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滿地都是六便士,有人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致敬登月50周年

滿地都是六便士,有人卻抬頭看見了月亮——致敬登月50周年

中國的探月工程名為「嫦娥」,這個名稱寄託了古人對日月星河最初的嚮往。古人設想的飛天方式蘊含著科學原理。在神話中,嫦娥偷服了不死葯,身體變輕飛向月亮,這就隱含著浮力的概念,類似熱氣球,整體密度小於空氣才能飛升。

《嫦娥奔月》局部 | 鄭慕康

西方人則傾向於模仿自然界已有的事物,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叫代達羅斯的工匠,他為了與兒子逃離囚禁,收集了許多鳥羽用蠟粘在胳膊上,振翅飛行。他倆越飛越高,離太陽過近,蠟熔羽散,其子墜海而死。人力飛天的一次不成功的嘗試。東方人和西方人對飛天的想像殊途同歸,都將當時的技術用到極致。

可以說,飛天與探月是人類數千年來探索未知領域,開拓未知之境的自然延續。

飛天夢於1903年在萊特兄弟手中成為現實。但他倆不會想到,在他們第一次駕駛比空氣重的飛行器成功飛行後,僅僅過了66年,人類就跨越38萬公里的太空登上了月球。

作為登月宇航員的摯愛品牌,雪佛蘭為致敬人類登月50周年,聯合Discovery探索頻道推出紀錄片《跨月飛行THE MOON AND BEYOND》,以此銘記人類探索未知的每一步,更全力以赴為我們的下一步。

戳視頻,一起回顧50年來探索宇宙的重要時刻和背後的故事

這是最困難的航程

時任總統肯尼迪在國會發表著名演講 | Wikipedia

1962年9月1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在賴斯大學發表了演說《我們選擇登月》:「太空值得全人類盡最大的努力去征服。有些人問,為什麼是月球?為什麼選擇登月作為我們的目標?他們也許會問為什麼我們要登上最高的山。35年前,為什麼要飛越大西洋?我們決定登月,我們決定在這個十年間登月。不是因為它們簡單,而是因為它們困難。」

肯尼迪的演說一語中的,道出了登月是人類曾試圖完成的工程中最複雜、最困難的一項。在實現載人登月之前,無論是美國抑或蘇聯,都要解決以下科技與工程難題:

大推力火箭、飛船、導航、生命保障、交會對接、太空行走、月球地質……

探月曆程

美國宇航局沒有深空探索的經驗,卻有足夠的熱情與決心。這個前無古人的登月計劃以神話中的阿波羅命名。

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1969年,阿波羅11號成功在月球表面著陸,轟動全球。1972年,阿波羅17號執行了人類第六次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次成功登月的航天任務。為阿波羅計劃畫上了句號。

人類不會停下探索的腳步。2003年,中國國家航天局啟動了中國的第一個探月工程——嫦娥工程。整個計劃將會歷時20年,並為載人登月的長期目標作出準備。

2019年1月,繼阿波羅11號讓人類首次登陸月球後,嫦娥四號的著陸器攜帶「玉兔二號」成功完成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這是世界首次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中國成為第一個登陸月背的國家

嫦娥四號駛向月背 | 紀錄片截圖

其實,中國也很早就開始了對月球的研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歐陽自遠院士最早從事地球地質研究。後來他獨闢蹊徑,做起了地外天體的研究,是中國最早開展天體化學研究的科學家,是中國月球研究領域的先行者。

1978年,美國總統卡特的安全事務顧問布熱津斯基訪問中國,向中國贈送了1克月岩。幾經輾轉,月岩到了當時遠在貴陽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的歐陽自遠手裡。月岩的研究,就是從那時開展的。25年後,歐陽自遠院士成為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

中國探月工程首席科學家 | 紀錄片截圖

雖然中國的探月工程起步較晚,但後發優勢在於能夠總結前人經驗,提出獨到的工程與科學目標,填補科學空白。

在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圓滿完成任務後,今年年底我們也將迎來嫦娥五號的發射。進一步探索月球。

月背上的嫦娥四號 | 紀錄片截圖

在探月這條路上,不僅工程師與科學家面臨著挑戰,挑戰也施加在登陸月球的宇航員身上。

說到宇航員,我們最熟悉的非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莫屬。不過由於首次登月任務緊張,這位登月第一人沒有留下任何一張正面的登月單人照片。我們看到阿波羅11號所有的宇航員在月球表面的照片都是阿姆斯特朗拍攝的登月第二人巴茲·奧爾德林。那張著名的宇航員站在月球表面的照片也是阿姆斯特朗拍攝的。

