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你交的紫砂壺學費,是不是因為聽信了這些「故事」?

你交的紫砂壺學費,是不是因為聽信了這些「故事」?

很多壺友玩紫砂壺多年,在最初的幾年,確實交了不少學費。我也爆料過很多行業潛規則和套路,都是收集於很多壺友的一些經歷和教訓。對於初玩者,或者沒有玩過紫砂的朋友,我並不擔心,因為沒有入門的朋友,一般不會在未知領域,做太高的預算,即使遇到不良商家,也是吃點小虧而已。而吃虧最嚴重的往往都是一些剛剛入門,似懂非懂又不熟悉套路的壺友,最容易受到圈內人故事的忽悠(這裡指的圈內人,包括了制壺人,商家,以及一些有商業目的的營銷高手等)。那麼下面就把這些故事分享給大家,還請大家耐心看完。

1、 做壺耗時說

幾乎所有的制壺人和販賣者,都喜歡拿做壺耗時來說事兒,以此來提升一把壺的價值。有的說一把壺花了三天,有的說耗時十幾天,甚至有的說耗時一兩個月。時間越長,其實就是暗示你,這個壺的價格會很高,要有心理準備,等把壺友的心理價值提升上去了以後,再看人定價,消費力強的,報價高一些,消費力弱的,報價低一些。總之,就是通過這樣的故事,最終的報價,達到超越壺友心裡的期望值,那就成功了。

2、 做壺難度說

不管是光器,還是花器,圈內人,要想說故事,總有說頭。對於光器,最常說的是,越簡單越難做。因為簡單的壺型,最容易發現毛病。這本是無可厚非,但是有些不良商家,明明是拋過光的機器壺,卻偏偏說成是明針功夫很多,好壺才會這麼亮,牛角片光壺,要做到力度均勻,壺不會變型,稍有不慎,就做壞了,前功盡棄等等。

而對於花器,會更加誇大難度,比如造型的雕塑,貼花的運用,以及造型的打理等,都可以編出若干個故事來。總之,就是告訴你,這些壺,價格高。

3、 做壺限量說

對於有一些工藝師級別以及以上的壺,為了強調其收藏價值,他們往往會說,這個壺,一般只做幾把。以讓壺友放心收藏,確保以後不會有大量的同樣壺型出現。或者是在某一地區,只會有多少把等等。總之是為了彰顯該壺的稀缺性。而真實的情況是,只要有人掏錢有利潤就做,沒有人買就少做。

4、 壺被收藏說

要想突出一把壺的價值。最好的方式,就是給壺包裝和鍍金,而最常用的素材,就是被某某博物館、某某名人收藏。這樣壺的價值就立馬可以超越常規了,真實情況是,僅僅花了一些公關費而已,托關係把壺硬塞給博物館和一些名人。但是這些把戲對於初入紫砂圈的壺友而言,立馬就對這樣一壺頂禮膜拜了,對該壺的心理價位立馬就提升了幾個檔次,覺得這樣的壺才是好壺。

5、 獲獎證書說

獲獎證書,其實和收藏的故事,如出一轍。現在的社會背景,各類收藏協會,文化組織,評審委會,基本都是收錢辦事,即便是各類地方博物院,也多是文化腐敗的滋生地。這類故事,現在並不新鮮,新鮮的是,還有很多人在上當。花個三五千塊錢,買一張獲獎的證書。有了這樣的獲獎證書以後,原來品質普普通通的只能賣幾百塊的壺,身價立馬倍增,能夠賣到幾千甚至上萬元。很多初學者認為,這樣的作品具有收藏價值,事實上壺的品質還是幾百塊的品質,只是商家用了一些障眼法,讓消費者在買壺的時候多掏一些錢而已。

6、泥料稀缺說

當前大多數壺友買壺,對泥料的考察是放在第一位的。各類關於泥料價值的故事,滿天飛。一切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告訴你好的泥料的稀缺性,可遇不可求。有的商家,甚至告訴你,一把壺的泥料就值個萬八千的,甚至有敢說自家的泥,一捆泥可以換一把幾十萬的大師壺,有大師拿壺去他家換泥料等等。其實這都是對泥料價值的自我包裝而已,真正的做壺藝人,從來不會,也不敢在圈內人面前這樣吹噓。

7、 泥料陳腐說

泥料陳腐說,恐怕是被講的最多的故事了。經常聽說的故事是,他的泥料,是經過祖上幾輩傳下來的,就剩下一點了,這些經過大幾十年,甚至近百年陳腐的泥料,價格不好用錢來衡量。一年只拿出一點出來做幾把,要給後輩再留一些。其實稍微懂腦子分析一下就有答案了,哪來這些陳腐幾十年上百年的泥料?紫砂行業的興盛,做壺藝人的數量開始迅猛增長的時期也就是90年代才開始。而當前大多數藝人,往前推兩代,有幾個是做壺的呢?即使有存泥一說,基本也是一二十年之內的事情,哪來大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陳腐泥料?編造故事有時候也得跟實際情況相符。

判斷一把壺的價值,重點看其工藝水準與美學的結合,與實用性的結合,與幾何學的結合。而所謂大師,名家,說故事高手,只要聽到話外之音是通過一些虛幻的東西向來提升壺的價值的時候,不要太在意,聽聽故事就好。

普及紫砂知識,弘揚紫砂文化,可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紫砂文化百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紫砂百科大全 的精彩文章:

紫砂壺噴漿的驚人內幕!不應該有的化妝工序
不了解這些,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懂紫砂壺!

TAG:紫砂百科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