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王羲之的「書法秘籍」,原來是這麼回事,一點就通!

王羲之的「書法秘籍」,原來是這麼回事,一點就通!

黃庭堅書論其實對初學者還是大有裨益的,他提到的很多問題,都是初學者習字時容易忽視的問題。讀黃庭堅書論最大的一點感觸就是,他的書論是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是探尋筆法奧妙的,也就是通過個人感悟去理解分析古人。

第二個是幫眾多書學愛好者入門的,給他們指清一些問題和理解書法門路。黃庭堅之所以寫出很多幫普通習書者入門的理論,全因他的字在當時比較流行,朝中士大夫及門生故吏都爭相效仿,所以黃庭堅關於「避免走歪路」這方面的書論就多一些。

今天的這段書論很特別,講的是筆法。個人認為非常有用,起碼在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也是因為接觸到這種文章,才體會到「描字抄帖」與寫字的差別。

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古人作《蘭亭序》、《孔子廟堂碑》,皆作一淡墨本,蓋見古人用筆,回腕余勢。若深墨本,但得筆中意耳。今人但見深墨本收書鋒芒,故以舊筆臨仿,不知前輩書初亦有鋒鍔,此不傳之妙也。

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古人工書無他異,但能用筆耳。

草書妙處,須學者自得,然學久乃當知之。墨池筆冢,非傳者妄也。

先讀一讀,很有必要。

其實宋朝文字不算難讀,只不過有些口語習慣是獨屬於宋代的,即便有古文經驗,讀宋人文章讀的少的話,有部分語句也會很難一時間領會其中意思,這個沒關係,多讀便是。

學書端正,則窘於法度;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

比較容易理解,練字太過端正,則會被法度束縛。

這話說的雖是不假,但絕對有標準。千萬別覺得古人一句話,就是用於所有人。宋朝是尚意書風的時代,在它那個時代,寫字太過標準的不算有才氣。

經常舉得例子就是薛紹彭、蔡襄。薛紹彭與米芾齊名,但只有米芾留名後世,蔡襄雖為宋四家之「蔡」,但後人詬病其書法端正,不如蔡京。

這就說明這句話是有時代背景的,好比當下流行的章法形式,如果你不用這種章法形式,那就說明章法太死板。這個沒什麼可說的,當下章法的靈活度確實比古人高不少。

當然,對大多數人來說,學書還是要嚴守法度,端端正正。孫過庭說初學平正,再學險絕,復歸平正。自己屬於哪個位置,一定心裡有點數。千萬別橫豎都沒寫好,就愣頭愣腦學古人「寫意」,那不是一個概念。

側筆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

這話就很難理解了,尤其對大部分書學愛好者。說側鋒取妍,一般人都聽說過,但是估計很多人對「妍」這個字沒概念。

其實我也沒有,只是大概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感覺,這個沒法解釋,王羲之臨多了,自然能體會到,說不清楚。但是可以簡單說一些。」

這個字就是不斷的中側鋒變換,中轉側,側轉中。

籃圈忽略,這是以前的圖,主要看紅圈。

紅圈的地方,都是側鋒,這個應該都能理解吧?

所謂側鋒,就是筆鋒傾斜一點行走,類似下圖。

初學者容易寫出側鋒,是因為拿筆拿的歪。

這就是側鋒,典型特點是筆畫的兩邊,一面勻滑,一面鋸齒多。其實中鋒側鋒的概念,對初學者來說,一年半載領會不到也正常,時間長了就懂了。

側鋒取妍,多工左而病右,那工左病右是什麼意思呢?

有人可能會說,是不是筆畫的右邊容易出鋸齒?不對,這中理解是片面的。工左病右,這個左右在古代可以不是左邊右邊的意思,可以是一半對一半的意思。

寫豎向的筆畫,側鋒鋸齒肯定在右邊,那橫向的筆畫呢?自然在下邊。如果是草書的圓轉呢?左右都有可能。其實所謂工左病右,說的就是用筆容易力道不勻。

相信這一點都有體會,初學者也能有體會。

出現鋸齒或虛筆,就是力道不勻的表現,古人是幾乎不會犯這種錯誤的,當然一些性情激越的書法家可能偶爾有。

但是在常規學習中,筆鋒就要中鋒側鋒變換,並用,目的就是讓用筆力道均勻,不出現虛的情況。

說來說去,還是筆法問題,中側並用,隸書筆法對不對?昨天說過。對應隸書方筆,側鋒取妍的,自然是中鋒篆籀筆法。

何紹基的用筆就是篆籀用筆。

所以「妍」這個字不重要,理解這種感覺就行。

得王羲之真傳的幾位如米芾趙孟頻董其昌等,他們的字中都帶「妍」氣。

這個講不清,但是例子一說,你們應該能領會。這話的重點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用筆問題。

