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話中畫——青年畫家王成文青綠山水微展
序
中國山水畫形成於魏晉南北朝,隋唐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於成熟,較之西洋風景畫早了千餘載,可謂文人畫或中國人內心中最為厚重的文化積澱或最為樸素的哲學思想。那就是天人合一,從個體生命的視角體驗天地宇宙的永恆,體味人類于山水草木之間的超然處事、平淡中和,以此來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
博雅松風 60×60cm
「豎畫三寸,當千刃之高;橫黑數尺,體百里之遠」。從山水畫中,我們可以讀出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及筆墨,其實也是民族的底蘊、氣節、圖騰與性格。講求意境是山水畫的特質,也是畫家從情感至氣象即「師造化」,對境界的追求。從而使作畫和觀畫者共同身臨其境,達到或產生共鳴完成審美的過程,使我們通過具體的畫作,感知和親近自然,回歸自然,並在潛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凈化心靈,達到愉悅身心,升華境界的目的。
蒼山歸寂 60×60cm
在人類構建命運共同體的今天,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越來越成為公眾的共識。保護和恢復生態,治理環境污染,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使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工作已刻不容緩。同時,這也賦予了縱情山水的美術工作者新的擔當和使命以及用武之地。在這花繁葉茂、層林盡染的八月,一群年輕的畫家用他們手中的畫筆,描繪祖國的大好山河,鳥語花香的美麗家園,勾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偉大實踐,相信一定會給你帶來全新和美的享受……
春意 60×60cm
欣逢盛世,文藝繁榮。讓我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一起弘揚傳統水墨精神,創新山水丹青,當好綠水青山的守護者,繪製更加美麗俊秀的中國畫卷。同時也藉助互聯網這個神奇的平台,辦出一個永不落幕的中國山水畫展。(2019.7月於長安)
——郝小奇 原西安日報社長,高級編輯職稱,現任黃土畫派藝術報執行總編
青年畫家王成文
王成文,1982年生於甘肅民勤,2011年畢業於鄭州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鄔建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畫藝術。2018年9月——2019年7月結業於北京大學中國畫導師工作室研修班。2019年9月西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博士在讀,師從史忠平教授,研究方向為敦煌與絲綢之路沿線石窟美術。現為甘肅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國際禪意書畫院畫家,(北京)盟鷗畫會會員,河南書畫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凌雲松贊 60×60cm
禪間筆墨,問道于山水
文/王成文
唐代詩人李翱詩云:「我來問道無餘話,雲在青天水在瓶。」道為何物?瀟洒作雲,恬靜作水。對道之體悟,內尋自我,外覓造化,中得心源。山水畫之於我,是藉以修心,覓真,問道之最佳修行方式,自自然然,無因無由,蓋因緣際會罷了!
松之德 60×60cm
研學山水畫藝術之歷程,猶如生活、人生、萬事萬物之理,需要如禪家三境界之修鍊歷程,即:第一境界:「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第二境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第三境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如此方能深入山水畫之堂奧,窺得山水畫之秘要。此為一也;另有緣拜於鄔建先生門下修習山水畫藝術,得其悉心傳授,茅塞漸開。又緣遇馬剛先生善巧點撥,略有所悟。及好友史忠平博士的鼓勵和指導,持之以恆有所收穫。再有諸多同道師友相助,初尋得山水畫之樂趣,深感榮幸和心懷感恩!
松之情 60×60cm
研習山水畫,一師古人、二為師造化。摹寫經典,要繼古聖先賢之傳統,得其「古意」之精髓;體悟自然,要深入生活、自然大化之中獲取生機活力和深層生命內涵之「生氣」,以此來得到熏陶和滋養山水畫之靈氣和品位。登臨探幽,遇物興懷,萬壑千山,叢林點翠,在傳統之中尋覓精神旨歸,在自然之中求得寓禪之象。
松之性 60×60cm
由寫意的中國文化孕育出了寫意的山水畫藝術,《易傳》有云:「聖人作易,立象以盡意」,以卦象來揭示天地之道,而山水畫以天地之象亦示乾坤之道、人生之道,達盡其意。故,問道于山水,借筆墨抒寫天地萬物之大美,而又陶詠乎我也,樂在其中。
未名曲徑 60×60cm
在對古聖先賢的追摹中,我尤其傾心於元、明、清諸家。以元之高逸、放逸為尚之藝術審美為例,如王叔明之林嵐郁茂、氣勢蒼茫之意境;倪雲林之有意無意、若淡若無,以草草之逸筆寫出清幽靜謐,簡練平淡之胸中逸氣;黃大痴之「清真秀拔,繁簡得中」之簡遠筆意寫出遠避塵俗、幽人雅士之簡潔恬雅之境;董華亭之柔潤、軟秀之筆寫出靜穆、溫雅之氣,亦寫出了天真幽淡的境界。在虛靜恬淡之中,達天地之本;在「不禪而得禪之解脫,不玄而得玄之自然」之中,得精神旨趣。這是我尤喜於諸家之緣由。故在我的山水畫中,在有意無意中受到浸染,自然而然地會流露出諸家之「筆意」,而非一筆一墨必有出處為之。懷著對古聖先賢和自然大化的崇敬之情,將胸中造化吐露於筆端,從從容容寫出而已。正如苦瓜和尚所言:「夫畫者,從於心者也。」。
未名松韻 60×60cm
宇宙自然之寒暑交替,晝夜更迭,陰陽變幻,生死輪迴等表現出的秩序、節奏、韻律、和諧等使我深感其無常之理,和諧之珍,生命之可貴,故「以和為美」是我所看重的。正如《淮南子·記論訓》所云:「天地之氣,莫大於和。和者,陰陽調,日夜分,而生物」;又《尚書·堯典》中言:「詩言志,歌永言,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這亦是我常以平和質筆墨抒寫山石之緣由,常以筆墨游心,在情與理中自然而然達到和諧之美。
未名遐想 60×60cm
正如禪者所言:「道在平常」。一筆一墨,一山一石,皆以平常心寫出,從從容容,自然流露,心性使然,是為禪間筆墨;在山水之中觀照自心,回歸清凈寂然之本性,達禪境,得解脫,得大自在,亦是悟道。
新密春景 60×60cm
簡言之,山水畫藝術之於我是生活,是修行,是參禪,亦是悟道!
——與嵩山禪境堂
※田老師歐楷千字文臨習參考字帖
※如此而已:一生很短,沒必要和生活過於計較
TAG:聞是書畫 |