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自行宣布獨立後,其轄地一條河流,成為了巴爾幹「柏林牆」
科索沃位於巴爾幹半島,面積大約1.1萬平方千米,歷史上曾長期屬於塞爾維亞轄地。奧斯曼帝國時期,塞爾維亞被奧斯曼吞併,原先信奉基督教的塞爾維亞人大量北遷,而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人則不斷填補空缺。19世紀初,塞爾維亞在沙俄的協助下獲得獨立。1912年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後,奧斯曼帝國戰敗,闊別五百年的科索沃重歸塞爾維亞版圖,但是此時阿族人已經成為科索沃的主要居民,所以科索沃一直傾向阿爾巴尼亞。二戰結束後,科索沃並沒有爭取到共和國的地位,而是成為塞爾維亞下屬的自治省,對此科索沃的阿族人雖然耿耿於懷,但被南斯拉夫總統鐵托強硬手腕所壓制。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1980年鐵托逝世後,以獨立為目標的科索沃民族主義運動逐步興起,並得到阿爾巴尼亞的支持。在這一背景下,阿族與塞族的矛盾日益尖銳,衝突時有發生。1989年2月,塞爾維亞取消了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發了阿族的對抗情緒,阿族與塞族的衝突趨向激烈,塞爾維亞當局對阿族的鎮壓也隨之升級。自鐵托去世後,南聯邦雖採取一些鞏固集體領導的措施,但一直無法穩定局面,各加盟共和國離心力日強。1991年,在東歐劇變影響下,南聯邦呈獨木難支之勢,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同時宣告獨立,隨後波黑和馬其頓也宣告獨立。眼見大勢已去,翌年4月,塞爾維亞和黑山另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存在逾46年之久的南聯邦解體。
在南斯拉夫解體過程中,波黑因為民族衝突爆發了慘烈內戰。1995年,在西方國家介入下,南聯盟、克羅埃西亞和波黑三國領導人簽署了代頓協議,巴爾幹半島硝煙漸散。然而此後,科索沃危機卻逐漸凸顯出來,武裝衝突事件不斷發生,傷亡人員日趨增多,約30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科索沃危機的發展,使力圖控制巴爾幹局勢的西方國家感到不安,它們不能容許南聯盟的行為干擾冷戰後世界新格局的構建,同時也想藉機排除東南歐地區最後一個被西方體系視為異己的米洛舍維奇政權。1999年3月,北約以塞爾維亞在科索沃涉嫌種族清洗為由,向南聯盟發動空襲,科索沃戰爭爆發。同年6月,科索沃戰爭以南聯盟失敗告終。
此後,科索沃地區由聯合國託管,並一步步走向「獨立」。南聯盟則於2006年解體,黑山和塞爾維亞分道揚鑣,獨立出去。2007年12月,塞爾維亞政府與科索沃阿族臨時自治政府談判破裂。翌年2月,科索沃總理塔奇宣布科索沃從塞爾維亞獨立。科索沃宣布獨立後,雖獲得了以美國為首的許多西方國家支持,但塞爾維亞堅持「一個塞國「」的態度不變,始終視科索沃為叛亂省份。時任塞爾維亞總統塔迪奇說,塞爾維亞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獨立,並將竭盡全力廢除科索沃方面作出的獨立宣言。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說,支持塞爾維亞 「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的正義要求」,反對科索沃加入聯合國,將竭盡全力阻止承認科索沃獨立的計劃。
如今的科索沃,自行宣布獨立已經十多年,一直未被聯合國接納,仍有上百個國家沒有承認它的獨立,其中包括俄羅斯、中國及西班牙等國。科索沃獨立後,儘管獲得了美國和歐洲的援助,但是沒能改變貧窮、落後、動亂的現狀,貪污腐敗、團伙犯罪和毒品走私等嚴重阻礙其發展,使其淪為世界上最動蕩的國家。在這一列社會問題其中,北科索沃分離問題尤為突出。科索沃180萬人口中,其中90%以上是阿爾巴尼亞人,還有少部分塞爾維亞人集中在北科索沃地區。北科索沃由北米特羅維察等四城組成,米特羅維察市人口七萬左右,北部挨著塞爾維亞,伊巴爾河從西向東穿過市區。居住於此的塞族人民,至始至終強烈反對科索沃從塞爾維亞脫離出去。
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後,北科索沃塞族人也試圖從科索沃分離出去,單獨在塞族聚居區舉行了地方選舉。科索沃獨立後,塞族人就開始向大橋之北集中,而阿族人則佔據了大橋以南,伊巴爾河成了巴爾幹半島上的「三八線」和「柏林牆」,米特羅維察則成了科索沃中的科索沃,實際上處於自治狀態,甚至說是塞爾維亞的飛地也不過分。與此同時,科索沃獨立以來,阿族人和塞族人之間的和睦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衝突、流血和死亡,北約不得不派近兩萬人的部隊在這裡維持和平,參加的國家多達十幾個。由於北科索沃衝突不斷,加上多個大國勢力角逐,一些軍事評論家甚至認為,「巴爾幹火藥桶可能因為科索沃問題被再次點燃。」
※摩薩德特工有多厲害?為了國家利益,連「中東雄獅」遺溲都不放過
TAG:閑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