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愛搶首發的小米,竟然讓這款產品遲到了半年

愛搶首發的小米,竟然讓這款產品遲到了半年

伴隨著電競行業發展的熱潮,這兩年遊戲本市場開始回暖,各大廠商推出的產品「質價比」也越來越高。

去年發布的小米遊戲本憑藉著「商務風」設計風格成功在這領域內分得一杯羹。但誰能想到在手機市場上熱衷於搶首發的小米,竟然在遊戲本領域變得「小心謹慎」起來。

小米遊戲本 2019款 發布現場

今年一月份的 CES 大會,英偉達正式發布了移動端的 RTX 圖靈核心顯卡,隨後一個月內就有一大波相關的遊戲本產品上市銷售,然而小米並沒有在首發陣容當中。

直到半年後的 ChinaJoy 展覽上,搭載英偉達最新顯卡的新款小米遊戲本才遲遲亮相。

可能因為新品的外觀沒有太大的變動,小米把它稱之為小米遊戲本 2019 款。那麼這長達半年等待的結果是否值得呢?

本次發布的小米遊戲本 2019 款共有三個規格,售價涵蓋 7499 元到 8999 元的價位,具體請看下圖:

需要注意的是,小米遊戲本 2019 款並沒有入門級顯卡 GTX 1650 版本。

但進入小米商城你會發現老款搭載 GTX 1060 版本下降到 5999 元,正好能夠彌補小米遊戲本 2019 款的定位空缺。

考慮到第八代酷睿與第九代酷睿的差距並不大,這樣不失為一種好的產品策略。

回到產品本身,由於沒有更換新的模具,小米遊戲本 2019 款的外觀還是沿用了以往的設計,整體呈低調的灰黑色外觀風格。

正如雷軍在當初發布會上所說的「這是一台能夠帶去上班的遊戲本」,非常簡潔,簡潔到機身外部沒有任何品牌 LOGO,I/O 介面沒有任何的標識。

打開 C 面,當七彩鍵盤燈亮起你才能意識到這是一台遊戲本,可惜的是鍵盤並不支持 RGB 燈效。關於小米遊戲本的鍵盤布局,在消費者的評價中始終有著較大的爭議。

為了迎合用戶的遊戲習慣,在鍵盤的左邊加了一排宏按鍵,導致沒有足夠的空間加入小鍵盤,甚至考慮到 win 鍵誤觸的問題將它移動到了空格右邊。

對於遊戲本來說這無可厚非,但實際使用起來,會造成一些影響,例如打字的時候手指會不由自主向左移動放在不對鍵位上,強冷鍵會在按 Esc 的時候誤觸,以及不能單手操作一些 Windows 的快捷鍵。

希望在下一代小米遊戲本上能夠做出改進,至少能夠保留標準的鍵位布局,照顧一下非遊戲用戶。

不過除開鍵盤布局以外,小米遊戲本的鍵盤和觸控板手感還是做到了小米筆記本一貫較高的水準,段落感清脆,回彈有力。

在鍵盤左下方的貼紙顯示,小米遊戲本 2019 款搭載了 144Hz 刷新率的屏幕,相比上一代的 60Hz 屏幕可以說是質的飛躍。

高刷新率帶來的視覺體驗是非常顯著的,而且今年的遊戲手機都幾乎搭載了超過 60Hz 的高刷新率屏幕,雖然文字並不能準確描述它的體驗,但絕對是用了回不去系列。

關於這塊京東方屏幕素質,我們的測試結果如下,85.8% 的 sRGB 色域覆蓋,加上高刷新率,算得上萬元以內的好屏幕。

作為一款遊戲本,小米遊戲本 2019 款的 IO 介面十分充足,機身右側有 USB-A 和 SD 讀卡器,機身左側有兩個 USB-A 和獨立的耳機麥克風插槽。

其餘的介面在機身背部,包括網線介面、USB-A、HDMI 和電源介面。

難道的小米遊戲本 2019 款相比上一代真的沒有外觀上的變化嗎?我仔細檢查了兩款小米遊戲本,發現底部的氛圍燈沒有了,而且機身後方還少了一個 USB-C 介面,有多屏擴展需求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簡單性能測試

我們這次拿到的小米遊戲本 2019 款是頂配版,搭載最新的英特爾第九代 i7-9750H 處理器。還是六核十二線程結構,也還是 14nm 工藝。

除了基礎頻率和最大睿頻相比上代高了 0.4GHz,其他方面並沒有很大區別,可以說是「實打實的牙膏」。

目前英特爾已經發布了 10nm 工藝的移動端低壓處理器,首批產品為輕薄本,不知道遊戲本什麼時候能夠享受到呢?

