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洋人記者親述清軍如何打仗:從不露頭,子彈往天上射

洋人記者親述清軍如何打仗:從不露頭,子彈往天上射

自鴉片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就已經認識到西洋火器的厲害之處,當時的清兵雖然也配有火槍,但相比洋槍,自家的火槍不光射程短,威力還很小。總的來說打仗主要還是靠騎兵,隨著一場場對外戰爭的失敗,滿清手下的八旗兵逐漸被打光,到了後來蒙古貴族也不願扶持清帝,所以在最後幾十年里,清政府出資組建了大批新式軍隊,論裝備武器,有的還不比洋人的差,可為何總是打敗仗?在這裡舉幾個例子,且來看看近代的清軍狀態究竟如何。

「發槍時不專註一人,故多虛發之彈。」這是當年西方人在與清軍交手後的評價。一場戰役,彷彿放炮玩一樣,難道是圖個熱鬧?1917年張勳搞復辟,惹惱了北洋軍隊。當時的北洋大軍浩浩蕩蕩地趕到張勳公館房下,欲給張勳嚴厲打擊。

英國記者莫理循當時正著手記錄這件事情:「中國軍隊的槍全是朝天上打的,士兵們成排成列,朝著張勳的公館開槍……150碼的距離,中間就是那道30英尺高的城牆,沒有一顆子彈打中。」「如果僅是這樣還不如恢復使用弓箭,那可比子彈省錢多了。」 莫理循所言絕非誇張,在此之前清軍與洋人打仗也是這個狀態,不敢露頭,子彈往天上打。

胡亂開槍似乎成了近代中國軍隊的「傳統」,甚至清廷滅亡以後依舊有所保留。遙想早年八國聯軍總兵力還不到兩萬,北京城內清軍十萬有餘,還有幾十萬義和團,不到90天,京城淪陷。這是歷朝歷代都沒有過的恥辱,很明顯與軍隊的軍事素質有關。

這一缺點在援助朝鮮的時候暴露得更為明顯。1894年,清軍將領葉志超率部支援朝鮮,鎮守平壤,兵力約為兩萬。城下日軍一萬七千餘人,乍一看雙方差距不大,但清軍已經佔據了天時人和。日本人長途跋涉,身心憔悴,軍中的補給只夠支撐兩天。恰天降大雨,這場戰爭日軍怎麼打都沒什麼希望。然而葉志超竟然被嚇跑了,還在平壤城上掛出白旗,此人荒唐的言論更是讓人大跌眼鏡,「日本人氣勢洶洶,士氣不可擋,暫且迴避。待到日軍驕橫,便可反攻。」 清軍不戰而退,在逃跑途中遭遇日軍埋伏,死傷慘重。

這樣的軍隊,不被打垮簡直說不過去。至此看來,清朝的滅亡也就是歷史的必然,沒什麼好遺憾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宋朝軍事不行?此地明軍花一年收復,宋軍三百年打不下來
太平天國大改各地省名,為何後來全沒保留?一個比一個怪異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