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40噸,在古代的條件下如何建造?

瀘定橋13根鐵鏈一萬多個鐵環40噸,在古代的條件下如何建造?

瀘定橋全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橫貫兩岸,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像這樣一個鐵索橋並非近現代的產物,它修建於300多年的康熙年間,在當時可沒有什麼機械,基本全靠人力。那麼,300多年前的工匠們到底是如何在大渡河上修建的瀘定橋呢?

在清朝康熙年間的時候,為了解決這大渡河兩岸的交通問題,瀘定橋就出現在了歷史之中。當時在經過康熙皇帝的同意之後,四川當地的官府著手籌備起了造橋事宜。

按照那個時候的造橋技術,人們是根本不可能在如此寬廣的大渡河間造一座磚石橋的,於是為了順利完成造橋任務,充滿著智慧的古人們就想出了用鐵索造橋的方法。他們需要先準備一些粗大的繩索,將這些繩索的一端固定在河流的一端,繩索的另一端放在船上用船給運輸到河流的另一端,打算先用繩索連接好河流兩岸,再用這些繩索把沉重的鐵索拉到河流的另一端。

瀘定橋建好後,為大渡河兩岸的人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運輸,也拉近了漢族與藏族之間的距離。現在我們的科技發達了,藉助機械可以建造出比瀘定橋規模更大的橋樑,但在三百年前的清朝,瀘定橋凝聚了匠人們的智慧和心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苟或 的精彩文章:

雍正臨死前下了兩道什麼密旨,讓乾隆穩坐63年江山
心理學:三隻兔子要被燉了,你會救哪個?測你是否天真無邪,准!

TAG:三國苟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