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人類思維、行為的深層次源動力的發現——《Get高端思考》第五篇:從低效的「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擺脫出來的路徑、以及思維訓練要點

人類思維、行為的深層次源動力的發現——《Get高端思考》第五篇:從低效的「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擺脫出來的路徑、以及思維訓練要點

前文回顧:

我們在上一篇中,為大家分析了在「三層人體」中的「意識(Consciousness)與無意識」的組成。

在「三層人體」中,每層都有一個意識(Consciousness):

1、顯性人體意識(Consciousness)

2、隱性人體意識(Consciousness)

3、「真正的我」意識(Consciousness)

而且,「真正的我」意識(Consciousness)還擁有一個極其特殊與重要的「感知的主體」。

與「真正的我」意識(Consciousness)在一起的,還有兩個無意識:前意識、潛意識。

這些意識(Consciousness)與不同的無意識配合組成了兩套「心智系統」,人平時使用的是「第一套心智系統」。

我們在這一篇中,將為大家詳細介紹「第一套心智系統」的運行。了解我們平時一直在用的「第一套心智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從「第一套心智系統」中擺脫出來,學習使用智慧的「第二套心智系統」。

一、「第一套心智系統」是如何啟動的?

1、「真正的我」進入「重疊結構人體」

我們借用佛教中的「入胎」概念,來解釋「心智系統」啟動的過程。

下面這張圖,是「心智系統」還沒有啟動時的初始狀態,請注意「感知的主體」的位置。這個時候,「真正的我」直接掌控著「感知的主體」。

當「真正的我」帶著「感知的主體」、「前意識」、「潛意識」進入隱性人體以後,能感受到來自顯性人體上的感覺那一刻開始,就好比開始了一個操作極其困難複雜、又極度沉浸式的「虛擬現實(VR)」遊戲。

「完整的人」的操作難度超乎我們的想像……

「真正的我」在進入「隱性人體」以後,本身是不能動的,就好比「缸中之腦」的「大腦」,只有意識(Consciousness)上的感受,本身是無法動的。

這種情景,在佛教中稱為「如如不動」,「如如」指的就是「真正的我」。

「真正的我」不但不能動、還無法直觀地認識自己,就像「缸中之腦」的「大腦」無法直觀地認知自己一樣。

但是,「真正的我」卻能覺察到「自己(Self)」的存在,也就是說「真正的我」有「自我意識」。而且,這個「自我意識」還非常的強烈。

除了這個「自我意識」以外,在「真正的我」意識(Consciousness)中沒有任何其他以往的記憶。

在遊戲開始之後,「真正的我」能感受到來自顯性人體上的感覺。這種「來自顯性人體上的感覺」對於「真正的我」來說,是一種全新而又陌生的體驗。

於是,「真正的我」就要去了解這種全新而又陌生的體驗。

這種體驗在佛教中稱為「相」,去了解這種體驗就是「取相」。熟悉佛經的網友一定知道,在「如如不動」這句之前,還有一句「不取於相」,意思是「真正的我」不去了解這種體驗。

也許,有的網友會想,「真正的我」為什麼會去了解這種全新而又陌生體驗呢?TA安安靜靜地待著不也挺好的嗎?佛教教人辛辛苦苦的修行,就是為了讓「真正的我」回到才入胎時的那一刻,「真正的我」不去了解來自顯性人體的體驗,不就完事了嗎?那樣不就「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了嗎?

是什麼因素,觸動「真正的我」去了解來自顯性人體體驗的呢?

2、「第一套心智系統」啟動的源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智玩家 的精彩文章:

《Get高端思考》首篇文章已經上傳——想要準確、高效、妥善地解決問題,唯有依靠「戰略、創新思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源頭甲骨文」字義解讀

TAG:心智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