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脆弱,抗壓能力差,聰明的父母都會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孩子脆弱,抗壓能力差,聰明的父母都會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作家龍應台曾道出:平庸終究是只是和他人做比較,而心裡的安適是與自己對比,我們要的負責的終極對象歷經千山萬水還是自己。

曾看過一本名為《離歌》的小說,故事的男主叫毛北。

在絕大多數同齡人看來,毛北是幸運的,因為他出生在一個精英家庭中,優渥的家庭環境成就了毛北,從幼兒園到高中,毛北這一路可謂是順風順水,從小到大,老師們對於毛北的誇讚絡繹不絕,父母給毛北的寵愛更是極致的。

對於毛北而言,印象里幾乎沒有挫折的概念。等到高考前夕,毛北下定決心,勢必考入北大!可能是受到的眷顧太多,這一次,毛北不再被幸運之神寵幸,高考當天,毛北起晚了,再加上沒帶准考證,來迴路途不止半個小時,就因為如此,毛北沒能入場考試。

回家的路上,毛北痛哭不斷。到家之後,他將自己鎖在了房間里,不論父母怎麼勸說,毛北都無動於衷,甚至連接下來的幾場考試都直接放棄。

高考結束了,毛北選擇從陽台跳了下去,房間的桌上留著一封遺書,他說他是個失敗者。

高考結束,本該是最為青春燦爛的年齡,可毛北卻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僅僅是因為錯失一次高考。高考與生命的代價可以等同嗎?

對於這一問題,相信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然而,真正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為在學習上遇到種種問題而輕易喪生,這無不映射當代孩子的心理承壓能力太差。

作為父母,我們一直在強調,應當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殊不知,很多時候,我們僅注重的是形式上的教育,忘了需要給孩子的最重要的教育應當是生命教育!

抗壓能力在孩子的生活中似乎不經常被提及,長此以往,越是容易被忽略。隨著近些年來,兒童心理問題頻發,大眾對"如何提高抗壓能力"的呼聲也逐漸高漲。

何為抗壓能力?

顧名思義就是指孩子處於外界壓力下處事的能力。絕大部分家長都沒有可以對孩子進行這一方面的訓練。

鄧莎帶著兒子參加綜藝節目,但凡有看過節目的朋友可能都有注意到這一細節。鄧莎帶著4歲半的兒子大麟子去兒童拳館鍛煉,經節目組安排,大麟子與拳館裡的小朋友進行了一場"爭霸賽"。

起初,在第一回合里,大麟子還算是能抵擋住對手的攻擊,時不時也能給出反擊。但是到了第二回合,很顯然,大麟子與對手的能力差距過大,很快就被打敗了。

鄧莎在台下是什麼反應呢?她與大部分媽媽一樣,始終是兒子的粉絲,不斷鼓勵大麟子:"大麟子,站起來,媽媽相信你是最棒的。"細心有愛的鄧莎,還專門為大麟子做了粉絲燈牌,更是喊來了自己的閨蜜給兒子鼓舞,還在現場跳起了精心編排的啦啦操。

大麟子在鄧莎的鼓勵下,儘管一次又一次地被打敗,但每一次都能勇敢站起來,比賽的最後,大麟子還是輸了個徹底。

終究是個孩子,失敗的大麟子在媽媽的懷裡哽咽,鄧莎沒有絲毫怪罪,反而一直鼓勵、安慰,並且一直在圈點大麟子先前在台上的閃光之處,希望孩子不因此而喪失信心。

在後來的採訪中,鄧莎表示,在大麟子還沒開始比賽之前,其實她已經能預測到結果了,並不是對兒子的不信任,而是想讓孩子去經歷這一次失敗,大麟子從小到大受到的寵愛太多,只有讓孩子去經歷酸甜苦辣,他才能夠明白人生起起落落,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

鄧莎對孩子的教育態度值得每一位家長學習,我們總在想著如何保護孩子,如何讓孩子受到的傷害減到最小,疏忽了孩子也被挫折所磨鍊。

挫折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必定會歷經的,而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可能一輩子為孩子擋風遮雨,唯一能做的就是培養他們的承壓、抗壓能力。

那父母應當如何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呢?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嘗試在做的事情,父母應該放手,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

歸根結底還是父母過於"捨不得","放手難"是多數父母都需要克服的問題!小到生活中的瑣碎事務,大到孩子的未來發展方向,太多父母都喜歡把這些決定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從過去到現在,它都有個好聽的代名詞,"這都是為了孩子好",據調查,這也是大部分孩子最反感的方式。

當然,讓父母完全放手也並不是科學教育之道,最好的辦法是權衡,父母與孩子都應該有所退、有所進。

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與孩子最親密的人,我們更應該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有哪些弱點以及跨不過去的坎坷,這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很多父母在第一步就栽了大跟頭,更不用說如何去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

想要做好溝通這一步,需要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打開孩子心門的過程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切不可急躁,更不可企圖拔苗助長,否則將事倍功半,甚至功虧一簣!

這個過程,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有哪些弱點,利用"共情"能力引導孩子抒發自己的情感。父母也應當保持應有的冷靜,給孩子樹立一個可模仿且值得模仿的榜樣,不論是情緒處理,還是應對挫折的能力。

在了解孩子的"痛處"以後,便是教會孩子多維度思考方式。

大部分孩子往往是"死腦筋",只要他們陷入一個問題,便會久久沉溺其中,說服不了自己,容易鑽牛角尖。倘若孩子掌握了多維度思考方式,便能夠較為輕鬆掙脫局部束縛,憑藉"大局觀"來看待事物。下面的這個小故事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道理:

小男孩和爸爸在沙灘上玩耍,小男孩想要搬起一塊石頭,可不論怎麼使勁都沒能讓石頭的位置有任何改變。

小男孩的爸爸提醒他:"你要動腦筋嘗試所有的方法。"在爸爸的提醒之下,小男孩又借用了棍子,但仍是沒有作用,小男孩終於抵不住哭了。

爸爸問道:"你用了所有方法嗎?"

小男孩眼裡噙著淚花,點了點頭。

爸爸再次問道:"你確定你用了所有方法嗎?"

小男孩仍是堅定的點了點頭。

爸爸摸著小男孩的頭,笑道:"你沒有,你沒有叫爸爸幫忙。"

看似一則短篇故事,卻隱藏著大道理,寓意的是希望能夠教育孩子多維度思考,只有憑藉這種思考方式,孩子的自主選擇才能增多,在不斷地嘗試與否定以後,他們能夠獲得的成敗教訓也就越多。

久而久之,孩子會慢慢形成一個潛意識,成功並不是必然的,失敗也應該被擁抱,抗壓能力也就在這一過程之中被鍛煉。

孩子尚處稚嫩,未來有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挫折在等著他們,倘若沒有足夠強大的抗壓能力,如何承受將來的風風雨雨?

現在不進行提早培育,孩子將來的每一步都舉步維艱!在當前以及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堅持住意味著超越絕大部分人!抗壓教育仍是處於弱勢,父母們的任務仍是任重而道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0育兒 的精彩文章:

7歲男孩瘦的皮包骨,檢查說是「脾胃虛」,3大習慣成罪魁禍首
「限時管理法」對孩子,真的比吼叫有用的多

TAG:90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