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這個中國情人節,究竟有何來歷

這個中國情人節,究竟有何來歷

農曆七月七日是中國傳統歲時行事中的重要節日。如今人們視之為情人節,但在中國傳統中,七夕有更為豐富的內涵。

南朝吳均《齊諧記》中記:

掛陽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間,忽謂其弟曰:「七月七日織女渡河,諸仙悉還宮,吾向已被召,不得暫停,與爾別矣,後三千年當復還。」弟問曰:「織女何事渡河,兄何當歸。」答曰:「織女暫誼牽牛,一去後三千年當還。」這是「七夕」最早的記錄。

宋代薛映《戊申年七夕五絕》中講:「天媛貪忙為靈匹,幾時留巧與人間」。大意是:織女始終在為自己的牛郎相會之事忙得焦頭爛額,哪裡有空去關民間的事情。明李昌祺《剪燈余話》中講:「世謂今宵天孫賜巧,小女輩未能免俗,謾設瓜果之筵。」七夕那天,織女會向民間恩賜,傳授「巧」(紡織技巧),民間女子當然要向織女索取,乞求「巧」,所以七夕的主要活動就是「乞巧」,七夕也被講作「巧日」、「巧夕」,宋人劉克莊《即事》詩:「粵人重巧夕,燈火到天明。」

陳元靚《歲時廣泛》引《歲時雜記》文說:當時京城七夕祭祀牛郎織女活動是一項公眾性的活動,那天,人們用木、竹、麻秸等物製作巨大的彩樓,還用紙疊成銀河上的橋,橋中央有牛郎織女及尾隨其後的仙人,祭祀的目的就是「乞巧」。到了宋代以後,「男女授受不親」的禁欲主義割斷了男人與女人在社會、在公共場所的交往,那種在公共場所舉行的大型的「乞巧」風俗活動被取消,到了明代以後,「乞巧」一般只限於在家族、家庭中的女眷中進行。

沈榜《宛署雜記》中講:「燕都女子,七日,以碗水暴日中,各投小針,浮之水面。徐視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動如雲,細如線,粗如錐,因以卜女之巧」。記錄清代蘇州風俗的《清嘉錄·巧》中講:在七夕前一天,將早就準備好的「天落水」(雨水)放到盆里,再放到太陽下暴晒,使水面上形成一層肉眼難測的膜,女人家依次將一枚「引線」(針)輕輕平放到水膜上,引線一時不會下沉,在日光的照耀下,浮在水面上的針在盆底留下影子,人們就根據影子的形狀檢驗女人是否心靈手巧。

七月七日白天以「巧」來向織女星乞討「巧」,七夕的活動主要在夜間,一到天黑,女人們就開始了「穿巧針」活動。「穿巧針」是上海地區七夕頗興的活動,於是古人留下的關於「穿巧針」的詩很多。如:

彎彎涼月掛銀河,七夕穿針興若何。

近世人心巧中巧,今宵何用氣多多。

——倪繩中《南匯縣竹枝詞》

江介砧聲夜寂然,綉針不待倚樓穿。

誰家肯乞天孫巧,隨手拈來巧已傳。

——陳金浩《松江竹枝詞》

瓜果庭陳七夕間,針穿月下女兒工。

劇憐纖指彎長甲,汁染鳳仙猩血紅。

——秦榮光《上海縣竹枝詞》

七夕之夜,上海人家裡的庭院里放上茶几,婦女們集在一起,點起香燭,恭恭敬敬地禮拜織女星和牽牛星,然後各自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針線,農曆七日是上弦,天空中只有半隻月亮,亮度不夠高,而婦女們就借著不太亮的月光穿針線,也許她們希望天上的織女性能體諒到婦女們的勤勞和辛苦,能賜一點「心靈手巧」,這就是七夕的「穿巧針」風俗。

七夕中還有祈子的風俗。

《東京夢華錄·七夕》以較大的篇幅記敘當時汴京(今開封)的七夕活動,說:

七月七夕,潘樓街東宋門外瓦子,州西梁門外瓦子,北門外,南朱雀門外街,及馬街內,皆賣「磨喝樂」。乃小塑土偶耳。

七夕風俗物品的「磨喝樂」與當時的祈子風俗有關。「磨喝樂」是梵文音譯,有譯作「摩羅兒」等,是《天龍八部》中的神之一。磨喝樂算是佛教傳說中的「送子羅漢」。七夕供「磨喝樂」的目的就是祈子。

