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學子們時常於窗明几淨的樓閣大廳內吟誦大師白居易的詩詞大作,酒席開宴,杯盞互換交錯之中,每個人都帶有著各自的目的性。

借著帶有迷幻性質的古典音樂,開始了一系列的推心置腹與暢所欲言,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都好,借著千杯酒消愁,伴著琵琶聲思索。今天筆者想拿出作為中國著名彈撥樂器的琵琶,為大家揭開盛唐音律下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一、 論源頭,源遠流長的起步斟酌

1、初具框架的琵琶藝術

根據現有史料的記載,琵琶這一樂器初具雛形大概是在我國漢代。熱衷於音樂與熱鬧的西域人民也算是獨闢蹊徑,積極尋找可以製造出樂器的木製原材料,通過相應手法的多道工序進行加工,形成了一種依據獨特彈奏手法即可以自由製造出悅耳聲音的器具,用來進行自我愉悅和享受。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漢朝琵琶鉤子

最早之前的琵琶還沒有一個具體定性的名字,通常還是和眾多的其他樂器一樣,加入到了琴與瑟的大團隊之中。在一般性的描述中,粗略以琴和瑟作為概括與代表一言以蔽之。

2、趨於成熟的彈奏快感

無論是最先產生之初,還是逐漸顯露出發展苗頭,西域人民對於中國自古以來的音樂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自然是不該被今人所忘懷。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考慮到彈奏時的方便舒適與否,琵琶就有豎抱式樣和平放式樣這兩種。為了使之製造出更加令人動容的音律絕韻,眾多藝術家在反覆琢磨與思考中,嘗試改進包括彈奏指法方式和琴弦構造,讓琵琶發出更加動人清脆的聲音。


二、論求索,前景大好的進階改造

如上述所說,早期的中原地區還並不是太過於流行像琵琶這類的彈撥樂器。能歌善舞的中原人單槍匹馬,借著自身優越的樂感,也抓住當時開放商業中交流融通的大好時機,將原本獨屬於西域的名族特色風情,帶入到可能略顯呆板又缺少音律生機的中原地區。從此便是叱吒風雲,走上一條成就自我的不歸路。

1、中原民間的廣泛受眾

很容易可以構想出這樣一幅畫面來,中原人民深深陶醉於西域傳入的稀奇樂器,在平日里口口相傳和走街串巷中,就已經成就了一絲朦朧與飽和感,當夾雜著滿心好奇與歡喜去實地真身欣賞琵琶這一樂器演奏時,早就準備好了滿肚子的溢美之詞。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普通民眾閑暇時間聽曲戲話家常,柔弱女子彈曲傾訴不堪境地,幽怨文人流連於曲調吟詩作賦。大家各有不同處境,一首相同調子的曲,我們聽出了千百種不同的情感與姿態,人間百味說得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2、朝廷顯貴的烘托追捧

不管是古代的哪個朝代之中,不論是國泰安康還是戰事紛紜,即使是稅制再過於完善,官吏再過於清明,百姓和達官顯貴之間,始終是隔著一條略微顯得臃腫的鴻溝,差距是始終都有的。

百姓想著生存,想著生活水平提高。而達官顯貴不必太過於擔心衣食,在平素的無聊時光,相比於百姓那種繁忙之外的消遣,我們將貴族們的消遣,一言以蔽之為享受。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北魏琵琶伎樂圖

前期琵琶在民間也算是大火了一陣子,貴族們可不會錯過一些好玩的新奇玩意,最初在民間流行的形式並不算優秀,貴族們開始開動聰明的腦筋,將其形式豐富化。音樂配上歌舞加以點綴,簡直是不能再妙的新奇體驗。


三、論發展,巔峰階段的卓爾不群

在具體描述這一階段之前,想必大家心中自是有數。琵琶這一樂器的發展頂峰自然落戶於唐朝,我們可以先來研究一下唐朝當時的大背景。

1、政治鋪墊發展

提到唐朝的政治體制,我們完全可以不用收斂謙虛,自然是可以運用一些帶有誇讚成分的詞來進行大致描述的。站在當今回頭望去,完整體系化的唐朝政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唐朝孕育出美好盛世的可能。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為我們之後所要說的經濟和文化,提供了保有很高質量的上層建築基石,在這種情況下,統治階層眼前的矛盾於困難並不會太多,只需要大刀闊斧式堅持原則,站在一個權衡利弊的至高點去不斷眺望就好。另外在這裡還想著重提到的一點是,唐朝最值得被稱讚的是當屬官吏制度,從上至下,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相互結合貫通,各個部門下的大小官吏,各司其職,辛勤耕耘於職業前線,皇權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應的鞏固。

