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老人到了70歲,過不了幾年就去世了?原因引入唏噓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統計學上,通過人口平均預期壽命(Life expectancy)推測社會生活質量。一般來說,人群平均壽命越高,生活質量也就越高。2013年,我國人均壽命為76.34歲,其中北京的人均預期壽命最高。《北京市衛生與人群健康白皮書》顯示,2013年北京市的人均預期壽命為81.35歲,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排名前列的還有天津、上海、重慶。當然,仍然有很多城市的人群平均壽命不足75歲。
生活中,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是,70至75歲這個階段,老人的健康狀況會急劇惡化,有的老人到了70歲,過不了幾年就去世了。一部分原因是疾病、機體功能退化,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年齡階段,老人的心理狀態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那些古稀之年的老人事實上都面臨著很大的精神壓力。
主觀心理體驗:衰老感
首先,老人們會在主觀層面意識到自己的確已經老了,並形成一種強烈的衰老感(Senility)。這種衰老感包括了身體層面:行動遲緩、反應能力變慢、頭髮變白、牙齒脫落等等。精神層面:一種遲暮的感覺,總是被特殊對待,被冠以特殊的稱呼,比如老人家。
國外有人發明了老人服( Mobilistrictor),幫助那些四肢健全的年輕人提前體驗衰老的感覺,提前感受衰老帶來的各種痛苦。圖片為美國的一名記者簡·福萊爾的體驗。她試圖嘗試穿著老人服從椅子上站起來,結果相當困難。
她說道:我戴上了護目鏡,上面滿是劃痕,我的襪子裡面全是大理石,我感覺寸步難行,起身都困難,這是一場噩夢,我的四肢不聽使喚,眼睛也看不見,而我掙脫不了。或許,這是最切實的衰老體驗。
心理學上認為衰老感,是一種主觀的心理體驗,它主要與三個方面有關:身心狀態的改變、能力的改變、社會和家庭地位的改變。
從表面上進行分析,人到七十歲,心態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熱情高漲到平淡如水,從滿腔熱血到無能為力,所以,七十歲階段是精神世界的重大轉折點。在感知力迅速下降的情況下,心理隨著身體發生改變,「越老越不中用」的想法總是在腦海回蕩。
此外,周圍人對自己稱謂也在發生變化。再加上家庭地位的改變,朋友、長輩的相繼離去,種種因素帶給老人的是沉重的衰老感,以及「我已經老了」的心理暗示。
被淘汰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的衰老而跟著止步不前,相反,新事物不斷出現,「代溝」也在此時出現。老人們會覺得自己被世界淘汰了,內心不禁會感到孤獨、寂寞、空虛、無聊。但這種心理會加快衰老,譬如,長時間的壓力會使血壓升高,使患上心臟類疾病的概率大大升高。當今社會,老人們社會適應能力不好,生活中也時有發生,當相愛的老夫妻有一人離世後,老伴不久也跟著去了。
不再被「需要」
70歲老人驟然逝去,經分析,與家庭地位的變化、不再被「需要」有很大關係。當今社會,60歲前,一個人是家裡主幹位置,是主要經濟來源和領導者,是被依靠的大樹。但在60歲之後,家庭地位發生改變,從主幹到邊緣角色,從被依靠到依靠他人,老人們難以接受這種落差,因為,我們不希望成為別人的「累贅」。
心理學上認為,被需要的人在幫助別人時,能夠獲得更多的快樂和幸福。而70歲左右的高齡老人只能勞煩別人,因此,他們往往充滿了愧疚與自責,他們深深地感到自己失去了價值,不在被「需要」了。
同時,還有一個原因是傳統思想被排斥。隨著生活質量的飛速提高,很多傳統習慣基本上被捨棄。譬如:」門當戶對」、「女子無才便是德」 。以至於老人們覺得自己所作所為都是錯的,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存在著錯誤,導致心理問題加重。
有些名句延續至今,經時代的沉澱,它有其自身的道理。譬如: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除去自然因素造成的老人離世,老人們最需要的是兒女的陪伴。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大腦和思想是生命的重要部分,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要重要的多,如果老人的心理問題能得到及時解決,平均壽命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發展心理學導論》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心理學家:老實人最適合從事這三種類型的工作
※心理學:優秀的人不合群的原因是,他們害怕受到群體意識的壓抑
TAG:第一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