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老祖宗的觀人術,如今依然適用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老祖宗的觀人術,如今依然適用

小時候我們總是能夠聽到長輩們,在不經意間說出一些富有生活智慧的話語,看似簡單樸素,甚至在當時聽了之後也是過耳便忘。但等到我們在具有一定的生活經歷以後,就能夠發現那一些曾經看似簡單的話,其中往往有著很大的深意,這種話也就是獨屬於中國傳統優秀文化中的「俗語」。

俗語,是中華民族無數勤勞智慧的先民,在漫長的生產生活里,通過對於日常事件現象的終結,發掘出其共性,總結出規律,並且很自然地編撰成朗朗上口易於記憶的大白話,以此來告誡子孫。如果我們真正深入去思考其中的智慧,往往能夠受到很大的啟發,甚至於終身受益無窮。

「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便是一句極為典型的俗語,這是老祖宗們在通過對人大量的觀察,分辨出其中的特性與共性,並且結合他們後來的發展而得出的觀人術,如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依然適用,如果我們將這個理論知識應用到日常實踐的話,便能夠真正地發掘出那一些有所成就的人們。

所謂「男無性不鋼」,便是指的男子如果沒有自己的個性、志向,便會像是生鐵一般不能耐受挫折,縱然看似堅硬,但只要承受一些稍微大一點的壓力,便會很輕易地破碎,也就是說這種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往往屬於「扛不住事兒的」。

但如果這個男子真正擁有自己的抱負、志向,那麼他一生中就算遇到無數的挫折與磨難,甚至有時候會讓人感到絕望,也依然能夠勇往直前。縱然遭受社會的千錘百鍊,也不過是練出一副男子漢的鋼筋鐵骨,反而更加鍛鍊出能力與水平,便如明代大儒王陽明先生所言「人無志不立,苟有志有恆,則必有成也!」

至於「女無性不秧」,說的是女性如果沒有自己的志向,那麼她就像是稻田中的雜草一樣。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文明,對於秧苗極為看中,而老祖宗們也將秧苗比喻成好的、有益的人或事物,所以這一句說的就是女性沒有自己的志向,那麼在整個生活在社會中便是於人無益的。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說:「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也就是想要領略到不一樣的風景,必然需要人們堅定自己的志向。就算我們作為普通人所嚮往的也只不過是普通生活,但其實也是需要擁有一定志向與抱負的。

從這點上來看,「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雖然看似簡單,但其實與諸多先賢所言道理一致,畢竟道理一直都在那裡,而且我們也能夠輕易看到,但想要真正做到卻往往很難。對此,你怎麼看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佛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13歲被逼嫁同學父親當妾,婚後與原配親如姐妹,還生下2子2女
三國七大名將都曾投降,六人名垂青史,偏偏此人世代遭到唾棄

TAG:小佛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