在 CPU-Z 的測試當中,單核 489 分,多核 3454 分,甚至超越了上代同為六核十二線程的 i9-8950HK 的成績,離桌面級 i7-8700K 更進一步。

但使用 CineBench R15 測試,小米遊戲本 2019 款只能維持在 1050cb 左右的成績,距離 i7-8700K 的1 400cb 還有較大的差距。

至於顯卡方面,小米遊戲本 2019 款頂配版配備的是 RTX 2060 顯卡,使用 3DMark 測試結果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這代圖靈核心的顯卡雖然採用了與桌面級一樣的核心,但由於功耗受限,性能差距並不小。

根據外媒 NBC 的測試結果顯示,移動端的 RTX 2060 與 GTX 1660Ti 性能差距大概在 10% 以內。可能由於這個原因,小米遊戲本 2019 款 RTX 2060 和 GTX 1660Ti 的價格只有 500 元,是市面上最低的。

我手上的這一台小米遊戲本 2019 款搭載的是 512GB 的東芝 XG6 固態硬碟,沒有採用三星 PM981 或者西數 SN720 還是比較意外的,畢竟後兩款型號在筆記本市場中有著更高的出場率。

但實際測試下來,東芝 XG6 的性能並不差,持續讀寫可以達到 2.8GB/s 和 2.5GB/s,即便用完 14GB 的 SLC Cache 之後也有接近 800MB/s 的持續寫入性能。

散熱測試使用 Aida64 和 FurkMark 進行,CPU 單烤溫度穩定在 85 度,功耗為 60W,六核穩定 2.8~2.9GHz。

雙烤情況下,CPU個功耗下降至45W,溫度穩定在87度,核心頻率為2.6GHz;顯卡溫度為 74 度,核心頻率下降至 915MHz。

玩遊戲很爽,風扇估計也很爽

以上的理論測試僅僅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接下來的實際遊戲性能測試才應該是大家更關注的。

我們也在小米遊戲本 2019 款上跑了幾種遊戲,分別是《戰地V》、《古墓麗影:暗影》和《絕地求生:大逃殺》。

不得不承認 RTX 2060 的性能相比上代 GTX 1060 提升非常顯著,應付 1080P 解析度綽綽有餘,三款遊戲在最高特效的情況下均能保持 60 以上的平均幀;

《絕地求生:大逃殺》如果將特效降一點,平均幀則會更加接近屏幕的刷新率。

但是有一個問題對遊戲體驗的影響較大,那就是散熱風扇的噪音。

即便不開強冷,高達 6000rpm 的風扇在遊戲中造成的噪音能達到 54 分貝,但系統自帶的小米遊戲盒子中並沒有針對風扇轉速的控制選項,只能到主板 Bios 里調節風扇轉動策略。

在這裡官方預設了三種模式,分別是遊戲,平衡和辦公,其中前兩者只是激進與保守的區別,而辦公策略則是將 GPU 風扇的轉速限制在 4500rpm。

這三種模式下的遊戲體驗小安也簡單測試了一下,實際證明遊戲和平衡模式除了最大噪音出現的時間之外,噪音、溫度和遊戲幀數並沒有區別。

三種模式遊戲情況對比

而辦公模式下,風扇最大噪音會下降至 47 分貝,聲音小了不少,代價就是更低的遊戲幀數。

只能建議入手小米遊戲本的朋友在玩遊戲時帶上耳機或者等待後續官方的 Bios 優化吧。

拆解升級很簡單

拆解環節,擰下底部的 9 顆螺絲即可撬開底蓋(其中有一顆隱藏在腳墊內)。散熱模組採用雙風扇散熱管設計,風扇很大,熱管很粗。

機身內部保留了額外的2.5英寸硬碟位和M.2固態硬碟位,也就是說可以安裝三個硬碟。打開內存屏蔽罩,裡面有兩根三星DDR4 2666MHz 8GB內存。

總結

當第一代小米遊戲本的時候,就能看出小米想給我們帶來的不是性價比最高的,而是市面上不存在的產品。確實,市面上帶有商務設計風格的遊戲本你也難以找出第二個。

作為一個半路闖進筆電行業的企業,在產品做工和用料上,小米遊戲本與一線品牌的產品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價格也不貴,但產品細節不足,讓小米筆記本的口碑始終沒能積累起來。

與手機一樣,筆記本的消費群體已經逐漸擺脫「性價比為上」的理念,開始追求體驗。有時候,缺點比沒有亮點更加敏感。

不過拋開鍵盤和散熱風扇的問題,小米遊戲本 2019 款仍然算是一款高素質的產品,只是對手更加優秀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卓中國 的精彩文章:

誰說手機只能選擇黑色,這些白色的手機也可以很美
買前愛奇藝,買後生產力?三星發布Galaxy Tab S6

TAG:安卓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