關於七夕的食物,要說到巧果。北方人把麵粉製作的許多食品稱之為「果」。《東京夢華錄》還是,到了七夕,市場上出售一種「果實」,「若買一斤,數內有一對被介胄者如門神之像……謂之『將軍果實』。」這種「果實」是稱重論斤賣的,可見它的個體比較小(大的果應該是論只賣的),一斤有許多隻,但每一斤之內一定有一對「被介胄者如門神之像」的「將軍果實」,這「將軍」也許就是俗稱「牽牛星」的「將軍星」,他與織女結合後生了一對男女,人們在以「將軍果實」祭祀牛郎織女的同時,更希望從「將軍」那裡得到一點仙氣,使自己懷上兒子,兒子還長得又出息。七夕又稱「巧夕」,這種果實就是後來的「巧果」,形制也發生了變化,將和好的面切成一寸長、半寸寬的扁長方形,下油鍋前二端作旋扭,出鍋成型,就是一「同心結」。

《清嘉錄·巧果》中也講:

七夕前,市上已賣巧果,有以面白和糖,綰作薴結之形,油氽令脆者,俗呼為「薴結」。至時,或偕花果,陳香蠟於庭或露台之上,禮拜雙星以乞巧。蔡雲《吳覦》云:「幾多女伴拜前庭,艷說銀河駕鵲翎,巧果堆盤卿負腹,年年乞巧靳雙星。」

「薴」即麻繩,「薴結」就是麻繩打的結,巧果的形狀像繩結,名稱又叫作「同心果」,我們在戲劇、影視中看到,在婚禮上,新郎和新娘各執一彩帶,絲帶的中間打一結,這就是寓意「喜結良緣」的「同心結」。所謂「阿儂乘得同心果,不為雙星證夙緣」,真正的意思就是——「我今天用象徵『同心』的巧果來祭祀,並不是為牛郎織女的夙緣作證,而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如意郎君」。

乾隆年間李行南《申江竹枝詞》講:

人家油撒巧爭誇(俗名巧果),乞巧紛陳果與瓜。

金鳳染成紅指甲,玉尖片片弄桃花。

秦錫田《周浦塘竹枝詞》:

麥乾麵細菜油香,油麵調勻更入糖。

薄薄鋪平盤巧果,新翻花樣費平章。

一到七夕,上海家家戶戶開始做巧果,巧果的製作很簡單和方便,在乾麵粉里和入水和油,揉合成「油麵」,將油麵打成薄餅狀,再切成長方形,入油鍋前把油麵打一個疊,油氽熟後就成了香味美味的巧果。而隨著近代上海商業的發展,巧果也被商家利用而成為可以隨時供應的小點心,小食品。不過,上海人數典忘祖,誰也不知道「巧果」是七夕的節令食品。

若干年前去蘇州東山白相,在一條老街上吃面,見店主正在製作巧果。我感到有點奇怪,就問「你們麵店也做巧果」,蘇州老闆娘回答道,「今朝是七月七了,大家要吃巧果格,做點巧果可以賣兩鈿。」出老街回旅館時,天色已晚,一路上見許多人提著剛買來的巧果匆匆回家,感而嘆之,有千餘年歷史的七夕吃巧果風俗,在上海在已經消失,而在上海周邊的城鎮和農村仍廣為流行。

據宋人龔明之《中吳紀聞》中記:

崑山縣東三十六里,地名黃姑灣,故世相傳雲,嘗有織女、牽牛星降於此。織女以金篦劃河,水涌溢,牽牛因不得渡。鄉人異之,為之立祠。

現在的嘉定區、寶山區在歷史上隸屬崑山縣,「崑山縣東三十六里」在現在的上海市嘉定區境內。這是牛郎織女傳說的另一個版本:織女下嫁牛郎,並為牛郎生兒育女,一日,織女奉命回天廷,牛郎依依不捨並緊緊相追,織女歸天心切,也顧不上與牛郎多年夫妻恩愛情感,撥出頭上的金篦在空中一划,立刻出現了一條銀河,河水涌溢,牛郎被水浪所阻而被迫放棄追趕,從此,牛郎織女天各一方。在今天上海市嘉定區境內還有一條叫做「黃姑塘」的河流,應該就是《中吳紀聞》中講的「黃姑塘」,而「黃姑廟」早已廢。清乾嘉學派代表人物錢大昕就是嘉定人,他的《練川竹枝詞》也講到這個故事:

黃姑遺廟傍江涯,膜拜紛紛乞巧兒。

聞說金篦曾划水,晚風肅肅卷靈旗。

也許有了《中吳紀聞》的記載,嘉定的七夕又多了一風俗,就是婦女們趕到黃姑廟去禮拜織女。可是,我無數次去過嘉定,也詢問過許多嘉定人,好像沒有人知道這個「牛郎織女」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長三角區域養老發展壁壘在哪裡?上海黃浦與浙江新昌攜手嘗試突破
給白領午餐加一份「音樂甜點」,2019年首場市民藝術大課堂走進陸家嘴金融城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