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10個孩子獨立生活5天,你猜發生了什麼?
英國的Nuture頻道做了個實驗,探究的問題是「十個孩子獨立生活五天會發生什麼?」。
這些孩子的年齡都在10-11歲的階段,影片分為男生和女生兩個版本。
雖說在這樣一個狗都嫌的年紀,這群娃能折騰成什麼樣都不稀奇,但這個紀錄片還是小火了一把。
畢竟,男生組都快把房子給拆了……
在這個實驗中,男孩和女孩的表現差別大嗎?節目組是如何給孩子自由的?得到自由的孩子真的「變壞」了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01
十個孩子沒人管
一起住五天會發生什麼?
跟很多父母預料的一樣,把十個孩子放進一間屋子的時候,一切都亂套了。
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開始「作妖」,企圖試齣節目組的「底線」在哪兒。
他們在牆上塗抹,房間變得凌亂。
瘋狂地吃零食,喝可樂,有孩子的一日三餐就這樣解決了。
熬夜打鬧,凌晨三點的別墅依舊燈火通明。
當然,這個過程中節目組不會出手干預。
但孩子們很快對這種打破規矩的行為就喪失了興趣,於是他們努力開發一些新遊戲來消遣這麼多無趣的時間。
接下來兩組孩子的選擇就有些差異了。
男孩的遊戲破壞性更大。往天上扔水桶,折騰院子角落的那隻刺蝟,最後開始相互攻擊,爆米花漫天飛……
女孩的遊戲社交性更強一些。一起走個T台秀,踩壞了椅子;為了一隻貓的歸屬組織內部投票,最後開始互相攻擊,床上被潑了水……
在這個過程中,有孩子受排擠,退出了節目。
也有孩子形成了小團體,激發了領導屬性,結交了新的朋友。
孩子們的破壞力的確一如既往,但很多積極的品質也激發了出來。
男孩在零食堆里歡騰了三天後,拿起了廚具,正兒八經地做了頓飯。
女孩們在吵完架後,還是能放下成見,給彼此化妝,舉辦有歌有舞的晚會。
在將要離開節目時,曾經爭執過的孩子們嘗試握手言和。
他們問身邊的小夥伴:「我們以後還是能做朋友的,對不對?」
有觀眾從紀錄片中,看到了男孩女孩在集體生活中的差異。
感慨男孩的生活像動物世界,女孩的生活像宮斗劇。
也有網友說看到了人性,把這部紀錄片稱作沒有殺戮的《蠅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以分析琢磨的因素是,鏡頭之外這些孩子和父母的相處模式。
孩子面對自由時的破壞欲,面對矛盾時的處理方式,面對困難時的各異態度,都是他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的直接表現。
02
得到了自由的孩子
為什麼更不聽話了?