很多人容易出弊病,就是中側鋒的變換控制不好,說白了就是臨帖太淺,基本功不紮實就想飄。當下很多人沒學二年就寫行書草書的大有人在,不懂筆法不說,連一橫一豎都寫不好。

所以楷書隸書篆書等正書作為基礎,一定要寫好,寫牢固,再去琢磨什麼行草。筆法是一脈相承的,學筆法應該是由易到難,這樣才全面。

世人讓你先學楷書隸書篆書入門,一定是有道理的,不要覺得自己能成特例。反正我是吃過虧的,能從歪路走回來也是運氣好,不是很多人都有這種運氣,信不信你們自己試試就好。

古人作《蘭亭序》、《孔子廟堂碑》,皆作一淡墨本,蓋見古人用筆,回腕余勢。若深墨本,但得筆中意耳。今人但見深墨本收書鋒芒,故以舊筆臨仿,不知前輩書初亦有鋒鍔,此不傳之妙也。

古人「作」,這個「作」也不知道是寫這兩本帖還是臨這兩本貼,這個鬧不清。

不過問題不大,繼續往下看。

古人寫字,都寫成了"淡墨本」,所以可以看得見古人用筆,有「回腕余勢"。故而看濃墨書寫作品,就能看得見其中筆意了。淡墨本就是用淡墨寫的作品嘛。

其實以前經常跟別人說,看字帖買字帖下載字帖,一定要高清原色,所謂「原色",就是指最本初沒被加工過的墨色。當今很多字帖為了突出字,為了讓字好看,故意把淡墨調深顏色,這看似是好意,其實禍害了很多人。

為什麼淡墨能見古人用筆呢?

舉個簡單例子,自己用淡墨在A4紙上寫個字,你會發現筆畫重疊的地方墨色會深一些。

轉折頓挫或者筆畫交叉的地方,墨色都深一些。其實我這不是墨,是涮筆用的水,如果換成研磨的松煙,會更清楚清楚。

因為古代的墨就是煙灰做的,細顆粒,走過兩次的地方,肯定比走過一次的地方留的多。

這些墨色重的地方,你一眼就能看出來是有轉折頓挫等動作的。

但是如果墨色加深,你肯定看不出來。

像這樣的,就是墨色被電腦調深了。所以沒事去博物館看看真跡,要比看字帖強百倍。

看這兩個地方,雖然不太清楚,但是肯明顯墨色有二次疊加的痕迹。

這些疊加意味著什麼呢?就是一筆在寫完的時候,不是直接抬起來,而是在這個筆畫中順勢彈起筆鋒,在筆畫中行走,去接下一筆。

這就是「筆在畫中」「回腕余勢」回腕,就是回鋒,因為橫豎撇捺,肯定要動腕子,寫的過程是出腕,最後腕子都回到原位,最後一筆要收筆,就是回腕的動作。收筆不是頓死在這就完事,而是順勢提起接下一筆,所以叫「余勢」。

這就說明了,筆是運的,我講「提、按、提、按、提、按"對應的。墨深,你就看不到這些動作,可能就描個形起另一筆了。

但是淡墨本字帖,這些用筆的軌跡可察,而且非常清晰,這對學習筆法來說,大有裨益。

其實說句實在話,如果你懂看字帖,懂分析,比看我文章更能了解什麼是筆法。這個就更多了。

收筆是為了轉向下一筆的起筆。收筆不重要,收筆的動作很重要,他出鋒的方向、用鋒,都是針對下一個筆畫的起筆的。

這樣的字,才是連貫的。這就是"筆中意」,所謂的「筆斷意連」,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筆畫中的動作斷,只不過表面上的墨跡斷了而已。今人但見深墨本收書鋒芒,故以舊筆臨仿,不知前輩書初亦有鋒鍔,此不傳之妙也。

這就是說濃墨會讓人死臨,甚至為了求像不惜用禿筆。這樣往往會忽視古人寫字,其實也是用「鋒」的提按來進行書寫的。這是不傳之妙。說是「不傳之妙",這個還真不是亂講。

古人無真跡可看,或者只有很少的真跡可看,故而很少人能看出用筆軌跡。而今人,則是只重字形,不重「運筆」,或者根本不知道筆是「運"出來的,只是覺得字形好看,就盲目死學。

就一點,筆畫外形誰都能看懂,但是筆畫內藏的動作,就只有少數人能看到了。淡墨本,很多人都忽視筆畫中重墨的軌跡臨寫。濃墨本,很多人都不動腦子思考筆鋒的軌跡。

所謂「不傳」,大概就是如此。學行草,如果只學碑刻,十有八九是學不出來的。

所以昨天說古人秀才,只有楷書寫的稍好,行草很一般,甚至很多問題。因為楷書看碑能學好,行草不看真跡是學不好的。秀才如果有錢看真跡,那也就不是靠「秀才」名聲混日子了。

心能轉腕,手能轉筆,書字便如人意。古人工書無他異,但能用筆耳。草書妙處,須學者自得,然學久乃當知之。墨池筆家,非傳者妄也。這兩句話是套話,沒什麼用。

各位師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聲明:本公眾號內容及圖片如沒註明出處則來自網路,無從考證來源,僅用於公益傳播,如有侵權請在後台留言或直接聯繫我們告知刪除或標註來源,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怕黑與責任 的精彩文章:

書法里的「方」與「圓」:從技法到哲學、美學
梁啟超說,書法為第一等娛樂!

TAG:怕黑與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