及政治,在協會擔任專務理事的蔣渭水曾經向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做過保證,且台灣文化協會總理林獻堂等知識分子也認同這一點,但文化啟蒙運動讓台灣民眾漸漸覺醒,覺醒的思想又化為力量,「彷彿必欲採取行動,才能解決內心的無力感一般」。

受二、三十年代全球左翼運動的影響,台灣的農民組織(台灣農民組合)、台灣文化協會開始面臨路線分裂危機。1927年1月,文化協會正式分裂,蔣渭水退出後成立了台灣民眾黨,倡導地方自治和言論自由,該黨的黨旗,與中國國民黨的黨旗極其相似。

台灣民眾黨成立

台灣民眾黨不止一次向國際聯盟控訴日本在台灣販賣鴉片與「霧社事件」(電影「賽德克·巴萊」的事件原型:霧社的少數民族痛擊日本殖民者,最後被鎮壓),迫使日本政府採取醫療措施,讓台灣情況得到國際注意。

此外,蔣渭水深受中山先生學說影響,中國國民黨當時的「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等主張也影響了台灣民眾黨走向,在謝春木、蔣渭水等人主導之下往工運邁進,引起日本殖民統治者不滿,1931年,台灣總督府勒令解散了台灣民眾黨。

當時台灣社會普遍存在著台灣人與日本人「同工不同酬」的弊端,有時薪資竟然相差一倍,引發勞動者不滿,1928年2月,蔣渭水指導成立了台灣工友總聯盟。該聯盟的會章以南京的總工會為藍本,指導精神則是「三民主義」

灣工友總聯盟成立,二排坐者左起第4人為蔣

就這樣,蔣渭水一手打造的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農民組合結盟,台灣民眾黨則與台灣工友聯盟合作,在風起雲湧的文化、農運、工運等多條戰線中分進合擊,讓日本殖民統治當局深感頭痛,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

因此,蔣渭水即使在自己的文化書局(在大安醫院旁)內,終日都有兩名特務坐鎮監視,台灣民眾黨解散後,特務增加到了6名。而他還被視為台灣政治社會運動的「第一指導者」,被日本殖民者認為「煽動民族反感」,為此,他一生受拘捕、囚禁達十餘次。

「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

1931年8月5日,蔣渭水因傷寒病逝於台北醫院,時年40歲。他臨終前立下遺囑:「台灣革命社會運動,已進入第三期,無產階級的勝利迫在眉睫。凡我青年同志須極力奮鬥,而舊同志要加倍團結,積極的援助青年同志,期望為同胞解放而努力。」(台灣對「的」與「地」區分不是很嚴格,至今仍是)

蔣渭水逝世前,眾人與他合影

他的革命戰友張晴川形容他逝世時「傷心身外一無餘,剩得蕭條數卷書,兒女遺孤猶在讀,親朋同志痛何如」,他留下弱妻與稚子,租來的房舍被追討,連家中唯一值錢的電話也被抵債,遺眷得靠同志捐贈的奠儀生活。

蔣渭水的元配是童養媳石有,兩人常年分居兩地。1911年,蔣渭水在「東薈芳酒樓」認識了藝妓陳甜,不久,陳甜嫁給蔣渭水,成為其側室。蔣渭水過世後,陳甜年僅32歲,她矢志守貞,在台北慈雲寺出家,1986年病逝,享壽87歲。

蔣渭水的元配石有,育有4子,與蔣家關係很好

側室陳甜在蔣去世後出家,終身未嫁

1931年8月23日,台北永樂町(今迪化街)永樂座舉行了「故 蔣渭水先生之台灣大眾葬儀」,場內中央有蔣渭水先生之遺像,兩旁有「精神不死」、「遺訓猶在」、「大眾干城」、「解放斗將」及以「大眾」為詞首的輓聯——

大義受大名,生據大安作營陣,死埋大直,大夢誰先覺;眾民歸眾望,功憑眾志以成城,力排眾難,眾醉君獨醒

當時參加這場「大眾葬」的人們,大約有5000多人,還有從上海、南京、廣州、廈門與東京、京都各地來的弔慰電文200餘件。當天移靈時,突降大雨,但「送葬群眾無人退避」,將他安葬在大直的大直山公墓。2015年,其骨灰被遷藏至宜蘭,安葬處定名為「渭水之丘」。

為蔣渭水送葬的人群

蔣渭水曾自比為「文化鐘鼓手」與「文協機關手」,但實際上他是台灣文化啟蒙運動的「台灣新文化運動之父」。他留下的名言「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識之士。

柯文哲曾多次表達對對蔣渭水的崇敬之情,如今,他借用蔣渭水的「台灣民眾黨」名字,除了蔣家後人並不支持外,輿論也多不看好這一黨派的前途。

柯文哲在不同時期表達對蔣渭水(塑像即是)的崇敬

今天上午,柯文哲在其官方「Line@」發布了這一圖片

對柯文哲而言,能借用先人的黨名成就自己的功名,把同樣是醫生的蔣渭水拉來為自己背書,為自己在台灣的政界開闢立足之地,恐怕才是真正目的。

閱讀台版書:

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台灣論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峽奇趣 的精彩文章:

「殺雞式」分屍,他把妻子砍成7塊藏倉庫
郭台銘拍攝廣告:媽媽的微笑,倒是挺感人

TAG:海峽奇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