其實,整個節目都處在一種「有時效的自由」前提下。
因為大人們給所謂的「自由」規定了時長,只有5天。
接收到這種信息的孩子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
第一反應自然是「我要用這5天把父母平時阻止的事情全做一遍」。
所以在進房子的第一天,他們會出現「視零食如命」的舉動,會嘗試各種遊戲,會熬夜打鬧……
但在這個階段,孩子之間相處得還不錯,因為他們站在統一戰線,「規矩」是一起反抗的敵人。
節目組沒有出面阻止,這更讓孩子們確認自己在短時間內是自由的。
然而確認了自己的自由後,孩子們並不是立刻開始了破壞力極大的活動,而是到了一段相對平和的時期。
他們會想著把牆面上的塗鴉清理,明確大家的生活分工,比較團結的完成活動。
這段時期的結束,源於他們把對周圍環境的探索,轉變成極易引起矛盾的人際關係的探索。
男孩和女孩的嘗試都不太順利。
有人不完成自己分到的工作,有人跟自己生活作息不協調,有人跟自己愛好不同脾氣不和的人發生了衝突。
男孩小團體爆發了肢體衝突,女孩小團體中流言四起。
他們不再覺得毫無約束是一件令人歡呼雀躍的事情,曾經以為很有趣的行為也因為無人阻止變得不再刺激。
男孩那組在實驗臨結束的那天晚上,破壞力達到了最高值。
他們用橘子砸壞了窗戶玻璃,塑料泡沫滿天飛,整個房間看不到一件完好的傢具。
他們爭取不浪費「自由」的一分一秒,在被約束之前破壞掉了眼前的所有物品。
其實這些孩子在幾個節點上,本可以扭轉最後的局面。
如果他們在日常中得到了自由,他們一開始看到零食時會開心,但不會把它當飯吃,更不會把一箱可樂藏進自己的床頭櫃。
如果他們在家庭中犯錯時得到父母的包容,在面對同伴犯錯時,第一反應就不會是用羞辱的方法讓對方屈服。
如果他們相信自己離開這個實驗後,仍會被父母給予足夠的自我空間,就不會上演最後的「拆房大戰」。
與其說這是一場孩子面對「創造」和「破壞」的選擇,不如說,這是一場飢餓已久的孩子面對名為「自由」食物時的狂歡。
03
你是給孩子自由
還是在考驗孩子?
為什麼孩子得到「自由」後更不聽話了?
一是因為他們之前未曾這樣被信任過,二是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的自由隨時會被收回。
曾經有家長來信諮詢過零食的問題。
老師在書中給出了兩個方法:家長做榜樣,做零食戒斷者;主動給孩子買零食,「不鼓勵也不禁止」。
有家長實行了這個方法後,留言說自己借鑒了書中的方法,嘗試不制止孩子吃糖,讓孩子自己調節。
結果孩子拿到糖後就開始吃,糖罐幾乎見底。
這位媽媽實在看不下去,立刻制止了孩子,把糖罐藏了起來。
還由此得出了,自家孩子天生自制力差,不能給選擇權的結論。
其實這位家長給孩子的「自由」,跟紀錄片中孩子們所獲得的「自由」很相似。
都限定在了嚴苛的條件之內,隨時會恢復到之前的狀態。
孩子得到吃糖的選擇權後,第一反應就是趁著媽媽還沒有反悔,要吃到更多的糖。
果然,孩子一旦選擇了與家長預期相反的方向,家長就把剛剛賦予他們的權利收回。
如此反覆,孩子只會越發的不相信自己能夠得到選擇權,他們會抓緊父母防守有漏洞的時刻,儘可能的宣洩。
不只是零食,教育中很多問題都是如此。
有一篇文章討論了如何解決孩子看電視的問題。
留言中,有不少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一點都不適合這樣的方法。
他們一旦放手,直到自己睡了一覺醒來,發現孩子仍然在看電視,更談不上合理安排作業和玩耍時間。
這種經歷讓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自己做選擇的能力,於是收回權利,替孩子做好決定,讓孩子去執行。
這不是信任孩子,而是在考驗孩子能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這也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把本該屬於孩子的自由變成了一種手段。
在這樣一次次的考驗中,家長不再信任孩子,孩子也開始對抗家長,讓孩子學會自我調節的機會也被破壞了。
我們總說給孩子自由,但做到一半就撤退的自由,比不給的破壞力更大。
有人感慨,養娃中的「自由」就像一門玄學,總是找不到邊界。
自由不是野生野長,引導也不是錙銖必較。
就像尹建莉老師在書中所寫:「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漠不關心,而是無為而治。」
在紀錄片里,兩個小團體的孩子,在吃過零食,嘗試了各種出格的遊戲後,都不再對此迷戀,陷入了消沉。放在家庭教育里,這就是父母引導孩子的時機,幫助他們找到積極的興趣點,發展他們的正面潛能。
如果你願意相信孩子,給他機會去調整,在他需要時及時引導,一定能找到家長輕鬆,孩子舒服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