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面上的唯一照片 | NASA

還有一位宇航員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收錄為「最孤獨的人類」。他就是是阿波羅15號飛船指令艙駕駛員阿爾弗萊德·沃登。在1971的某些時間段里,他必須獨自駕駛指令艙繞飛月球背面,而地球在另一側,無線電已經被月球本身屏蔽。所以在這幾十分鐘內他是離地球最遠的地球人。要忍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孤獨。雖然沃登沒能登上月球表面,但他無愧「英雄」的稱號。

阿波羅15號宇航員阿爾弗萊德·沃登 | NASA

我們也有幸參加了《跨月飛行THE MOON AND BEYOND》首映禮,並且採訪到了沃登,當我們問到「作為指令艙駕駛員,留守在繞月軌道上沒能踏上月面,會不會遺憾?」時,沃登回答:「從專業角度來看,在駕駛艙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並沒有因為沒有登陸月球表面感到很遺憾。每一項工作都非常重要,並且我的工作是最有可能成為指揮官的(驕傲臉)。」

沃登《跨月飛行THE MOON AND BEYOND》首映禮演講

作為阿波羅15號指令艙駕駛員,阿爾弗萊德·沃登駕駛性能卓越的飛行器在太空漫步,回到地球,則駕駛最愛的座駕雪佛蘭科爾維特風馳電掣。

不僅僅是沃登,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艾倫?謝潑德、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都是科爾維特的「鐵粉」車主。阿姆斯特朗更憑著對雪佛蘭的喜愛,成為了科爾維特高性能版本的「特邀試駕員」。

要知道,在成為宇航員之前,他可是X-15火箭飛機的試飛員,曾經感受過最高時速7232公里的飛行,他覺得「貼地飛行」非科爾維特莫屬。

在阿姆斯特朗之後,阿波羅12號、15號登月飛船的宇航員,也都毫無例外地選擇了科爾維特作為自己的座駕。其中,阿波羅12號登月飛船上的三位宇航員前往發射場時,駕駛的正是雪佛蘭科爾維特C3。

這些都是雪佛蘭與探月的緣分。

阿波羅15號宇航員和他們的科爾維特 | 紀錄片截圖

不朽的遺產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人會疑惑,為什麼我們就那麼想在月球上留下「腳印」?為什麼在仍有戰爭,仍有難以果腹的民眾,仍有難以治癒的疾病的現在,我們還在堅持探索月球,探索宇宙?

早在1930年,一位名為瑪麗·尤肯達的修女就提出了這個問題,時任NASA科學副總監的恩斯特·斯圖林格博士也做出了回答。

他說:「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我相信,人類從宇宙中學到的,充分印證了阿爾伯特·史懷哲那句名言『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新月 | giphy.com

在探月帶來的科技之外,阿波羅也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勇氣、理性與探索精神的同義詞。

這種精神是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是對未知的渴望、是一往無前的勇氣、是對夢想的執著。

再偉大的探索,也離不開精準的定向。正如天文導航與慣性導航在各種月球探測器上的應用一樣,雪佛蘭的「安吉星」系統使用精準的衛星定位技術,將航天科技融入車輛駕駛安全之中。

渴望新知、好奇未知、一往無前、執著夢想……巧妙運用航天科技的雪佛蘭也深深打上了人類探測月球、探索宇宙的精神印記。

《跨月飛行THE MOON AND BEYOND》 | 雪佛蘭

作為登月宇航員的摯愛品牌,雪佛蘭會一直銘記人類探索未知每一步,並不斷研發新技術,為人類的下一步全力以赴。

讓我們帶著無限的想像力和探索力,繼續突破邊界,超越想像,踐行我們的太空夢想。

彩蛋時間

現在,你有機會體驗宇航員鍾愛的座駕雪佛蘭科爾維特,體驗太空飛船般的操縱感。還可以參與登月腳印互動遊戲、VR乘坐探月車月球插旗互動、體驗神秘的大自然氣味裝置……

更有機會獲得

《跨月飛行THE MOON AND BEYOND》觀影禮門票

8月9日-8月11日

上海長寧來福士

8月16日-18日

廣州正佳廣場

雪佛蘭帶你復刻人類登月的偉大時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果殼 的精彩文章:

教你1個超簡單穿搭法則,再記不住我也轍了
這個部位最需要重點防晒,可大多數人都忘了!

TAG:果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