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戰機槍為啥都是上置彈匣設計?這個缺點太致命,最後被淘汰
機槍的威力在一戰中已經得到了證明,傳統的集團衝鋒被馬克沁重機槍無情淘汰,戰爭模式轉變為塹壕戰、陣地戰。戰後,機槍朝著輕型化、精確化方向發展,輕機槍開始大規模裝備到班一級,在二戰前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輕機槍,捷克式、布倫式、捷格加廖夫輕機槍都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這個時期的輕機槍有個共同特點,設計師們異常鍾愛彈匣置頂設計,從麥德森輕機槍開始,劉易斯輕機槍、哈奇開斯輕機槍、維克斯輕機槍等都採用了該設計。整個輕機槍市場除了勃朗寧BAR1918式,幾乎清一色的彈匣置頂。日本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採用獨特的彈斗供彈設計,本質上也是一種彈匣置頂設計。
這種設計是丹麥槍械設計師威廉·赫爾曼·奧魯夫·麥德森發明的。他原本是一名炮兵上尉,但痴迷於槍械設計。他受步槍自上而下的供彈方式啟發,自然而然地將它應用在機槍上。機槍的彈容量較大,因此就形成了高高的置頂彈匣。這種設計有個好處,當槍械發生故障時,士兵們可以很方便地拆下彈匣進行快速維修。也就是說,機槍彈匣本來就應該置頂,只是在後來的發展中變成了下置。
1904年,丹麥軍隊正式列裝麥德森輕機槍,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用於實戰的輕機槍,許多歐洲國家爭相購買。士兵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該槍有很多優點,空槍僅重9公斤,一名士兵就能背負全部裝備及彈藥;最大彈匣容量30發,兩挺機槍交替射擊就能達到重機槍的效果;彈匣置頂設計,火線高度大大降低,減小了中彈的概率,而且便於更換彈匣和維護。一戰後,各國開始研發輕機槍,大多數都採用了這種彈匣置頂設計。
彈匣置頂也有很明顯的缺點,首先是射界受阻。巨大的彈匣正好位於槍身正上方,擋住了射手了視線,只能將瞄準基線置於槍身左側。這種設計讓用慣了步槍的射手很不習慣,在瞄準時總是不自覺地向右偏移,需要時刻保持一個向左的力,防止彈道跑偏。另外供彈口朝上敞開,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很容易進入砂石等異物,導致供彈不暢,這是非常致命的。勃朗寧在設計輕機槍時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將彈匣下置,降低護木上方高度,盡量降低火線高度。二戰後,機槍朝著通用化方向發展,不再使用20發裝的上置彈匣,開始改用彈鏈、彈鼓或彈箱供彈,這種上置彈匣設計也就漸漸被淘汰了。
※全球最大彈藥庫,面積相當於20個澳門,夠打20次朝鮮戰爭
※美國研發世界上最強發動機,推力61噸,是殲-20航發的5倍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