2、經濟決定發展

唐朝的經濟自然能輕易比肩我國的大多數朝代,經濟狀況主要通過商業來做出進一步表現。這一時期的市場秩序穩定,稅收體系相對來說完善,百姓的基本需求可以得到滿足,不會因此生出太多的不安和間隙。均田制的實施於普遍也算是唐朝經濟成長路上的里程碑式抉擇。拋開安史之亂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政治余漬,還是取得了一番不小的成績。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唐朝統治階層們的整體經濟架構定奪合理有序,清楚認識到土地為本的內生機理,在減輕些許徭役和抨擊殘暴中,迎來了唐朝經濟上的繁盛和強大。

至此,人們在吃飽喝足的情況下,開始不滿足於眼前的飽腹,享受與發展似乎開始正式提到家庭或是個人的需求歷程上去了,對於琵琶這種樂器的使用與享受,只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此時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隨之更新。

3、文化成就發展

盛唐時期的文化我們常常用異彩紛呈來形容,其精彩程度總是讓人很容易沉醉其中而沒有什麼辦法輕易脫身出來。街頭老叟小孩皆出口就是歌謠詩篇,唐詩三百首至今仍回蕩在耳邊。

有人官運亨通直上青雲,有人報國無門只落了個悶悶不樂。文人們不堪也好,開心銷魂也罷,都一股腦全部埋藏在心裡吧!再強大的人都需要一個合適的抒發窗口。就拿《琵琶行》的作者白居易來說,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感情操控者,要將這世間繁複的所有不甘與執著,一併都寫在文字中,伴隨著陣陣書香飄揚在晚風之中,不僅是寫給自己看,也同樣寫給別人看。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琵琶行

畢竟唐朝文化是出了名的開放包容,在那片大唐東方大地之上,你我皆是塵沙,獨立個體的自由表達權應該是當時文化開放的最好體現吧!琵琶作為樂器,一曲開始,為詩詞畫作又增添了一點不同於之前的感情,兩種感情交匯在一起,共同形成了一種博大的文化競技局面。


四、論共生,派系縱橫的琵琶彈奏

追溯琵琶藝術史漫長的演進之旅,可以看到諸多派系共同助力生輝。不同派系都有不同的著名領軍人物,各家彈奏著同一個樂器,但是各自彈奏又有一些不同之處,配合著各地不同的方言式的音韻,也會帶給別人不一樣的間接體驗。

各位派系大佬在發揚自家門派的同時,積極去尋找優秀的繼承人,企圖將自家門派長久傳承下去。如今很多地區的這類藝術,不少都成了當地的特色傳承藝術。

傳承古時彈奏手法的同時,自然也不能太過於拘泥,創新也是一條必走的新路子。對於很多歷史中保留下來的藝術也好,精神也罷,都應該依循這種模式來做出相應的處理,畢竟不能將這些珍稀寶藏就這麼白白流失浪費,難免有些不值當。


五、論經驗,歷史戰場上的縮影典範

大家可能會覺得琵琶只不過是眾多樂器舞台上的一個小小角色,其實我們縱觀整個舞台,細心發現,大家角色其實並無大小之分,每個樂器都很有風格也很重要,誰也不能刻意搶佔誰的風頭。今天我們以琵琶作為樂器的一種代表,自然不會只去講述琵琶在彈奏上的專業技巧。

但是有一點值得我們去肯定的是,琵琶有它存在的道理,在步履蹣跚中用它的價值來穩固自身的生態鏈條,從而達到一個良性互動。

彈撥琵琶半生弦,悠悠唐音繞余梁——論盛唐琵琶的藝術甘霖之路

今時不同於過往,如今大家彈琵琶,可能更多在於愛好培養於熏陶。過往帶有諸多色彩的琵琶彈奏,開始越發少見。現代人唯一可以做到的,只是傳承,在感悟中吸取養料精華,以史為鑒,在歷史驚嘆中採摘一些可供參考的典範代表,以此基礎上再去做出系統化的了解篩選,獲得更加有效的歷史性信息。

說得更加便於理解一些,我們稱以琵琶為代表的諸多樂器為歷史陪跑,經年累月中,走過一段還算值得銘記與回味的時光。這雖然只是一個小點,所反映出來的時代特診難免顯得有些片面和不足,但是歷史就是由諸多的碎片合力拚湊而成的,我們唯一能做的,還是要在提取中收穫價值。

參考歷史典獻:

《技錄》王增虔

《琵琶行》白居易

《通典》唐社佑

《閑敘幽音》鞠士林

《釋名·釋樂器》劉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TAG: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